临沂徐立峰 临沂市河东区徐立峰 临沂河东“五区托一城”战略托出绿色“新”城

2018-01-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华网济南9月9日电(刘民 汤乙清 任腾霄)2011年,临沂市河东区委提出实施"五区托一城"新发展战略,5年来,这一蓝图已在河东区大地上尽显

新华网济南9月9日电(刘民 汤乙清 任腾霄)2011年,临沂市河东区委提出实施“五区托一城”新发展战略,5年来,这一蓝图已在河东区大地上尽显盎然春色,“托”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业态、百姓安居乐业的民生势态、广大干部自信自觉的工作生态。

临沂市河东区委5年前出台的“五区托一城”战略规划是:南部建设国家级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临沂临空经济区,西部建设临沂东城新区,北部建设临沂汤泉省级旅游度假区,东部建设省级临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空间布局上,着眼于不同的区位优势;在功能定位上,立足于各自独具的资源禀赋。五区协调发展、齐头并进,托出一个繁荣宜居幸福的新河东。

河东区基础弱、底子薄,过去最发达的是数几千户小作坊五金业,家家叮当响,户户冒青烟,经济业态处在低端水平,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活力,也污染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对于全区从无长期统一规划的各级干部来说,当初“五区托一城”战略只是一个概念,“在大片土地上如何避免照搬他人模式重复建设、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确实心里没底。”河东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王金奎说。

如今,战略概念已经铺展出绿色的经济业态。一方面不断以新技术提升当地传统产业,一方面发展高端科技、现代服务等新业态,成为“五区托一城”战略成功“变现”的突出现象。

对传统小五金业,在采取有力治污措施的同时,河东区组织其中代表性业户到外地参观学习,以新技术、新产品改造其生产加工;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生产高精产品。目前形成了集展示交易、电子商务、生产研发于一体的五金工业园区。

对新业态发展,通过集聚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项目,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已日渐崛起为临沂新型工业化重镇;在毗邻临沂机场的临沂临空经济区,形成了航空运输基地配套、航空物流、临空型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产业集群。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从都市农业体验、高端农业展示等项目板块,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孵化中心、国家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经跨越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世界500强的泰国PTT润滑油工业项目最近入驻河东区,公司总裁王顺学说,主要是看中了这里营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和区位优势,而且公司的新技术新产品与当地的绿色生态高度吻合。

绿色生态是河东区有别于全市各县市区的最大优势,通过5年来共计15亿元的生态建设大投入,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6%;紧挨临沂城区建成的万余亩农业都市体验区,成为全国少有的城市“绿肺”。去年,又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7万吨,治理湿地13.5公里,植树造林1.5万亩。

目前,河东区成功争创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和全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区)。

建设中的奥华温泉度假村。

老旧村居变为现代化城区 百姓安居乐业

河东区设立于1995年初,由一个乡镇与农村郊区合并而成,全区只有一条道路横穿南北,当时最常见的景象是,每天清晨都是奔赴临沂城里搞装修打零工的农民摩托车大军。“使当地百姓像在主城区一样安居乐业,这在过去想也不敢想,甚至招人笑话。”河东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立峰说,梦想如今变为现实。

按照“五区托一城”规划,东城新区定位于城市发展,五年来,在实施大量的片区及城中村改造、大社区还建工程、城市道路建设和完成河东区教育学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性中心敬老院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突出抓好城市综合开发,并把发展城市经济作为主要目标,将重点加快建设健康产业、总部经济、电子商务、体育休闲、金融业、商业等六大业态。

位于河东区北部的临沂汤泉省级旅游度假区,依托被《水经注》记载为全国四大天然温泉之一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五大温泉板块,同时以健康养生为品牌,建设了国际健康城、爱情谷婚庆园等大型项目,“这里到晚上10点都很繁华热闹。在爱情谷婚庆园,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近百对新人前来。”汤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魏元涛说。

“过去满眼都是老旧村居,现在却变为现代化城区,让人刮目相看。”多年前作为记者数次前去采访的《沂蒙晚报》社副社长陈培友见证了河东区的蝶变。他说,印象更深的是,河东区的“富人”很多,百姓生活有了很大提高。

据介绍,河东区的人均工资由过去比全市其他城区低1000元变为最高;2016年,确定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1%左右的目标。

今年1-6月份,河东区的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7.5%。随着数年发展使财政总量由过去垫底变为全市前列、地税收入增幅位列全市第一,河东区的民生项目公共支出也水涨船高,年均增长28%。去年,全区投入18.77亿元启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再提升、养老服务、健康保障、幸福家园、文化惠民、人居环境改善“八大民生系统工程”,今年又启动脱贫、大气污染防治和交通畅通“三项攻坚工程”,形成了“8 3”民生建设格局。

计划集中3-5年时间,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治理体系。

精准扶贫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贫困人口由5年前的2.7万人减少为6298人,计划在今年全部脱贫。“任何战略规划都必须把百姓福祉放在首位,让他们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河东区委书记王晓军表示。他认为,“‘五区托一城’实施5年来,很好地体现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河东建区后曾面对经济落后局面采取了诸多措施,也产生了不少成效。河东区委认为,要取得进一步突破就需在各区域的功能定位上下足功夫。基于这一认识,“五区托一城”要求五区立足于各自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分别发展新型工业、临空经济、城市经济、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守住各自定位,避免贪图一时之利打破功能界限。

然而在初期阶段,有些地方险些“拐弯”。河东工业园区(临沂临空经济区)党工委书记蒋飞鸿说,“看到其他各区初显成效而本区却空空如也,很多人顶不住压力纷纷建言开发房地产;一些乡村更着急,准备在闲置的土地上建设挖掘机、小五金等大卖场。最终被河东区委坚决否定。否则,就不会有今天各大产业集群的建设发展空间。”

河东区委书记王晓军说,曾有一个年产300万吨、可带来10亿税收的钢铁项目找上门来,前后“游说”数月迫切希望落在本地,最终因不符合绿色发展规划被拒绝。“一些能为‘政绩’增色的大项目确实让人动心。如果没有战略定力很可能会使长远规划中途变轨。”

除了战略定力,政府充分发挥管理服务职能、广大干部积极主动作为,同样是成功实现“五区托一城”目标的重要因素。

农高区的都市农业体验园区引进一个投资10亿元的大型项目后,抽调骨干专业人员11人无偿为项目方提供服务,而且积极为其排除各种权力干扰,不准插手一砖一瓦;同时,主动帮助发现企业内部管理漏洞,使其及时处理了数起内部人员贪污受贿事件。有感于政府的服务诚意,被引进的这家山西企业准备在河东区追加投资10亿元。

“规划具有强烈的科学性、前瞻性,赢得了各级干部的信任。我们按照顶层设计步步推进,不会出错。”负责都市农业体验园区的农高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连辉说,这是干部积极主动作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觉来自于自信。”王晓军表示。面对最初许多干部满眼都是劣势的消极情绪,河东区委历数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未来发展优势;战略规划本身是在全方位实地大调研、大讨论基础上,充分听取从群众到干部的各方意见,由国内顶尖专家最终操刀完成。“‘五区托一城’的最大收获首先是改变了干部的思想认识。”王晓军认为,只要具有战略胸怀和民生情怀,就能不忘初心,保持定力,克服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