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红色后人:陈毅元帅长子陈昊苏

2017-10-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成为现代公民是先辈的心愿――走近红色后人"系列五羡慕老百姓在公园大唱红色歌曲------专访陈毅元帅长子.中国对外友好协会长陈昊苏北京晴好的早上,位于台基厂大街的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绿树成荫,芳草芬菲,红砖主楼古朴而雅致,这里原是接待外宾的所在.在欧式的会客室白漆门旁边,陈昊苏在接待本报记者时执意侧身礼让的一幕,让人看到一位长者的亲切和一位外交官的素养.作为开国元帅陈毅的长子,陈昊苏不太喜欢用"子承父业"谈自己,然而在67年的光阴里,陈昊苏循着父亲的足迹,读工科,参军

“成为现代公民是先辈的心愿――走近红色后人”系列五

羡慕老百姓在公园大唱红色歌曲------专访陈毅元帅长子、中国对外友好协会长陈昊苏

北京晴好的早上,位于台基厂大街的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绿树成荫,芳草芬菲,红砖主楼古朴而雅致,这里原是接待外宾的所在。在欧式的会客室白漆门旁边,陈昊苏在接待本报记者时执意侧身礼让的一幕,让人看到一位长者的亲切和一位外交官的素养。

作为开国元帅陈毅的长子,陈昊苏不太喜欢用“子承父业”谈自己,然而在67年的光阴里,陈昊苏循着父亲的足迹,读工科,参军,从政,从事外交。甚至,他也和父亲一样善于以诗抒怀,以诗铭志,至今已出版多本诗集。

年过六旬的陈会长和蔼健谈,更有一份率真之气,全无一些官员的腔调作派。他向本报记者深切回忆父亲为建立光明的新中国立下的不可磨灭功勋,畅谈他本人继承父志,为提升国家形象,推动和平发展所作的不懈努力。时代的巨大变革,与两代人在60年间的卓绝努力息息相关。

7岁写诗赠父绽露诗歌天赋

陈昊苏的名字是父亲因其出生地而取的,“苏”即苏北红色根据地,“昊”有浩大的意思,也意指夏天。60年前,陈昊苏还是一个7岁的小学生。这年仲春,他给正在率部进击上海的父亲写信,信中附了一首诗:“嘻嘻哈哈笑呵呵,快快活活扭秧歌,妈妈身体很健康,爸爸前方打胜仗。打垮了反动派,一家大小团圆过,你说快乐不快乐?”这首打油诗至今回想起来,陈昊苏自觉可能是大人教孩子唱的儿歌。

陈昊苏的诗歌天赋由此绽露头角,至今每次出国他总会在父亲曾经走过的地方,赋诗留念。每年到父母的纪念日,他必在父亲和母亲灵前献诗一首,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与父亲心灵对话,遥寄思念。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出任上海第一任市长,一家人住在上海。1955年,陈毅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举家搬迁至北京。虽然父亲身居高位,陈家的几个孩子陈昊苏、陈丹淮、陈小鲁、陈珊珊却必须自己骑自行车上学,从未乘坐父亲的专车。他们的衣服也是由大到小接着穿,三弟陈小鲁长得快,却常要穿哥哥的旧衣服。

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期,正是他们意气风发地从事学习、工作和创造的大好时光,1965年陈昊苏大学毕业,他说:“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习,充满着理想。我们的理想也和当时全国人民的盼望一致,就是要把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使我们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可以享受到文化上的、经济上丰富多彩的劳动成果。”

担任“将军后代合唱团”团长

在国家出现危难的时候,父辈在党内斗争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打成“走资派”,他们不可避免地跟着经历曲折。不过,陈昊苏把当年被下放到部队劳动当成一种锻炼,多了一个机会了解国家广大群众的真实生活,体验人民的思想情绪。他还记得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常说:“你们现在的生活太好了,你们对于社会上的那些艰难困苦了解得太少了。”

1981年起,陈昊苏历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北京市丰台区委副书记、北京市副市长、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自1990年至今,他负责对外友协的工作已近20年。当年陈毅身为外交部部长,而陈昊苏谦称自己只是民间外交团体的负责人。

推己及人,他说:“据我所知,我们很多革命后代也都在努力地工作,当然他们个人所走过的路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新中国进入60年的时候,属于革命第二代的人慢慢地年纪都大了,我们都是60岁左右的人了,我们一个共同点就是和祖国同命运。”

一转眼,陈昊苏已近退休年纪。他已经做好准备,一旦离开工作岗位,继续为党和军队的革命传统作贡献。此次国庆献礼,他忙前忙后组织了“将军后代合唱团”并担任团长,提出来要“六唱”――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人民、歌唱军队、歌唱前辈、歌唱英雄。平时忙于公务的陈昊苏感叹说:“我本人非常喜爱唱歌,特别羡慕那些老人在假日期间,集合在北海、景山、颐和园大唱红色歌曲。”

他庆幸自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也乐观展望未来。“当然世界人民的进步事业,是没有止境的。不管设想到哪一天,也不可能说我们什么事都做完了,可以安享成功了。距离我们所想象的繁荣、昌盛、文明、幸福这样美满的目标,还需要差不多四十年的奋斗。如果距离全世界人民能够团结成为真正的一家人,一起分享世界进步的事业,那可能还要更远一些。

我的想法是,整个21世纪也许我们和我们的后人都需要做这件事情,到了2099年的时候,世界大同的理想能不能实现,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回答。”他笑着说:“我可能是理想主义的。我们的前人以及我们自己这一代人都曾经为这样一个目标去奋斗,我们当然是盼望着它的成功,而且也愿意为它的成功而做出一些努力。”

忆父亲――他热烈向往国家的美好前途

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万众欢快的开国大典当日,陈毅在天安门城楼即兴赋诗《开国小言》,为新中国放声讴歌:“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红五星,共庆山河改……”陈毅的文武双全、博学多才,略窥一斑。

“他亲身参加了中国革命的历程,多年浴血奋战之后,最后终于赢得新中国的诞生。他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参与开国大典。”

陈昊苏深情回忆起父亲时说,“他为新中国的辉煌诞生感到庆幸、骄傲和欣慰,因为他自己参加了缔造新中国的伟大斗争。当然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因为想到新中国要迈开她光荣的征程。根据经验来说,创建新中国是不容易的,但是新中国的建设也许会更加艰难,他作为当时新中国的一位领导人,他有思想准备,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付出艰辛,甚至于付出牺牲。”

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去世的22年多里,陈毅致力于新中国的建设。“如果说新中国是一艘巨轮的话,在风浪中破浪前进,经历了很多艰难,那么最大的风浪就是后来出现了‘文革’。‘文革’中他也坚守自己的岗位,竭力维护国家发展的利益。在‘文革’中他最后不幸逝世,但他把他对国家的前途所寄托的热烈向往,以及他曾经承担过的责任都遗留给了我们党更加年轻的一代。”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们怀想那些对参与新中国的创建作出过贡献的人们,以及在这60年中,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们。陈昊苏说:“当然其中也包括我的父亲,我真挚地怀念他。”

相比较父亲60年前参加开国大典时的心情,陈昊苏说,当然有不同,因为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更多地感受到喜悦、欣慰。他始终没有忘记父辈的嘱托:“不要忘记责任还是很重大的,即使我们在60年中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距离我们的国家振兴目标还相当遥远,要实现它还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和奋斗。”

“也许再过40年,当新中国庆祝诞生100周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更加感到欣慰、自豪、满足,也许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当然那个时候不是说就可以完全高枕无忧,用不着再继续奋斗了,实现我们的事业还是要不断前进,那个时候也许有那个时候的问题了。

但总的来说,在20世纪到21世纪困扰我们国家发展的种种问题应该有一个比较理想的解决。60年后的事情我是看不到了,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要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并为之付出努力。” 陈昊苏目光笃定。

谈外交――官方外交是主导,民间外交是基础

在过去的20年中,陈昊苏的重要工作是民间外交事务。他认为:“官方的外交是主导,民间的外交是基础。”

中国政府重视民间外交的工作,周总理、时任外长的陈毅都强调民间的合作,陈毅倡导的“围棋外交”对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发挥了作用,至今仍为世人称道。

他说,民间外交的主要使命就是为国家关系的发展创造一个巩固的基础。国家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最根本的基础还是人民之间的理解、信任、合作和友谊。相反,如果基础不够雄厚,缺少信任,彼此之间会有一些不满、疑虑、隔阂,甚至是敌对的情绪。

陈昊苏回忆说:“周总理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中日两国各界的人士广泛地开展友好的交往、互访,到了一定的时候,水到渠成,两国的外交部长就可以在一起喝香槟酒了。”1979年,他跟随邓颖超副委员长第一次到日本访问。他至今仍记得,邓妈妈特意叮嘱他:“你要好好地了解一下日本,以后做中日友好事业的接班人。”

“邓小平同志是1978年11月份访问日本的,现在很多人都说这对他在1978年12月,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有积极的影响。当时他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在现代化方面走在我们的前面,对中国选择现代化的建设路线起了积极影响。”

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后的第二年,开始了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双方希望通过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增进人民之间的友好联系,具体地发展中日双方的合作。陈昊苏目前兼任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会长,他高兴地说:“国际友好城市工作从1973年的两对中日之间友好城市,发展现在已经达到1500对,面向110个国家。

最近的中日青少年互访计划,等于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中播下了友谊的种子。当这些年轻人成长起来的时候,友谊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开花,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会产生积极推动。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使两国关系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要倒退到过去发生战争、发生冲突的时代。”

在陈昊苏看来,“对外友协”的工作方略就是,把与发展中国家的友谊,看成是工作的立足点;把与大国以及邻国之间的友谊,看作是着力点,即工作重点;还把多边的活动看成我们重要的拓展点。

“毛主席过去说过‘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正是‘对外友协’的工作成功的写照,我们和世界上一百五十个国家、五百多个组织都有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介绍说,8月底我们和非洲国家创刊一本杂志《非洲》,向中国人民更多地介绍非洲国家的发展状况,还有中非交流的工作。

陈昊苏同时兼任中俄友协会长,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第二天苏联就宣布承认新中国,而且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苏联解体,俄罗斯在外交上继承了苏联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今年是中国的“俄语年”,我们发起“中国人唱俄罗斯歌曲”活动,出版了一本中俄文对照的《俄罗斯抒情诗选》。明年我们要把中国诗人的诗也翻译成俄文,再出版一本《中国诗选》。

今年还是中美建交30周年,陈昊苏说,对外友协组织了大型的“中美30年后再回首”展览,在中国和美国的一些大城市分别进行巡回展览,拉近中美两国人民的距离,让我们共同感受到一种鼓舞,更坚定了继续发展友好合作的决心。

“我们珍惜和世界的友谊与合作,还要继续努力,经常向各国人民释放善意,我们不能离开世界人民的同情。比如去年‘512’大地震各国人民都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他说,我们愿意为各国人民团结的宏伟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希望世界能够了解这点。像“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都是错误的东西。

“成为现代公民是先辈的心愿――走近红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