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1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土茯苓1的功效与作用_土茯苓1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2018-11-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土茯苓1吗?土茯苓1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土茯苓1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土茯苓1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通用名称]土茯苓1 [其他名称]土茯苓 (<滇南本草>) [别名]禹余粮,白余粮(陶弘景),革禹余粮(<本草拾遗>),刺猪苓(<本草图经>),过山龙.硬饭(<朱氏集验医方>),仙遗粮(<滇南本草>),土萆薢(<本草会编>),冷饭团(<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土茯苓1吗?土茯苓1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土茯苓1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土茯苓1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通用名称】土茯苓1

【其他名称】土茯苓 (《滇南本草》)

【别名】禹余粮,白余粮(陶弘景),革禹余粮(《本草拾遗》),刺猪苓(《本草图经》),过山龙、硬饭(《朱氏集验医方》),仙遗粮(《滇南本草》),土萆薢(《本草会编》),冷饭团(《卫生杂兴》),山猪粪、山地栗、过冈龙(《纲目,),山牛(《本经逢原》),冷饭头(《生草药性备要》),山归来(《有用植物图说》),久老薯(《广西中兽医药植》),毛尾薯(《中药材手册》),地胡苓、狗老薯、饭闭根,硬饭头薯(《广西中药志》),土苓(《四川中药志》),山遗粮(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狗朗头、尖光头(《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山硬硬、奇良、白葜、连饭(《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茎。

【采集】秋末冬初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泥沙,晒干,或切片晒干。

【性味】甘淡,平。

1、《本草图经》:\"味甘,性凉,无毒。\"

2、《滇南本草》:\"性平,味苦微涩。\"

3、《纲目》:\"甘淡,平,无毒。\"

【归经】入肝、胃经。

1、《纲目》:\"为阳明本药。\"

2、《本草通玄》:\"入胃、肝二经。\"

3、《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1、《本草拾遗》:\"调中止泄。\"

2、《本草图经》:\"敷疮毒。\"

3、《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

4、《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5、《本草正》:\"疗痈肿、喉痹,除厨身寒湿、恶疮。\"

6、《生草药性备要》:\"消毒疮、疔疮,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

7、《本草再新》:\"祛湿热,利筋骨。\"

8、《陆川本草》:\"治脚气。\"

9、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胃气痛,肾炎。\"

10、《江西草药》;\"杀虫解毒。治瘰疬,小儿疳积。\"

内服:煎汤,O.5~1两。外用:研末调敷。

肝肾阴亏者慎服。

1、《万氏家抄方》:\"不犯铁器。\"

2、《纲目》:\"服时忌茶。\"

3、《本草从新》:\"肝肾阴亏者勿服。\"

1、治杨梅疮毒:土茯苓一两或五钱,水酒浓煎服。(《滇南本草》)

2、治杨梅风十年二十年,筋骨风泡肿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钱,甘草三钱,黑铅一斤,青藤三钱。将药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钱。水煎服,白糖为引。(《江西草药》)

4、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猪肉炖烂,分数次连滓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风气痛及风毒疮癣:土茯苓(不犯铁器)八两。石臼内捣为细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药造成醇酒用,酒与糟俱可食。(《万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大毒疮红肿,未成即滥:土茯苓,为细末,好醋调敷。(《滇南本草》)

7、治瘰疬溃烂:冷饭团,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须多食为妙。忌铁器、发物。(《积德堂经验方》)

8、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两。水煎,当茶饮。(《江西草药》)

9、治妇人红崩、白带:土茯苓,水煨,引用红沙糖治红崩,白沙糖治白带。(《滇南本草》)

10、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肚子大,烦躁爱哭,啼哭无声,不想吃东西,大便失调,皮肤粗糙:土茯苓三钱,野棉花根三钱。研细末,加猪肝二两与水炖服,或米汤冲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土茯苓 攀援状灌木。根茎块根状,有明显结节,着生多数须根。茎无刺。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6~20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下面常被白粉,基出脉3~5条;叶柄长1~2厘米,略呈翅状,近基部具开展的叶鞘,叶鞘先端常变成2条卷须。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梗极短;小花梗纤细,基部有多数宿存的三角形小苞片;花小,白色,直径约4毫米;花被裂片6,2轮;雄花的雄蕊6,花丝较花药短,退化雌蕊缺;雌花的退化雄蕊线形,子房上位,3室,柱头3歧,稍反曲。浆果球形,直径6~8毫米,红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