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辰超便利店 互联网大佬跨界新消费:庄辰超投便利店 刘强东投茶界星巴克
近日,新消费内参发现一家名叫便利蜂的便利店开始出现在中关村附近,引起了龙猫君的注意。
对于便利店这种重要资产型的创业而言,在没有特别大名气之前,敢于在中关村这样的核心地带一口气开多家店铺,背后的资本实力不容小视。
事实上,在互联网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关村,已经有711、天天、易家等多家便利店林立。
斑马资本成立之后鲜少有出手案例披露,此次曝出重仓的第一个案例就是牵手前711高管团队,也可以看出互联网圈新贵开始将投资机会转向新消费。
这并不是第一例互联网圈大佬牵手新消费,此前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已经跟前金钱豹CEO、前麦当劳中国区高管缪钦联手创立了新消费品牌因味茶,跟此次投资类似,刘强东起始投资就是5亿人民币,虽然与此次传言中斑马投资的3亿美金投入有差距,但也依然不容小觑。
这两起投资几个显著的特点:互联网大佬跨界新消费
首先都是互联网大腕级创业者携手消费零售圈顶级高手跨界创立线下品牌。此前刘强东投资地"茶界星巴克"因味茶操盘者缪钦,就是麦当劳中国第一位本土副总裁兼总经理。
2014年龙猫君曾经在龙猫君自己举办的餐饮论坛上与缪钦有过一面之缘,并且听他进行过深度分享,业界餐饮高手一致认为他的经验非常体系而系统,跟传统餐饮人有着特别大的差别。
而这次和CC庄辰超合作的王紫亦是便利店行业的元老级人物,此前担任711高管和邻家便利店董事长。
其次,首笔投资都是极大金额,很可能是新近出现的"控股型"投资趋势。
所谓的控股型投资,就是资本方在投资初期便控股该品牌。这在国外消费品界并不鲜见,国外顶级消费品牌PE来自巴西地3G资本,一直依靠控股型投资方式并购消费品牌。
为什么在消费品领域会出现控股型投资趋势?由于便利店、茶连锁是一个依靠资金壁垒才能形成规模优势的行业,起步阶段如果要形成区域品牌优势,只是像互联网早期阶段数百万种子资金,根本不太可能撬动行业,形成对供应链的上游整合优势。
由于新消费品牌是一个典型的规模效应和资本密集型地行业,所以如果不投入大量资本几乎很难再玩下去。
这也是消费品领域的逻辑,就是一旦资本决定介入,一定是大手笔参与,小打小闹的几百万金额对于没有杠杆效应的新消费品牌而言,几乎毫无意义。
便利店大战:为何新消费成为新贵偏好?
接下来龙猫君再来分析一下,互联网大咖为何青睐新消费品牌,尤其是青睐线下新渠道品牌?
这中间先来说今天的热点话题,C C庄辰超这样的互联网大碗,最新创业会选择进入新消费渠道便利店领域?
所以频繁去投资便利店也说明,大家都已经看到消费升级之下新消费渠道的机会。这些机会无论数据、政策、还是资本层面都已经有所显现。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便利店行业经营情况简报》(以下简称"便利店简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已公布年报的连锁超市经营企业大部分出现了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
在大型超市发展普遍陷入亏损泥潭之时,便利店的发展却一枝独秀,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调查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便利店行业73.8%的企业实现了销售额同比增长,其中同比增长10%以上的企业占比达到38.1%。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52.3%开店数量保持增长势头,其中33.3%的企业开店数量增长了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