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后代 民国第一家:孙中山子孙后代今何在(图)

2017-06-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书简介:本书展示了中国历代50余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及企业家的200余个后代在事业.生活.爱情.婚姻及家庭等方面极富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生活画卷--王弘之先生解放后一直在上海工作,退休前为上海金融专科学校副教授,现为享有终身荣誉的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王弘之先生与李云霞结婚生有二子一女,两子是王志雄.王志纮,一女是王志玲.近些年来,王弘之先生经常参加外祖父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活动.1996年,王弘之夫妇还应邀赴北京参加外祖父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王

本书简介:本书展示了中国历代50余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及企业家的200余个后代在事业、生活、爱情、婚姻及家庭等方面极富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生活画卷……

王弘之先生解放后一直在上海工作,退休前为上海金融专科学校副教授,现为享有终身荣誉的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王弘之先生与李云霞结婚生有二子一女,两子是王志雄、王志纮,一女是王志玲。近些年来,王弘之先生经常参加外祖父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活动。1996年,王弘之夫妇还应邀赴北京参加外祖父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王蕙女士1947年去台湾与税兰洲结婚,生三子税力耕、税道耕和税儒耕。1998年,税兰洲在台湾去世。

子孙科:爱读书的国民党高官

孙科(1891—1973)是中国现代政坛上既特殊又复杂的人物,孙中山先生惟一的儿子,其母为孙中山先生的原配夫人卢慕贞。字建华,号哲生。青年时代的孙科曾留学美国,留学期间,遵照父亲孙中山的嘱咐主修文科,兼理科。1916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次年回国,到广州大元帅府任秘书。1921年,出任广州市市长兼治河督办。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孙科主持广州特别党部工作。1925年7月任广州国民政府委员。1927年3月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武汉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等职。

1928年至1949年,孙科历任国民政府委员、铁道部长、考试院长、立法院长、行政院长以及国民政府副主席等职。1949年3月辞去行政院长职务后,旅居香港、法国、美国等地,1964年到台湾,曾任“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长。1973年9月病逝于台北。

少年时代的孙科,受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便投身到反对清廷的斗争之中。其后又协助父亲孙中山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孙中山去逝后,孙科追随蒋介石,坚持反共政治立场,成为中共中央1948宣布的43名国民党的头等战犯中的第13名。

异域的求学生涯

孙科1891年10月20日出生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1894年,父亲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4岁的孙科就随着父母漂洋过海,逃到了檀香山。那时的檀香山还没有学校,父亲为了中国革命到处奔波,教育孩子的任务当然就落到母亲卢慕贞的身上。卢慕贞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像所有的传统中国妇女一样,望子成龙,于是亲自教儿子读《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唐诗三百首》等书,还教儿子临摹字帖。7岁的孙科进入伯父孙眉办的私塾读了四五年书,在这里,他熟读了四书五经及《昭明文选》等一批中国古典名著。在母亲的严格督促之下,他刻苦学习,从小就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国学基础。

1901年,孙科在檀香山离开了伯父开办的私塾,进入美制小学。这是一所由天主教主办的圣东尼学校,从此,他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在这所学校里,孙科同学的年龄一般都只有六七岁,而年长且已懂事的他比其他同学显然要用功多了。由于他读书很用功,总以优异的成绩跳级,所以,原为八年制的小学,他只用了4年的时间就毕业了。

1906年,孙科考入檀香山四年制的美式中学——圣路易士学院。学校离家较远,孙科毅然离开了母亲,住校读书。从此开始了他独立的生活。

檀香山,给少年孙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那里孙科除了读书外,每逢星期天或放学后的时间,他还经常到伯父的牧场去养马和牛。那时,孙科总喜欢逗着那些牲口玩,六七岁的他就学会了骑马。孙科学骑马时很勇敢,骑马时马背上既没有鞍子,也没有缰绳,只是在马头上系上一根绳子充当缰绳,他便纵身跃上马背,那马就在草场上狂奔不止。就这样,由于马难以控制,以致多次从马背上摔下来。有一次,孙科骑马时不慎从马背上翻下来,头被撞破了,血直流,他也不吭声,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他怕大人知道后,再也不让他学骑马了。

1912年6月,孙科同妹妹孙和孙婉一同赴美留学。美国的加州大学入学条件很严,除考试一般课程外,还要求学生必须懂得德语、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这年8月,孙科参加加州大学的入学考试时,感到德语、法语和拉丁语是没问题的,惟独希腊语的考试没有把握。

如果希腊语考试不及格,孙科进入加州大学就无望了。为此他十分着急,这个难题还是蒋梦麟帮助他解决的。蒋梦麟告诉孙科说,希腊语和汉语对于美国来说都算外语,如果能说服校方,用汉语代替希腊语,这个难题就可以解决了。

于是孙科在蒋梦麟的陪同下,找到加州大学东方语教授傅兰雅(Dr.John.Fryer)。傅兰雅曾到过中国,在中国担任过江南制造局的教习,当孙科把用汉语代替希腊语的道理讲给傅兰雅听了后,或许是出于他对中国的一种特殊感情,以及孙科父亲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斗争的一种同情和敬意,他二话没说,便欣然同意了孙科的要求。

在此同时,傅兰雅还用英语问了许多有关四书五经中的内容,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的孙科对他所提的问题都一一作了准确的回答,傅兰雅非常满意,当即发给孙科一张汉语考试及格证书,使得孙科顺利地进入加州大学学习。

那时,孙科的父亲孙中山为国事日夜操劳奔波,常常被弄得焦头烂额,他得知儿子顺利进入加州大学学习的消息后感到十分欣慰。他特别嘱咐儿子要文理并重。因此,孙科根据父亲的要求主修文科,兼修理科。在留学美国期间,孙科牢记父亲的谆谆教导,勤奋好学,各科成绩都很好。1916年,孙科在加州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主修政治、经济及财会,另外还选修了新闻学。1917年6月,孙科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获取商科硕士学位。

一生爱读书

孙科自幼在父亲孙中山的关心、督促之下,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孙科早在檀香山读书时,孙中山先生就曾经从英国给他寄了一套“人人文库”丛书。这是一套一百多册的英语文学书籍,该丛书收录的都是英、美等国著名作家的小说、剧本。在信中孙中山还告诫儿子:“你要使英文进步,单靠学校的课本是不够的,必须多阅读文学名著,久而久之,自然会有进步。”

1912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孙科与父亲得以有一段短暂的相聚时间。在这期间,孙中山与儿子孙科谈话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读书。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孙科在南京政府任职期间,其寓所还挂着一幅自书的“养浩然之气,读有用书”的得意书法作品,以告诫自己,公务虽忙,仍要不忘读书。

孙科在美学习期间,曾对文学很感兴趣,特别喜欢读莎士比亚的作品,而父亲孙中山反复嘱咐他要多读一些和国计民生有关的论著。有一次,孙中山来到旧金山,看到孙科房间里摆满了莎士比亚的名著,就对他说:“你不要在这些书上多费精力,因为它对今日中国没有很大的用处。我们中国人现在是要救国,你要多读一些有关政治、经济和科学的书。”

在美留学期间,孙科还经常收到父亲从各地寄来的各种有关中西文化的书籍。如在国学方面就有《通鉴纪事本末》,王船山的《读通鉴论》等;西方文化方面的就有亨·乔治的《进步与贫困》,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达尔文游记》等。在父亲的帮助下,孙科对政治及科学书籍等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直到晚年,寄居美国期间的孙科,仍然不忘读书。在他看来,远离曾经数十年相伴的政治斗争,终于有机会能静下心来读书,的确其乐无穷。因此,他常以读书自娱。年逾古稀的孙科每天坚持徒步到图书馆看书,有时直到图书馆关门时,经管理员再三催促,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图书馆。

移居美国期间的孙科,虽经济拮据而读书的嗜好不减,其生活主要靠儿女的接济。无钱买书,只能每天购些便宜的报纸、杂志来阅读。据说有一天,孙科从报纸上看到《清史》在台湾出版的消息,一向爱书的他非常高兴,立即写信给从前他任立法院院长时的秘书长梁寒操写信,托他为自己代购一部。所幸《清史》的编纂者得悉此事,为晚年孙科的强烈求知欲所感动,于是赠送了一部《清史》给他。在他的家中,可说到处都是书。孙科一生爱读书的嗜好,在国民政府委员中是出了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