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曙光重庆 饶曙光撰文缅怀谢铁骊 人生与艺术的多重变奏

2017-08-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谢铁骊1925年生于江苏省淮阴县,十三岁时便随哥哥参加抗日救亡剧社,十五岁时参加新四军,入淮海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后在新四军三师淮海剧团当演员.1945年任三十军文工团团长,是根正苗红的革命文艺工作者.1950年他被调到北京,进入文化部电影局创建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任演员班班主任.这段时期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现学现卖",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自己也不断丰富电影知识储备,与其在南方的革命成长经历一起成为此后电影创作的激情和养分.1953年北京电影演员剧团成立时,

谢铁骊1925年生于江苏省淮阴县,十三岁时便随哥哥参加抗日救亡剧社,十五岁时参加新四军,入淮海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后在新四军三师淮海剧团当演员。1945年任三十军文工团团长,是根正苗红的革命文艺工作者。1950年他被调到北京,进入文化部电影局创建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任演员班班主任。

这段时期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现学现卖”,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自己也不断丰富电影知识储备,与其在南方的革命成长经历一起成为此后电影创作的激情和养分。

1953年北京电影演员剧团成立时,谢铁骊出任副团长,1956年该团划归北京电影制片厂,他也入厂转做副导演,并于1958年初执导筒,拍摄了艺术性纪录片《翟泉大学》,虽然是纪录短片,但是影片在景物意象的选取上注重细节铺陈和抒情,剪辑明快简洁,已经初显谢导个人的电影风格。

随后他相继在《林家铺子》和《红旗谱》中担任副导演,与其长于江南,艺成于北的经历一致,这两部戏恰好也是一南一北,一诗意一硬朗,与他后来的创作走向颇为暗合。

1959年正值建国十周年“献礼片”的创作热潮,谢铁骊也接受了《无名岛》的拍摄任务,成为他首次独立执导的故事片。影片讲述我方海军在海防前线小岛上对敌斗争的故事,由于谢铁骊有着长期在新四军的随军经历,为本片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经验支持并出色的完成了拍摄,他也随之真正迈进了电影艺术的大门。

1960年,北影厂选中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进行改拍,由周的爱人、北影厂编剧林兰负责改编,导演重任则交予谢铁骊。影片的面世过程充满曲折,该片描写的是农村土改运动,涉及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谢铁骊本着展现苦难环境和塑造历史沧桑感的意图为影片定基调,拍摄成大色差的黑白片,然而当前期拍摄的样片送到北影厂审定时,领导却不满意,一度决定换人改拍彩色片。

所幸受到当时北影厂上级领导、北京市文教书记陈克寒的支持,才得以继续拍摄。

谢导在原著基础上大刀阔斧进行改编取舍,并作出扎实的分镜头剧本,完成后的影片剧作紧凑,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突出,影像风格冷峻,成为十七年电影中“北方风格”的代表作。影片完成后收到了文化部和广大观众以及原著作者周立波的一致肯定,谢铁骊也因此一炮而红,成为北影厂的重要导演。

意想不到的是,谢铁骊选择拍摄的题材却在之后发生了重大转变。1961年受到“新侨会议”的影响,谢导决定将自己触动很大的柔石小说《二月》亲自改编搬上银幕。当时夏衍对此高度关怀,不仅建议片名改为《早春二月》,更亲自对分镜头剧本进行160余处的修改。

影片拍摄也非常顺利,成片质量很高,风格含蓄隽永,彷徨和失落的找寻中充溢着浪漫和诗性,是“十七年”电影中的一朵奇葩。但是在审查放映时当场就被扣上了“写中间人物”和“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帽子,随后不久就被当作“大毒草”进行批判放映,然而也正是因为此,《早春二月》才得以保全原貌并大范围的与观众见面,“文革”后本片逐步恢复了应有地位,在1979年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部登陆戛纳电影节的影片,也在中国电影史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现在看来,《早春二月》无疑是一部闪耀着人道主义光辉的杰作,影片所表现的特定时代的历史风貌,颇具民族特色的江南水乡背景与主人公对人生道路的探求思考,三者交相辉映,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的纠缠下面临的精神家园失落与心灵人格困境的一个寓言,电影彷徨的诗意恰恰又与当时谢铁骊自身的境况互为镜像,着实令人深思。

《早春二月》无疑是谢铁骊电影创作道路上的一座高峰。

事实上,《暴风骤雨》和《早春二月》已经代表了谢导创作的两个特点。一是创作上的两个维度,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延安电影美学影响下的“北方风格”和以知识分子为内核、承袭上海美学的“南方气质”,从这两个维度讲,可以说谢导的电影风格是一个特异的南北结合体。

二是谢导的电影创作常与政治时局纠缠,尤其在创作生涯的前半期,特定时代的政治要求与电影人坚持艺术品质的矛盾时常激化,艺术与政治二者的诉求不断纠缠,这种关系在其文革的创作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文革”初期,谢导一度被打入黑帮组,直到1967年才被从“牛棚”中解放出来,当时北影厂正在筹备拍摄样板戏影片,谢导因为“历史清白,业务娴熟”而被选中,先后导演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海港》、《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八部“样板戏”他共拍了五部,这在当时来说是相当罕见的。

“样板戏”虽是特殊时期下的文艺产物,但是他却也在其中植入了鲜明的艺术特色,《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的段落,《杜鹃山》中群舞场景的调度,都成为被一代人所铭记的经典,直至今天还有翻拍致敬。

“文革”前期,故事片创作一度中断,谢铁骊是北影厂较早筹备故事片创作的人选,《海霞》成为这一时期谢导创作的唯一故事片,影片的制作过程历经艰辛,从前期筹备到拍摄完成历时两年有余,几经波折,拍摄完成后却受到“四人帮”的多次围剿并被勒令修改,谢导多次据理力争,甚至“三告文化部”,在当时《海霞》已经从一个文化议题变成了政治斗争的导火索,但是谢导顶住压力,坚持艺术标准不退步,最终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促成影片公映。

新时期以来,谢导依旧保持旺盛的艺术创造力,继续着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指导了史诗作品《大河奔流》,继而又在《今夜星光灿烂》中求新求变,形式上注重特写铺陈,运用意识流和跳切,成为新时期初期散文诗电影潮流中的探索之珠,内容上强调战争反思和人性赞美,然而本片在审查时也遭遇了不同意见,谢导秉持艺术观点力排众议,虽最终因“宣扬战争残酷论”而被迫删减了两个场景,但其战争反思的中心仍然鲜明,为新时期国产战争电影发展提供了新起点。

随后谢导又相继执导《知音》和《包氏父子》,并延续《早春二月》的思路,进一步向中国传统文学中探胜,将《红楼梦》和《聊斋》搬上银幕,特别是《红楼梦》,虽然在历史上多次被翻拍成电影,但是谢导作为总导演首开系列电影之先河,创作周期达五年之久,在形式上借鉴传统戏曲的处理方法,淡化翻拍中易出现的舞台化倾向,实现了生活化和艺术化的结合,与87年的电视剧版一时瑜亮,交相辉映。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晚年的谢铁骊仍然坚持创作,改编导演了《穆斯林的葬礼》,并将郁达夫的小说搬上银幕,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同时他依然保持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力度,拍摄了反腐题材影片《天网》和讽刺喜剧《有钱的感觉》。

在创作之外,谢导也积极关注并指导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他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六届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对协会工作事务尽心尽力,不遗余力的为中国电影和电影人服务,成为电影家协会的一面旗帜。此外,谢导还于1992年发起创办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并当选第一任会长,积极促进导演行业的交流和凝聚力。

他颇具慧眼,向来主张鼓励和培养年轻电影人,呼吁更多给予青年导演创作的机会并身体力行,主动帮带年轻创作者,李少红就曾是他的副导演,每每提及均以恩师相称。谢导在影片中也常常大胆起用新人,蔡明11岁时就被选中在《海霞》中出演小海霞,周迅和沙溢也是在他翻拍的两部《聊斋》作品中崭露头角步入影界。

新世纪以来谢导更是长期呼吁电影立法并参与《电影法》的制订和修订,大幅推动了电影行业的规范化进程。八十高龄仍与时俱进,他积极提倡和支持电影产业化,同时主张电影要葆有艺术品格,强调电影与现实的呼应和共振。中国电影金鸡奖于2005年将代表至高荣誉的终身成就奖颁给谢铁骊导演,以表彰和肯定他对中国电影事业不遗余力的贡献。

回顾谢铁骊导演半世纪的电影生涯,折射出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在他身上既有革命战士的坚韧与执着,也有知识分子的浪漫与隐忍,他的作品既擅长以雄伟的气势表现新中国的奋斗历程,也擅长以诗意的笔触来展现个体的人性情感。在时间的长河中,有太多电影沉底,被世人所遗忘,而谢导的作品在今天依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名垂影史,可谓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