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可怕吗 七招教您远离乳腺增生

2018-07-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乳腺增生是妇女如常见的乳腺疾病.本病的命名学很混乱,又名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纤维囊性病等.以往曾称为慢性囊性乳腺炎,实际上本病无炎症性改变,因而不宜应用. 本病的特点是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故称为囊性增生病或乳腺结构不良症. 症状体征 乳房疼痛和肿块为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 1.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

乳腺增生是妇女如常见的乳腺疾病。本病的命名学很混乱,又名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纤维囊性病等。以往曾称为慢性囊性乳腺炎,实际上本病无炎症性改变,因而不宜应用。

本病的特点是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故称为囊性增生病或乳腺结构不良症。

症状体征

乳房疼痛和肿块为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

1、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2、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4、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5、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囊性增生病绝大部份可以用非手术治疗用乳罩托起乳房中药疏肝理气及调和等方法可缓解疼痛绝经前期疼痛明显时可在月经来潮前服用甲基睾丸素1日3次每次5mg;亦可口服孕酮每日5~10mg在月经前服7~10天近年来应用维生素E治疗亦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对病灶局限于乳房一部份月经后仍有明显肿块者也可应用手术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西药有5%碘化钾,疼痛严重者可试用甲基睾丸素,在月经前一周内开始口服,以免进一步扰乱人体激素间的细微平衡。

乳腺增生中医治疗方法

偏方

1、鲜商陆制成片剂,每片重0.4g,相当生药0.5g,每日3 次,每次6片。

2、干、鲜老鹳草,每日30―60g,代茶饮。

3、茸鹿头部脱角盘中的提取物制成针剂,每次月经前10―15天开始用药,每日2次,每次2ml肌注,至月经来潮停药,共注射2 个周期为1疗程。

4、核桃1个取仁,八角茴香1枚,饭前嚼烂吞下,每日3次,连用1个月,治疗本病轻者。

中医的其他治疗

1、针刺治疗

取穴:以膻中、屋翳、合谷,足三里为主穴。肝郁气结者配太冲;肝肾阴虚者配太溪;伴有月经不调者配三阴交,伴胸闷困痛者配外关。

操作:以华陀牌28号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可接G6805-Ⅰ 型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月经期治疗暂停,治疗期间其他治疗药物全部停服。

2、乳腺增生的中医外治法

(1)温经络、化痰散结之药膏阳和解凝膏合黑退消,外敷于乳房局部。

(2)乳香、没药、黄柏、大黄、冰片,共研细末,蛋青调敷患处。

(3)香附末、麝香末、蒲公英,以醋煎之,调敷患处。

预防

1、心理上的治疗非常重要,乳腺增生对人体的危害莫过于心理的损害,因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不良的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造成神经衰弱,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对心理承受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心情即有利增生早康复

2、改变饮食,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黑黄豆最好,多吃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

3、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可调节内分泌失调,保持大便通畅会减轻乳腺胀痛。

4、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5、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

6、避免人流,产妇多喂奶,能防患于未然。

7、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