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葛根的功效与作用简单介绍 4个临床应用与你分享

2019-0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粉葛是豆科,葛属植物葛的变种(拉丁学名: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 var.thomsonii (Benth.) Vaniot der Maesen),中药名,主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主要价值 药用 中药材粉葛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通常在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杂质后,洗净,润透,切成厚片晒干即可.其性凉,味甘.辛,具有解肌生津.透疹.退热.升阳止泻等功效,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麻疹不透

粉葛是豆科,葛属植物葛的变种(拉丁学名: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 var.thomsonii (Benth.) Vaniot der Maesen),中药名,主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主要价值

药用

中药材粉葛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通常在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杂质后,洗净,润透,切成厚片晒干即可。其性凉,味甘、辛,具有解肌生津、透疹、退热、升阳止泻等功效,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麻疹不透、口渴、泄泻、高血压等症。

药源相关

葛根出自《神农本草经》陶弘景: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被面日干之。南康、庐陵间最胜,多肉而少筋,甘美,但为药用之,不及此间尔。《唐本草》:葛虽除毒,其根入土五、六寸已上者名葛DUAN,颈也,服之令人吐,以有微毒也。《滇南本草》:葛根,味甜者甘葛,味苦者苦葛。苦葛根为同属植物云南葛根 Pueraria peduncularis Grah.(分布云南、西藏等地)的块根,味苦而不甘,有毒,一般供制农药用。 《滇南本草》所说的苦葛,殆即此种。

药性论述

药名:葛根

别名:干葛、甘葛、粉葛、葛葛根、葛麻茹、葛子根、葛条根、鸡齐根。

汉语拼音:ge gen

英文名:Root of Lobed Kudzuvine

归经:脾经;胃经。

功效: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科属分类:豆科

有效成分:有效成分为大豆黄酮。

功效分类:解表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性味:甘;辛;凉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块根。

采收和储藏:栽培3-4年采挖,在冬季叶片枯黄后到发芽前进行。

炮制方法: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广东、福建等地切片后,用盐水、白矾水或淘米水浸泡,再用硫黄熏后晒干,色较白净。切片,晒干。煨葛根:先以少量麸皮撒入热祸内,待冒烟后,将葛根片倒入,上面覆盖剩下的麸皮,煨至下层麸皮呈焦黄色时.随即以铁铲将葛根与麸皮不断翻动,至葛根片呈深黄色为废,取出,筛去麸皮,凉透。 (每葛根100斤,麸皮25斤) 《品汇精要》:葛根,刮去皮或捣汁用。

用药禁忌

1、张元素:不可多服,恐损胃气。

2、《本草正》:其性凉,易于动呕,胃寒者所当慎用。

3、《本草从新》:夏日表虚汗多尤忌。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发热、恶寒、无汗、项强等症。葛根有发汗、退热作用,与柴胡等配伍可用于表热症;与麻黄、桂枝、芍药同用治风寒表症而见项背强、无汗、恶风者。

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葛根有透发麻疹作用,因其兼有生津、止泻功能,所以麻疹发热口渴,或伴有腹泻等症,常与升麻等配合应用。

3、用于胃热口渴等症。本品又能生津止渴,对热病口渴,或消渴等症,可配麦冬、天花粉等同用。

4、用于脾虚泄泻、湿热泻痢等症。本品性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阳气上升,有制止泄泻的作用,临床常配合党参、白术等治疗脾虚泄泻;但又可配黄连、黄芩等,用于湿热泻痢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