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记忆之《巴金故居旁有口双眼井》(原创)
从小关庙街口直着走是东通顺街,东通顺的另一端连接着正通顺。这正通顺街有一段高高的院墙,院墙厚厚的,是由薄薄的青砖空心夹层砌就。抬头望,墙头生长着稀疏的小草,院内是巴金的故居。如今,宅院里住进了部队文工团,你能时常看见一些标致的人儿进进出出。隔着高墙,耳畔常常会飘来悦耳动听的萧瑟之声。可那高墙里面,不是谁都可以随便进出的,所以多少带有几分神秘。你远远的站着翘首朝里望,气派的青瓦房顶,精致美丽的屋脊,比屋脊更高的大树,衬着翼然欲飞的檐角。那高
劵
歇山式的风火墙头上,张放着巨大的灼灼牡丹,富丽堂皇,永不凋谢。这银白色的牡丹花为凸塑立面泥雕,冬去春来,它一直固守着富贵、安康和吉祥。
现代文学家巴金是中国当代文坛巨匠。人们追寻凭吊巴金之故迹,有着非常的意义。可我应该怪谁呢?竟然错将东通顺街的一处深宫庭院认作了巴金故居。我有一位小伙伴,他家就住在那深宫院落里。这院落美得像公园,有些巴金笔下《家》中描述的味道:砖泥粉墙的照壁,曲折迂回的游廊,石板铺就悬空的钓鱼台下,静静的游鱼在追尾戏水。碧水池塘中,倒映着满月似的圆门。浅浅的荷塘,翘角的凉亭旁,高劵的桥洞供捧着高挑的石拱桥,桥下可以泛舟通渡。还有斜枝旁出的梅树、柳树,和那阔叶丛生的芭蕉群。真的,很有江南苏州庭院的韵味。我甚至猜想过当年那鸣凤投水的位置。还是一次与老街坊龙婆婆偶然路遇谈及此事,才知道巴金的故居不在这里。这庭院人称文公馆,主人文麻子,是靠经营五金生意发了迹。他家有四五位妻妾,儿女一大群,是一户殷实的人家。不过,在我弄清历史真相的时候,这文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