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的父亲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她用坚韧与柔情守护敦煌50年
原标题:"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她用坚韧与柔情守护敦煌50年
新华网兰州3月7日电(记者白丽萍)说起敦煌,不能不提樊锦诗。作为敦煌研究院院长,这位75岁的女性,为敦煌默默守护了50年,学术大师季羡林曾用“功德无量”四个字称赞她为保护敦煌文物所作的贡献。50年来,她以女性的坚韧和柔情驻守敦煌,她也被亲切地称为“敦煌的女儿”。
前不久,记者专访了这位令人尊敬的女性——她身材瘦小、穿着朴素,但精神矍铄,言语果断,散发着女性特有的独立、执着的气质。
“我有一个好爱人”
“如果说爱人不支持我,那我肯定早就离开敦煌了,我还没伟大到为了敦煌不要家、不要孩子。”谈到丈夫对于自己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樊锦诗常常为此感动。丈夫彭金章是樊锦诗的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前两人就好了。1963年毕业分配时,彭金章去了武汉,樊锦诗到了敦煌,天各一方。直到1986年,丈夫最终放弃了自己在内地的事业,调到敦煌研究院。
“如果当时他说你不来武汉我们就掰了,那我肯定跟着他去武汉,但是他没有这么说。我就变得越来越‘放肆’了。”一说到彭金章,樊锦诗喜欢用“打着灯笼也难找”来形容。
好脾气的彭金章承受着这一切,他用了8年时间,在北区废洞窟里挖掘出大量珍贵文物。如今,樊锦诗希望退休后能好好地陪陪老伴,“去哪里住,这次得让他做回主。”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敦煌有很多事要做,而且值得做”
“和北京相比,那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樊锦诗坦诚地说,但敦煌艺术的魅力吸引了她,使她矢志不渝。
“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烁夺目,整个画面,像一幅巨大的镶满珠宝玉翠的锦绣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惊心动魄,我一下子就爱上了。”樊锦诗赞叹不已。
“爱”有时要付出代价。樊锦诗坦言中途想过“跳槽”,挥别敦煌,这时一个身影就会伫立在她的眼前——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樊锦诗也是寻着他的精神走入敦煌的。“当年,常先生在巴黎画坛很有地位,但是他心甘情愿来到敦煌过着像西北农牧民一样的生活,这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保护好敦煌艺术!他能做到,我也行。”
“敦煌的存在,是供人们欣赏、研究、从中吸取营养的,首先应该很好地保护它。”樊锦诗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敦煌有很多事要做,而且值得做。”
“文物老化是趋势,只能延缓,不能逆转。”
事实上,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自被发现以来一直受到自然环境破坏和洞窟本体老化的“双重威胁”。“我们拿出1908年拍摄的莫高窟壁画照片和现在对比,发现100多年间变化很大。现在的壁画很模糊,颜色也在逐渐褪去。壁画和人一样,不可能永葆青春。”面对这种老化的趋势,樊锦诗说,“我们只能延缓,不能逆转。”
据统计,对外开放以来,莫高窟接待量屡创新高,1979年游客只有1万多人次,1984年突破10万人次,2001年达到30万人次,2012年达到80万人次。
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接触电脑三维动画并惊呼“大开眼界”的樊锦诗由此想到,可以为敦煌石窟的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都建立一个数字档案,最终形成数字化的敦煌壁画展示中心,解决旅游开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两难问题。
樊锦诗说,2011年,作为数字敦煌重要工程的“游客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封顶,预计将于2014年对公众开放。这个数字展示中心将让中外游客在进洞参观之前,充分了解敦煌石窟修建的历史背景和部分精华洞窟精美的佛教艺术,相对减少在洞窟的参观时间,大大减轻发展旅游带给莫高窟的潜在威胁。
“‘数字敦煌’壁画数字化在永久保存珍贵历史遗存的同时,将为敦煌石窟技术的保护、研究和弘扬都带来很大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樊锦诗憧憬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