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死子曰 孔子对于颜渊之死的态度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孔子对于颜渊之死的态度。
颜回,即颜渊。名回,字子渊,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1年。在孔门弟子中,颜回年龄较小,师事孔子的时间较晚,但却深深得孔子思想精髓,居众弟子之首。他学识渊博、品行高尚,以德行著称。孔子晚年思念跟随他在陈、蔡两地的弟子们曾说过:"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由此观之,颜渊的德行确实是高,且得到了孔子的肯定。
《论语》中大致有二十四处提到了颜渊。有颜渊向孔子问"仁"、问"邦"的(见《论语·颜渊》和《论语·卫灵公》篇);也有表述对孔子无限敬意的(见《论语·子罕》篇)……不难发现,其中以孔子对颜渊言行评价的篇目居多。而这些评价都是称赞之词,几乎找不到孔子对其批评的言论。即使在《论语·先进》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句看似孔子批评颜渊的"学而无疑",实则仍是褒扬他对孔子的教诲心领神会。故朱熹的《论语集注》有言:"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通,无所疑问。故夫子云然,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胡氏曰:"夫子之于回,岂真以助我望之。盖圣人之谦德,又以深赞颜氏云尔。"①
从《论语》中诸多篇目可看出,孔子是十分欣赏颜回的。以至于和子贡评论颜回时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当然是孔子的自谦了,但也从中窥视出颜回学识之渊了。
因此,爱徒颜渊的英年早逝对孔子而言是异常哀痛的。《论语》中多次记述了这样的场面: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回的死,竟使得孔子痛声悲呼"天丧予!天丧予!"即使过分伤心有损健康,孔子也顾不得了。可见孔子是在"悼道无传,若天丧己也"。②
孔子对颜回之死的悲痛是伤及内心的,以至于颜回死后仍是久久不能忘怀。所以每每与人谈话时,总是会提及颜回的好处。譬如哀公、季康子问孔子相同的问题——"弟子孰为好学?"时,孔子皆答"有颜回者好学",但又无不感叹"不幸命短死矣,今也则亡。"由此观之颜回在孔子心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位置甚至是无人能够代替的。
对于颜渊之死,孔子的确是异常悲痛的,但是在对待颜渊的丧葬问题上,孔子的表现在现在看来似乎与上面所提及的哀痛极不相符。颜渊的父亲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但孔子去说:"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当门人欲厚葬之时,孔子却说"不可"。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对爱徒的死孔子表现得极其悲痛,一旦关涉到颜渊死后的葬礼,孔子似乎令人觉得有些"吝啬",颜路不就是要求他卖掉车来买外棺、门人见其伤心而要厚葬颜渊来宽慰他嘛,孔子的这种"若情深而礼薄"做法不得不令人疑惑之前的"恸"是否有点惺惺作态的嫌疑。另外,孔子认为"颜渊把我当作父亲对待,我却未能把他当儿子对待呀。这不是我啊,是学生们啊。"③根据此译文,似乎孔子认为厚葬违背了颜渊本人的意愿,并使其想"视犹子也"也不行了。
儒家是主张厚葬的,为此,还激烈地抨击了墨家的"节葬"主张。但对待颜渊之死的态度上,孔子原何又极力反对厚葬呢?朱熹的解释是:"今乃不许颜路之请,何邪?葬可以无椁,骖可以脱而复求,大夫不可以徒行,命车不可以与人而鬻诸市也。且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勉强以副其意,岂诚心与直道哉?或者以为君子行礼,视吾之有无而已。夫君子之用财,视义之可否岂独视有无而已哉?"④
因此,孔子反对"买车为之椁"及厚葬的原因是:一、根据礼制,像孔子那样身份的人是不能徒步行走的,即其所说的"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二、颜渊的家境贫寒,其地位和财力决定了他是不能得到厚葬的。由此可见,孔子对"礼制"是看得很重的。个人感情上,他是悲痛哀伤的,但问题一但涉及到社会礼制的时候,孔子又变得很理性,认为一切事物都要尊崇"礼","礼"是不可以被颠覆的。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能例外。
颜渊生前曾向孔子问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认为不看不符合礼的事、不听不符合礼的事、不做不符合礼的事即是仁。。因此,这段话可用来解释孔子"不以己之车以为之椁"以及反对厚葬颜渊的因由了。在孔子看来这些做法都是不符合礼的,一旦做了就不"仁"了。况且颜渊说过自己一定会遵照这些话去做(见"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句),因此做了就有违颜渊的意愿了。
《论语》中讲"礼、仁"处甚多。如"不学礼,无以立","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人而不仁,如礼何"……从此可看出孔子是竭力维护"礼"的。他把礼制和仁相结合,认为仁是礼乐的根本。"礼,从外表来看,是一套繁复的礼仪制度,它把统治体系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孔子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把礼区分为仪式和本质两个层次,礼必须通过仪式来具体化,但仪式本身不是目的。孔子用仁来解释礼的本质,强调礼的本质实际是人们的感情和身心需求的凝聚,既肯定了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又强调要对它进行正确引导。这样孔子既为礼确定了内在的心理依据,又为仁找到了外在的制约尺度,即所谓‘非礼勿……’等四个项目。"⑤
在同样关乎"礼和葬"的问题上,孔子曾回答林放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因此孔子反对厚葬颜渊的行为得到了充分的解释:厚葬只是不过是一种外在的仪式,而礼内在的实质比形式更重要,所以丧葬与其周全不如尽哀。
孔子反对门徒厚葬颜渊的行为得到了合情合理的解释,但对于孔子拒买车为之椁这一言行的解释是维护礼制的话,那么不得不有些怀疑孔子谈仁,实则不仁了。也令人不得不觉得他对礼制过分维护了。为了礼,为了礼中所谓的身份等级制。孔子宁愿让颜渊无"椁"也不肯做买车这种降低了身份的事情。可见孔子思想中对礼的维护过于固执,甚至到了有些顽固的地步。
儒家宣扬"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情感受到了压抑。一方面承受着情感上的悲痛,另一方面因为要顾及到礼,不得不克制感情。这简直是对人身心的一种摧残,对人精神的束缚。这也是孔子思想中的不足之处——对礼的极端推崇。而礼的本质在此情况下也就显得不那么仁了。"
以上是孔子对于颜渊之死的态度的基本内容,我们感受到儒家的思想,我们现在来看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