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赵欢 太空板业赵欢:屋顶上的思考者
夏日里的清晨4:30,天刚蒙蒙亮,赵欢已经起床出了门。遛狗、锻炼,雷打不动的5公里步行,边听音乐边思考今天要做的事情。这,就是赵欢的早晨。对于平常人来说,也许就是一整天要做的事情。
初见赵欢,他谈吐儒雅。很难想象他曾是个在建材市场打拼、整天和钢筋水泥交手的糙汉子。这位1970年出生,23岁开始创业的小伙,与合伙人们开辟的"太空板业",早已成为了建材业内的领头羊。但创业,其实并不是他当年的必要抉择。
如果20岁已经看到了退休时的状态,这样的工作是否还值得坚持?
刚毕业的他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国企的金饭碗。"干了一年多,实在太清闲,觉得真干不下去了。"每天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虽然待遇很好,顺风顺水,却很乏味。"我甚至可以看见几十年之后的日子,也不过如此。"
就在这时,小平同志在南海边画的一个圈儿,在赵欢和当时的很多年轻人心里掀起了千层涟漪。跟着那股"下海潮",赵欢和"太空板"的发明者以及其他几个年轻的合伙人,在丰台区租了个平房,一起创办了现在的北京太空板业股份有限公司。赵欢笑谈:"那时候,一个人得干好多事儿:采购、司机、业务、接待……什么都干。"
天津滨海新区的玻璃屋顶,见证了创业初期那段挥汗如雨却光芒四射的日子。
装屋顶板的项目工地在滨海新区的一个游乐场里,而根据当时区里的规定,为了避免与游客入区时间相撞,天亮以后不允许大车入内。那时正值夏日,天往往四五点也就亮了,于是十一点多才结束接待或是饭局的赵欢又得赶着装货出发去天津。凌晨一两点的高速公路上并无特别的故事。只是卡车很沉,开得很慢,没有空调,人又热又疲倦,只好大开着窗。在黑暗中,忽明忽暗的烟头,记录了那段最艰苦却最难忘的岁月。
有时候,卸了货,还要和工人们一起在屋顶施工。和头顶的烈日一起陪伴他们的,还有对楼每天循环播放的《东方之珠》,歌曲倒是动听,但太阳也如绚烂的"明珠"般晒得他紫外线过敏,起了一身红疹子。所以,后来听到这首歌也会过敏般的有别样的感觉。几天几夜连轴转的工作终于结束,赵欢回到工地旁租的小屋,累瘫在床上,又饿又渴之中,抓起床边放的两瓶啤酒,痛饮几口就呼呼睡着了。
今日你挥洒的汗水,都会化作明天最璀璨的珍珠
那些屋顶上挥洒的苦涩汗水,果然没有白流。2012年,公司创业成功,完成了上市;前几年,太空板业收购了在建筑设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BIM等三家很有潜力的轻资产公司,不仅对产品的设计生产大有益处,还拉长了产业链条、扩大了客户群,在过去稳定的工业企业客户群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新鲜力量;现在,更是通过并购成为了一家集团控股公司。
太空板业以科技起家,以材料创新赢得市场。这是一家有先见之明,很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每研发出一些产品,公司就立即申请知识产权,成为行业内拥有最多专利的公司,在节能环保、绿色厂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企业的产品质量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标准,在工业厂房、新型节能环保住宅等方面,吸引了大批的忠实合作客户。
上市后公司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各类成本持续上升,出现了行业周期性的业绩下滑亏损的现象。但在理性乐观的赵欢看来,这些只会激励他们更加努力提高效率,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升级研发新的产品。
夯实主业的同时,赵欢和其他创始人也在积极思考资源整合、产业优化,积极探索从重资产企业向新型轻资产行业的转型之路。
赵欢和他的公司,可以说见证了整个国内材料市场中新材料的萌芽,成长及取代传统材料的过程,作为首个提出"绿色工房"概念并生产节能环保建材产品的"太空板业",会持续关注人们的需求变化,思考企业更好的发展之路。
是机遇,还是你做了最好的准备?
提到公司这些年来飞速的发展,与合伙人一起奋斗十几年如一日的赵欢一直强调的两个词却是"时机"和"幸运":"很幸运当时国内顶尖级的创投机构能看上我们当时那个小公司";"我们8月份上市,没过多久IPO就停了,而且一直停了两年多,可以说我们遇上了一个好的时机";"BIM的并购计划也算是运气吧,我们两家公司珠联璧合,在最恰当的时候抓住了这个机会"。
谦逊如他,没有太多地强调没日没夜辛苦工作与力挽狂澜的战略决策,把所有成就都归结于恰到好处不期而遇的好时机,可谁又会不知道,上帝只眷顾有准备的头脑。
感恩如他,在回顾自己的成功之路时,不忘那些在艰苦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的人,某个供应线的合作伙伴,某个公司入驻科技园区的领导,某个办事态度认真的职员……
大多数人在做成功一件事儿之后,会欣喜若狂,会大侃成就,会感慨万千。"我也会感慨,但我感慨的是怎么就干完了,这没得干了,没劲了,我会很失落,总觉得突然少了些什么"。和普通肤浅的成功主义者不同,赵欢享受的是不断往前探索的过程。从前期的策划开始,发现每一步都按照预想的样子在发展,那时候的他最是满足。
你适合创业吗?致准备创业的你
"我从不后悔创业,我只想着换种活法儿,过得更有意思……创业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看到身边走上创业之路的年轻人,赵欢像是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有感慨,更有一些忠告。"我鼓励创业,但是希望创业之前能在社会上学习一段时间,最好等家庭相对稳定,经验和想法相对成熟的时候,再迈出这一步,这样才能降低风险也减少创业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我并不提倡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除非家里有从商的背景或其他有利的条件。"
而谈到真正成功的创业者,他也有自己明确的标准。第一,选择和自己互补的合伙人。创业者必须全面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劣势,知道自己擅长的方向之后才能选择与自己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第二,有很好的团队建设。一个团队,无论大小,其根本是"人",只有能使团队凝聚力充分发挥,才能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创业者。
第三,了解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创业。创业,简单说来其实是商业头脑的充分发挥,只有真正具备商业眼光,才能算得上是一个有价值的创业者。
"简单、朴实、务实",这是赵欢对年轻人们的期待,也是他对公司企业文化的定位,"我们这里很少讨论层级这些东西,什么都是最普通的。老总的办公环境也很朴素,有点像小米的风格。"
用一辈子,做一个屋顶上的思考者
两个小时的对话,聊完了赵欢这二十多年来的历程。曾经屋顶上挥汗如雨的年轻人,如今依旧在积极努力,准备迎接人生和企业发展的新挑战,从身体修炼,到精神提升。
积极地健身,47岁的他,还准备学习新的运动项目。"爱好,尤其是运动方面的爱好,就应该把它们当成是一件必须干的事儿,和吃饭喝水一样。"热爱运动与旅行的他哪怕再忙也会抽十几二十分钟游个泳,跑个步。
赵欢也喜欢阅读,每次出差来回在飞机上,短短几个小时也能看完一本书。他喜欢读人物传记,也喜欢看财经管理方面的书籍,除了满足个人的爱好,也能找到合作伙伴之间的共同话题。他也玩微信,始终保持着对新事物的敏锐和热情。
现在的他,依旧是那个屋顶上的思考者,只是这个屋顶,意味着行业的高度。他关注不仅仅是一个创新型的材料和产品,而是行业内外的新鲜血液,一家家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精尖的企业,甚至是跨行业的新型合作发展之路。
附:赵欢简历
赵欢
93年开始创业,2004年起至今担任北京太空板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京陇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同时,被聘任为北京市丰台区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科技委员会委员,民盟丰台经济支部主委,北京市城管执法监察局特约监督员,丰台区发改委、财政局、水务局、民防局特约监督员,中关村丰台园企业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决策委员会委员,赛欧孵化中心创业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