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心肌酶正常值】新生儿心肌酶正常值怎么保持_新生儿心肌酶高的原因
新生儿心肌酶正常值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价值。而很多新生儿在心肌酶检测时候,都会有心肌酶偏高的结果。那么,新生儿心肌酶的正常值范围是在多少呢?应该怎样进行保持呢?
新生儿心肌酶正常值
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而新生儿的正常参考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新生儿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那么,新生儿心肌酶的正常值到底是多少呢?
心肌酶谱是指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一组酶,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检查的心肌酶包括LDH、CK一MB、a一HBDH,GOT,这组相关酶对诊断新生儿心肌损伤有一定辅助作用。
新生儿心肌酶谱参考值较成人增高,新生儿心肌酶谱参考值分别为:
1、肌酸激酶:(115±82)U/L;
2、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L;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
4、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
5、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
新生儿心肌酶正常值怎么保持
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新生儿的心肌酶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新生儿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而面对新生儿心肌酶的数值,应该怎样保持在正常值的范围内呢?
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对较重的心肌炎小儿可检查超声心动图,以发现心腔扩大和心功能有否降低;对复杂的病儿,必要时还需进行心肌、心内膜活组织检查来确诊。
为了保持新生儿心肌酶的正常值,建议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在新生儿护理上,要保证充分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量、高纤维、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心脏负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新生儿心肌酶高的原因
心肌酶是心肌细胞内的一种酶,通常在心肌损害后通过细胞膜释放的血液检查是可以发现升高的,常见于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找到病因对因治疗,现在可以用ATP、维生素C、果糖、黄芪等药物保护心肌对症治疗。
可以说心肌酶高是心肌细胞受损引起的,如缺氧或者感染引起可能性比较大。那么,新生儿心肌酶高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据了解,很多新生儿存在异常的出生现象,比如窒息、宫内窘迫、脐带绕颈、羊水混浊等情况,上述情况均提示新生儿在宫内已经存在缺氧。
而缺氧对令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受损;脑缺氧令脑细胞水肿而产生颅内压增高,就会出现呕吐严重的现象;心肌缺氧就会出现心肌酶高的表现;心肌受损就要用果糖及维生素C等营养心肌治疗。
新生儿窒息后,会使心肌酶谱值升高;心肌缺氧,无氧酵解过程中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细胞内酸中毒,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减少,使细胞膜结构破坏,细胞通透性改变,使心肌酶谱及其同工酶释放增多,导致血清心肌酶谱的活性升高。
新生儿心肌酶高的危害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心肌酶都会高于正常成年人,所以,这点是在检测新生儿的心肌酶时候需要注意的。然而,对于新生儿心肌酶高的情况下,大家都会关心会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什么危害。下面,就由小编简单为大家介绍下,新生儿心肌酶高是否会有危害吧!
目前,心肌酶谱是评价“心肌损伤”的一个指标之一。新生儿心肌酶高,一般提示心肌受损,在心电图、心脏超声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危害,也不会有后遗症,建议定期复查即可,必要时可以口服或静点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
我们需了解的是,一般情况下,在缺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阻等情况下,就会出现心肌酶谱增高。而医院检查心肌酶谱是想了解,新生儿出生缺氧时,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的情况。
但是,新生儿本身正常的心肌是会略高于成年人的,因此,如果只是轻微偏高,那么不必担心;如果超过1倍以上,则应该有心肌损伤的问题;如果高出两倍,那么只要及时治疗,并什么不良后遗症,而且恢复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