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布里希的著作 荐书 |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2017-09-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观察一位艺术家如此努力地追求合适的平衡是件引人入胜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要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画.那样改,他也许无法回答.他并不墨守任何成规,只是摸索 道路前进.在某些时期,确实有一些艺术家或批评家曾经想方设法总结他们的艺术法则;然而关于那些法则,事实总是证明,低手庸才试图循规蹈矩却一无所获,而艺术大师离经叛道却能获得一种前所末闻的新的和谐.伟大的英国画家乔舒亚·雷诺兹爵士在皇家美术学院(Royal Academy)向学生们讲演时说,蓝色不应该画在前景,应该留给远处的背景,留给地平线上飘渺消逝的山丘.

观察一位艺术家如此努力地追求合适的平衡是件引人入胜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要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画、那样改,他也许无法回答。他并不墨守任何成规,只是摸索 道路前进。在某些时期,确实有一些艺术家或批评家曾经想方设法总结他们的艺术法则;然而关于那些法则,事实总是证明,低手庸才试图循规蹈矩却一无所获,而艺术大师离经叛道却能获得一种前所末闻的新的和谐。伟大的英国画家乔舒亚·雷诺兹爵士在皇家美术学院(Royal Academy)向学生们讲演时说,蓝色不应该画在前景,应该留给远处的背景,留给地平线上飘渺消逝的山丘。据说他的对手庚斯勃罗当时就想证明这些学院规 则往往都是无稽之谈。他画出名作《蓝衣少年》(Blue Boy),画中的少年身穿蓝衣在暖褐色背景的衬托下,赫然挺立在画面前景的中央。

事实上根本不可能规定这种规则,因为一个人永远不能预先知道艺术家可能要达到什么效果。艺术家甚至有可能需要一个尖锐刺耳的音符,如果他正好觉得那样做合 适的话。因为没有任何规则能告诉我们一幅画或一个雕像什么时候才算合适,大抵也就不可能用语言来准确地解释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它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

然而这 并不意味着一件作品跟其他任何作品都不分上下,也不意味着人们不能讨论趣味问题。即使没有其他益处,进行这种讨论毕竟还能促使我们去看作品,而我们越看就 越能发现以前忽视的地方。

我们的能力就会逐渐增长,逐渐感受到历代艺术家所追求的那种和谐。我们对那些和谐感受越深,就越能欣赏它们,这一点毕竟是不容忽 略的。古老的格言说,趣味问题讲不清。

这样说也许不错,然而却不能抹煞趣味可以培养这个事实。这又是一个人人都有体验的问题,大家都能在平凡的事情中加以 验证。对于不常喝茶的人,一种混合茶跟另一种混合茶相比,喝起来也许完全一样。

但是,如果他们有闲情逸致、有机会去品味那些可能存在的细微差异,就有可能 成为地道的“鉴赏家”,就能准确地辨别出他们所喜爱的那一品种和那一混合,而且他们的知识丰富起来,也必然有助于他们品尝和享受最精美的混合茶。

当然,艺术趣味跟饮食趣味相比,不知要复杂多少倍。它还不仅仅是发现各种细微风味的问题,而是更严肃、更重要的问题。那些艺术大师毕竟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艺术作品,备尝艰辛,呕心沥血,他们至少有权要求我们设法弄清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人们对艺术的认识永无止境,总有新的东西尚待发现。面对伟大的艺术作品,似乎每看一次便呈现一种面貌,它们似乎跟活生生的人一样莫测高深,难以预言。那是它自己的一个动人心弦的世界,有它自己的独特法则和它自己的奇遇异闻。

任何人都不应该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它的一切,因为谁也没有臻于此境。也许最重要的是:我们想欣赏那些作品,就必须具有一颗赤子之心,敏于捕捉每一个暗示,感受每一种内在的和谐,特别是要排除冗长的浮华辞令和现成套语的干扰。

由于一知半 解而引起自命不凡,那就远远不如对艺术一无所知。误入歧途的危险确实存在。例如有这样的人,他们听到我在本章中试图阐述的一些简单论点,知道有些伟大的艺 术作品丝毫看不出明显的表现之美和正确的素描技法,于是就陶醉于这点知识当中,竟至故作姿态,只喜欢画得既不美又不正确的作品。

他们总是害怕一旦承认自己 喜欢那种似乎过于明显地悦目或动人的作品,就会被人认为是无知之辈。于是他们冒充行家,失去了真正的艺术享受,而把自己内心感觉有些厌恶的东西也说成是 “妙趣横生”。我不想对这一类误解承担责任。我宁愿人家完全不相信我的话,也不想让人家这样不加批评地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