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涛烈士 冯家镇万涛故居 :砖土大院 革命烈士故地

2018-04-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政治委员.前委书记万涛同志故居,位于距黔江城南15公里处的冯家镇,在国道319线公路西侧,是一座完整的坐北朝南的四合大院.大院四周,围有砖土结构的高墙.院内分为正房.转角.厢房和前厅,中有天井小坝,总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共有房间23间.其中,正房东侧第一间为万涛同志诞生地,西侧正房的一半及西厢房为其堂叔伯住宅.万涛曾在这里生活过10多个春秋,后外出求学,并投身于革命.故居的后院是一片竹林和果园 ,四季长绿.故居门前,地势平坦,田连阡陌.门口及院内,原各有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桂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政治委员、前委书记万涛同志故居,位于距黔江城南15公里处的冯家镇,在国道319线公路西侧,是一座完整的坐北朝南的四合大院。大院四周,围有砖土结构的高墙。院内分为正房、转角、厢房和前厅,中有天井小坝,总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共有房间23间。其中,正房东侧第一间为万涛同志诞生地,西侧正房的一半及西厢房为其堂叔伯住宅。万涛曾在这里生活过10多个春秋,后外出求学,并投身于革命。故居的后院是一片竹林和果园 ,四季长绿。故居门前,地势平坦,田连阡陌。门口及院内,原各有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桂花树,每至仲秋,花开满树,浓香袭人,此地也因此而得名桂花树。

万涛(1904­—1932)原名万诗楷,号铁民,化名王德,土家族,1904年1月20日出生在黔江冯家坝桂花树。幼年家境较好,曾先后数易其师,饱读诗书。1923年4月,时年19岁的万涛,与濯河坝三门滩的冉启秀结为夫妻。同年7月,离开家乡赴渝求学。在重庆读书期间,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特别是肖楚女主笔的《新蜀报》,使其深受革命真理的教育。1924年,20岁的万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生涯。

1927年,为贯彻中央”八·七”会议决议,党中央派万涛任中央巡视员,到湖北省指导农运、农暴工作。1928年1月,鄂西特委在沙市成立,周逸群任书记,万涛为委员,后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他与周逸群、段德昌等同志领导鄂西的游击战争,为巩固鄂西革命根据地以及湘鄂边苏区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0年初,万涛担任红四军第二路党代表,与贺龙、周逸群一起坚决抵制李立三的“左”倾错误路线,使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同年9月,鄂西特委改为湘鄂西特委,万涛任副书记。1931年3月,湘鄂西中央分局、临时省委成立,万涛任中央分局军委委员、临时省委常委和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同年9月下旬,被任命为红三军前委书记、政治委员,与贺龙同志并肩战斗,巩固和发展了洪湖苏区。

不久,忠实执行王明“左”倾路线的夏曦撤销了万涛的政委职务,改派到湘鄂西临时省委任宣传部长。万涛不计个人得失,身处逆境,仍积极工作,与错误路线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32年秋,由于肃反扩大化,万涛同志没有牺牲于枪林弹雨的战场,却被错杀于他亲手创建的洪湖革命根据地的荆门地区监利县周老嘴,时年28岁。1957年12月,国务院拟就的“洪湖革命纪念碑碑文”中写上了万涛的名字。1979年版《辞海》,也列了“万涛”的条目。万涛烈士的英名,将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