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党校笔记 心路历程青史留真——马识途同志《党校笔记》的精神价值
去年中秋佳节,同马老在文殊坊欢聚,老人家把散发着油墨香气的《党校笔记》题赠给我,我真是喜出望外,不仅弥补了四川未能出书的遗憾,而且佩服中央党校出版社毕竟有魄力、有眼光、有胆量,终于让这样“一段真实历史的记录”,“一部真实的中央党校文献”公开问世了。如果与同一家出版社在十多年前出了同一作者记述“文革”经历的《沧桑十年》,却一度不能在新华书店公开发行相比较,我国在新闻出版方面总算有了一些进步。
马老特别看重这部《党校笔记》,序言里表达了渴望生前看到它公开出版的迫切心愿,出版后又把原来放在首饰盒里的笔记原稿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其原因何在?笔记的重大精神价值在哪里?我作了初步的思索。记得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强调有四条作用,叫做“存史、资政、团结、育人,’。
我们搞当代史研究,也很注重收集当事人的实录和亲历亲闻者的口述,它们往往比官方记载更加真实、细致和生动,可以用来同正式文献、史籍进行互证和互补。
读着马老的《党校笔记》,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文革”之后,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转折年代,那时百废待兴而又充满希望,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尤其是四川,从“文革”重灾区一跃而为改革排头兵;农村改革先行,打开了生产力发展的闸门;国企扩权试点,引发了管理体制的渐进改革……当时在省委宣传部担任领导的马老,正是经历和见证着这些变革,再到中央党校研修的。
时年66岁的马老非常珍惜那次老来的学习和反思机会,聚精会神地“读”一“思”一“讲”一“记”,像久饿的孩子吮吸甘甜的乳汁,接受经典的再启蒙,回味实践的新启示,不断地跟书对话,跟人争鸣。
笔记中随处可见思绪的跃动,不时闪现思想的火花,笔端时而流露出商榷、推敲的痕迹,老在捉摸怎么讲才准确、才到位,不断丰富和修正自己的认识,好像画家在描速写草稿,学生在做课堂作业。
显然,这些“急就章”原本并非供公开发表的正式作品,犹如未经打磨的璞玉,既非理论教材,也非文艺创作,不宜以对那些著作的要求去评价它,而应侧重于笔记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重点解读它的精神价值、文献价值。
马老特别看重这份素面朝天,草莱不修,未加编排的笔记,我推想,也正是着眼于它是“心路历程”,可为“青史留真”的特点,所看重的是它“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价值。具体说来,是否有这么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