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王羽老师的书评——评王羽《张爱玲传》

2017-10-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把传记的结尾留到度假地来读实在是太不合时宜了. 我坐在矫情的咖啡馆露台上,脚下放眼是古城全景,城里轻巧浪漫,全是言情剧似的热闹;我手里捧读的却恰是张爱玲的生命余章,那些青灯独坐.撒手人寰的 悲凉.合上书,我愣了一会.说实话,这个结局虽已人尽皆知,但通看下来,仍不免让我的这次放逐"败兴"--我本意是来放下俗物中的我,张爱玲却用这样决绝的方式为自己画上休止符,让我觉得我此行,实在是无病呻吟. 言归正传吧.传记自然有多种写法,有的--我竟然懒得举些名人写名人的传记做分类,关键是王羽的<

把传记的结尾留到度假地来读实在是太不合时宜了。 我坐在矫情的咖啡馆露台上,脚下放眼是古城全景,城里轻巧浪漫,全是言情剧似的热闹;我手里捧读的却恰是张爱玲的生命余章,那些青灯独坐、撒手人寰的 悲凉。合上书,我愣了一会。

说实话,这个结局虽已人尽皆知,但通看下来,仍不免让我的这次放逐“败兴”——我本意是来放下俗物中的我,张爱玲却用这样决绝的方式为自己画上休止符,让我觉得我此行,实在是无病呻吟。 言归正传吧。

传记自然有多种写法,有的……我竟然懒得举些名人写名人的传记做分类,关键是王羽的《张爱玲传》里非常充分的体现了她的两个身份:一个是她毫不掩饰的彻头彻尾的"张迷";一个是地地道道训练有素的现代文学研究者。

因此,这本传记不仅有学者的精准,更避免了过于理性所导致的冷漠,通篇所洋溢的丰沛情感不免让读者也随之感动。 在读书之前,我颇有疑虑,我担心“张迷”的身份会让她失去判断,我真是多虑了,她何尝不比我更警惕。

她知道,对作品“太熟的人走进去,走进去会被自己的经验牵扯,忙于索引考据,——调弦正位,肉做的文字变成了索然无味的史料。出土那些与文字本身无关的生活缝隙。”(P226)正基于此,她不仅以张迷的热情执着的遍访津沪两地张氏的生活痕迹,更以学者的素养清苦的冷坐图书馆在故纸堆里不断索读,也终于发现张氏的佚作《天地人》,为张爱玲作品园地再添珍贵资料。

不过,谁都知道,为一位才女作家写传,只有热情与执着绝对不够,悟性才最为关键。

作者对张爱玲作品的解读与分析,特别是传记行文的细腻与流畅令人侧目。我有些自以为是的想象,传主自己看到,或许说的妙处也觉得体己。 依我看来,为张爱玲的童年时代写传记,实在是一分没有水平的考卷。

因为它很难分辨或者展示传记作者的水平:无非围绕早年的显赫家世、生不逢时的家道中落、父亲的懦弱和母亲的缺席来展开。写得再好,也不过是一篇落入俗套的离奇故事。但若将这些早年经历在作家日后作品的创作心理机制中再爬梳出来,且言之有物,有述有评,才见真功力。

王羽恰在这一点上做的不露声色又让人觉得颇为到位。 我以为这本传记从第四章的一小节“才华初绽”开始,渐入佳境。到第六章,写张氏入港大学习期间的生活与创作,作者引领我们注意到张氏19岁的一篇征文《天才梦》中的一句话:“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啮齿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王羽读出:“她给生命下的结论,凭借的就是短短19年的人生经历。

这一句,譬喻精彩,精炼奇谲,堪称神来之笔。可是此语竟成预兆,日后她一生为‘跳蚤’所扰,渐成一种独特的心理症结。”(P65)从1939年至港大如此,到写张氏最后岁月的1995年,作者跨越了8章之后,第十四章的命名,便是这句生命与蚤子的直接引语。

张氏自绝于世的晚年岁月令世人唏嘘,不过王羽又从《对照记.跋》中的一首诗中解读出,对于一个少年早慧,参悟生命的人来说,她太了解“生命不过是朝不保夕的人质,死也不过是一劳永逸的撕票。

”(P) 我个人最欣赏的要说全书的重头戏——第七章“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内容包括去港回沪的生活、孤岛上的成名以及颇富争议的张胡恋。

“卖文生涯”一节对当时张爱玲与上海文坛的联系多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其史料性的钩沉最见学者的学术功力与训练有素,不枉师出以史料见长的子善老师门下。特别是作者自陈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与张氏几乎同时代的东吴系女作家,更使这一段书写具有宽广的视野和宏阔的历史感。

“卷入潮汐”“乱世传奇”都以大篇幅分析了张氏的多部作品,其中不仅有精准的历史再现,她对《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二炉香》等作品的解读本身就是几篇很有分量却毫不晦涩的学术论文。

其中穿插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恋情时,作者也能摆脱常人评说中的意气,客观又精妙得评价胡兰成:“他的专一是分成时段,大致纵向看来是滥情的可气,但截出时间段来,又不得不承认他也珍惜。

”(P134)特别是作者在“幸遇爱玲”一节讲她无意中在《光华日报》惊见《天地人》,不仅生机勃勃的表现出一种“发现”的愉悦,也对这篇短小的文章有着切中肯綮的定位:“题为宏大的《天地人》,文字却是入情入理的人生琐事,无非人人皆在其间的吃、住、生存的烟火生涯,经由她的信手拈来,看得出贴恋,又逃不过一双慧眼的检视,难免轻倩的挖苦,浸透在她文字间的,还是那一股足以与天地相对峙的唯我独立。

”(P143) 王羽的长处是用一种颇得张氏风姿的妙笔勾连与描绘张爱玲一生的图谱,这一才能在结合具体作品时最见水准。

正因如此,我吹毛求疵的以为书写赴美之后生活的部分因为传主的确很少再出新作而缺乏了为一个作家写传记的安身立命之本——作品分析,因此相对来说这一段过于事务化和表面化。

当然,这不全是传记作者的问题。反过来说这或许也有助我们对张爱玲一生的理解,我自作多情的想,张爱玲或许更愿意她的传记自去国之前就打住,最好截止于孤岛时期的巅峰。

作为一个在华语世界中名声颇多起伏的女作家,张爱玲不缺乏传记,这一本可说是最新的一本:这里不仅有作者在寻访中毫无保留的情感移入,新还新在她的收笔就在至今还余热未尽的《小团圆》上。

王羽说到小说中的盛九莉,或许正含着这本传记给人的印象:“一个女人一生中,层层叠叠的岁月,高高低低的路途,大大小小的碎片,缀在一起,拼成一个又甜又酸、又浓又淡的印记。”王羽也用这部传记带着我们,同张爱玲一起,最终揣摩和体味张爱玲用她一生明白了的两个字“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