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作品《家》的赏析
我最初读的巴金作品,是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给我的印象很坏。不但文字谈不上精美,所写的人物也莫名其妙,因为中国从没发生过它那样主义的革命,对那些虚无而疯狂的角色无从理解。因此,巴金自己虽然每读一遍便泪浪滔滔,但是在绝大多数读者则味同嚼蜡。《家》则完全不同,所写故事、人物、场景、园林的幽与美,梅花的色与香,缺乏阳光的古屋,连吐在地上的浓痰,读者不但熟悉,并且有好多东西,直到今天还附在父辈和自己的身上。
激流这两个字,颇能表达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剧烈和巨大的变革,从家族本位社会向个人和国家本位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个人的觉醒,之后是个人从休戚相关、福祸与共的大家族 (在悠久的年月里是中国人的安乐窝,在新时代的风暴里则成了牢笼) 的束缚中挣脱出来,面对国家和社会,《家》给予这一从旧到新的变革提供了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这一大变革到今天已临末期,但是还没有完全过去,因此这部书的火焰还没有熄灭,许多读者还可以从《家》里拾取自己的哀欢。
假如我们单从题材的风格上,变革的典型来肯定《家》这部小说,未免太不公道,太轻视它了。其实自新文学诞生以来,大多数的小说,都在描写上述的变革,可是为什么《家》独拥有最多读者,而且历久不衰呢?我们必须花点功夫去探求。这里先概述一下全书的梗概。
小说一开头写风雪中那黑洞似的公馆,结尾写觉慧如鸟脱笼似的离家,搭上往上海的船,望着一江东去的秋水,他写道:
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会把他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那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间去。
这一开头一结尾,颇有艺术匠心,在读完全书之后,使人不能立刻离开书中的世界。《家》虽然有不少缺点值得推敲,却不愧是三十年代长篇小说的名著,足以和其它诸大家并耀争辉。
《家》的主要缺点是通篇缺乏艺术锤炼。我手头的这部《家》,是一九五一年的修订本,已改去用字不妥当的地方及删去一些累赘的字句,可是若干章节读来仍感到难以下咽。总括说来这部小说,描写和叙述参半,难以下咽多在叙述的部分。许多对话,太急于表达思想,而失去口语的活气和韵味,读来好像听演讲。
这些缺点与当时巴金的文学观点有关。他无数次的表白:文学是什么?我不知道,而且我始终就不曾想知道我不曾读过一本文学的书。又:我不是为做作家才来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可知他对文学的粗暴和轻蔑,这当然是一种无知的幻稚。不论你出于什么动机写小说,只要你当作文学作品出版,投进文学的世界,你就要受艺术尺度的衡量。
正因为在写《家》时(当时二十八岁),巴金还对文学这样蒙昧无知,居然写出这样一部不朽的作品,可见他天赋之高。这部小说的魅力在佐列几点: (一)作者抓住了那个变革时代的焦点,抓住在变革中旧和新的人物典型,同时用一连串的典型冲突事件,表达了变革激流的澎湃。《家》是激流年代的一首长歌。换个方式说,《家》的角色、情节和主题三者的配搭甚是匀称、和谐。由于整体的结构完整,遂使部分文字的生涩和粗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二)新文学诞生以来的小说,十部之中有九部,在写作时都怀有一个文学以外的目标,巴金也未能免俗,但是《家》是为纪念他大哥写的,他必须放下自己的目的,尽量接近真实,因此成为一部人情味最纯、生活味最浓的小说。
(三)巴金一九五一年在《家》的《后记》最后一行写道: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
在他一切的作品中都满溢着纯洁的青春气息。《家》尤其浓厚。这种气息反映一颗单纯的心灵,读他的小说,你毫不感到是在绞汁写出来的,是唱出来的,呻吟出来的,是自然的天吁。这不是艺术,而是天赋。如他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四)巴金在一九三一年四月写的《激流》总序,短短只有一千字,具有同样意思的话重复了三次:(1):这里面有爱,有恨,(2)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3)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他在其它作品中,和作品的序言或后记中,无数次的重复类似的话。读者或许误解他是一个爱恨分明的人,不,他是爱得深,恨得浅,爱得如火烧,恨得如雪融的人。换言之,他爱得认真,恨得软弱。这因为他的恨根源于爱。因此在《家》里,我们觉得可爱的人十分可爱,可恨的人只感到可悯(含有同情的怜悯)。这里使人记起哀而不伤、怨而有怒那两句话,《家》具有这两种恰到好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