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谢瑶环李维康 改编本京剧《谢瑶环》:经典剧目的“锦上添花”

2017-1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由丁晓君领衔主演的改编本京剧<谢瑶环>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隆重上演,并通过央视戏曲频道进行现场直播,引起戏迷的极大关注.而在此前,媒体报道已经不少,这出戏被定为京剧电影工程首批十部经典大戏的收官之作,此次演出算是拍摄之前的一次舞台版预热,目前这部电影正在紧张拍摄中.舆论的宣传无形之中增加了观众的期待值,事实证明,精彩的主演与豪华的配演果然不负观众的厚望,实况展现有此程度,想必日后出炉的电影也将令人期待.此次改编,最突出的亮点即末尾增加了<梦幻>一场戏,这是原先任何版本所没有的.此

近日,由丁晓君领衔主演的改编本京剧《谢瑶环》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隆重上演,并通过央视戏曲频道进行现场直播,引起戏迷的极大关注。而在此前,媒体报道已经不少,这出戏被定为京剧电影工程首批十部经典大戏的收官之作,此次演出算是拍摄之前的一次舞台版预热,目前这部电影正在紧张拍摄中。

舆论的宣传无形之中增加了观众的期待值,事实证明,精彩的主演与豪华的配演果然不负观众的厚望,实况展现有此程度,想必日后出炉的电影也将令人期待。

此次改编,最突出的亮点即末尾增加了《梦幻》一场戏,这是原先任何版本所没有的。此举既回避了传统戏中大团圆结局的庸俗化倾向,又曲线迎合了观众普遍对于善有善报素有精神寄托的心理,算是弥缝无缺。一般来说,京剧界从编导到演员,谁都不肯轻易改动经典,因为铤而走险会有弄巧成拙之虞,特别是在原有的情节之后还要加上一笔,一旦留下画蛇添足的笑柄是得不偿失的。

可是我们看到,这回独出机杼的匠心没有续貂之嫌,反而踵事增华。从整个剧本结构来说,这一笔不是轻描淡写的,而是浓墨重彩的。

从艺术思想上说,这一场戏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戏,它是在不违背原作劝善教化的主旨的前提下,又赋予了该剧时代意义,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弘扬了真善美,传播了正能量。

以前各种改编版本流传不开的原因,不在于改动了经典让人主观上产生逆反态度,也不在于重编的歌舞格调平庸不足以动人耳目,而在于各种出乎观众意料之外的结局都超乎了封建社会的道德情理,因此难免引起观众的抵触情绪。

可以说,这出戏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戏迷中传唱,在探索中改进,即便是剧本上一成不变,在表演风格上,除了首演杜近芳之外,其他京剧旦角表演家如关肃霜、李维康等,在学演这出戏时都融入了各自的表演特色,成为私房戏。

并且地方戏剧种也有移植,也都成为几十年来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要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京剧艺术而言,确是一个神奇的年代,居然涌现出一大批“移步不换形”的“三并举”(即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戏)作品,其中由整理加工地方戏的传统戏剧本而成的京剧新编历史剧,后来大多成了经典,也正是这些经典成就了相当一批艺术上独具魅力的大家。

这当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乾旦中的张君秋(张君秋的代表作如《状元媒》《望江亭》《诗文会》等也在这一时期诞生,并在后来成为张派代表剧目)与坤旦中的杜近芳。

时至今日,京剧观众对杜近芳印象最深的仍然是她的个人代表剧目,如《白蛇传》《柳荫记》《桃花扇》等等。像杜近芳这一代老艺术家,由于谦逊谨慎,从不妄自标榜门派,而在观众心中,却早已成为京剧固有流派的创新型继承人。

例如这出《谢瑶环》,唱腔里面融合了王瑶卿、梅兰芳的旦角声腔旋律的精华,并且将小生娃娃调和身段表演的东西也糅进去了。那么,说她是王派、梅派固无不可,说她是杜派又有何妨?

丁晓君作为杜近芳的得意弟子,以其个人的优越条件出色地胜任了谢瑶环这一角色的重塑。记得5年前,笔者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读博士,丁晓君曾受邀来做京剧旦角表演艺术风格的讲座,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充满活力,于是大大引发了同学们对传统国粹的兴趣,甚至被师弟师妹惊为天人,竟以“神仙姐姐”誉之。

未几,“神仙姐姐”又在长安大戏院贴演这出《谢瑶环》,大家便纷纷往观。当晚阵容出自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亦可谓是强强联合,由叶少兰、张萍两位老师分别饰演袁行健、武则天。

同学中人一向是在故纸堆中寻章摘句,研究案头理论,当看到京剧场上能有如此美轮美奂的歌舞呈现,不禁报以阵阵掌声。如果说5年前的那次演出是对经典的完整呈现,那么此次改编本的上演则是锦上添花。

由此,笔者想到经典剧目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具有可观赏性,更在于具有可借鉴性。这里不得不说一段鲜为人知的插曲。当年,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在创造新编神话剧《天仙配》中“七仙女”这一角色时,对于其中最后一场《分别》的身段设计煞费踌躇。

剧情安排的特定情景是“七仙女”在凡间与董永新婚百日,恩爱不尽,而玉帝又在此时遣将传旨,无情地召回女儿,“七仙女”自然誓死不从,她怒视天庭,对丈夫难舍难分而无可奈何。

这时“七仙女”需要一边唱一边做,才能声形并茂地充分表达人物内心忧愤交织的感情,可是运用何种身段才显得合适呢?严凤英一时苦无良策,当她看到京剧《谢瑶环》中《大堂》一场,主人公在蒙冤受辱的情况下,以传统戏中武生的惯用动作“甩发”来表达愤怒至极的内心,忽然获得灵感,于是将这一身段巧妙化用之后,嫁接到“七仙女”身上,这样一来,恰与怒视天庭的特定情景若合符节。

这在黄梅戏戏迷看来或许是神来之笔,可在那一代大师而言,类似的小故事比比皆是。

仅就京剧这出戏来说,谢瑶环本由花衫演员应承,而出于易钗而弁的剧情需要,演员也必须女扮男装,戴上“甩发”进行大幅度的摇头表演,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行当界限的艺术创新,而这种创新又那么不露痕迹,那么恰到好处,实在是值得后辈演员与研究者深思其然及其所以然的。

同时可见,戏曲在当下,不仅需要纵向的传承发展,横向的兼收并蓄也尤为重要。今天的演员站在前辈的肩上,采取“拿来主义”,可以直接学到技艺上的精髓,而对于广采博收,从而形成个人风格,却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悟性。笔者以为,如果他们能像前辈艺术家那样,以艺无止境为信条,以取长补短为途径,必定会在艺术修养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