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周兴离开同济大学 《隐喻之像——严智龙当代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开幕
2016年12月17日,艺术家严智龙《隐喻之像——严智龙当代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空间开幕,展览开幕式和研讨会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孙周兴教授主持,出席开幕式与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有:中华艺术宫副馆长、著名画家李磊,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顾平,多伦美术馆副馆长曾玉兰,著名艺术家孙良,著名收藏家徐良海,上海大学著名评论家马琳教授,德国艺术哲学留学生同济大学博士杨光等。
与会专家分别来自沪上各高校和全国特邀的相关专业的学者六十余人。本次展览同时也是艺术家严智龙艺术哲学博士毕业向母校同济大学的汇报展。
展览中,孙周兴先生说:智龙博士的艺术,无论他的油画还是他的水墨,展开出来的乃是居有两大艺术传统资源、从而超越中西写实与写意艺术之单纯区分的尝试。智龙关于西方超现实主义隐喻主题的研究,以及他关于明末清初南昌艺术家八大山人的长期关注,都多少含着这样一种艺术探源的动机。
展览开幕式和研讨会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孙周兴教授主持
批评家陈政先生曾指出:走进严智龙的意象水墨,心底立即会浮现出一个隐喻的图像世界。他并非凭吊式抒情,而是借助“鸟”“鱼”“床”等图像符号,赋予水墨新的“隐喻”。严智龙画笔对准的,更多的是荒诞、离奇、混乱、冲动、本能……当色彩附着其上时,时间仿佛停滞,空间仿佛变形,静谧而幽远,悲怆且高贵。
本次展览共展出严智龙近几年作品32件,包括油画和水墨,多为个人面貌突出的探索和实验性作品,主旨借用隐喻对中国当代绘画加以改造,以此拓展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在超现实主义语境下存有的可能性。
严智龙在2013至2016年师从孙周兴教授,攻读艺术哲学博士研究生。一方面研究西方超现实主义理论,并实地考察中国古代文化图像与图式区域性与民族化特点。另一方面,在绘画实践中从事纯粹现代主义形式语言研究,完成大量具有个人风格和鲜明特质的“音乐”“床”系列创作,作品中试图抽取“鸟”的形式意味,并转化为个人文化符号的象征性,企图借隐喻拓展当代绘画的艺术境遇,以此明确个人对人本主义自由精神的人文反思。
【集评】
严智龙比较强烈的个人风格体现在红色和线性的现代造型上,一个艺术家能够大胆的用这么明确的一个色调,来进行作画,是一种挑战。因为在这里他给自己规定了一个色域和一种风格表达的范围,这是有限定性的,这是给自己也是给油画的一种挑战。所以我觉得严智龙在这方面的尝试是成功的,能够坚持这么多年,还能够在自己的作品里面不断的表达自己新的想法,作品一张又一张出来,很不容易。
——尚扬(艺术家、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
严智龙的绘画所阅读的世界几乎是一个鸟语乐声的世界,但他的燎人的红色、铸铁一般的肌理,却使之呈现极度的紧张之感。他画的鸟是披红戴绿的火鸟,他画的床是一张烧透的火床,他画的歌者、乐者是在红绿乐符中挣扎显身的搏斗者。
在这个极富生存意味的童话世界里,严智龙用火烧透了他的梦,进而烧红了他的绘画。风格中他选择了梦境,选择了意象,选择了超现实的语境。他用托梦的寄情方式,和梦境中的意象,来阐述自己与艺术,自己和社会的一种交流,一种独立的存在。
——许江(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智龙的“春秋鸟”水墨系列作品与楚文化中的图腾“凤鸟”有关联,并在时下注入了新解。让我眼前一亮,过目难忘。这得益于智龙以鸟的符号为文化探索的母本,画了十几年油画的结果。智龙的《春秋鸟》的“春秋”一词,直指人类的历史,代表着我们的文化。
所谓“春秋之笔就是史笔”。智龙选择“鸟”作为他艺术的主体,其能指是丰富的,所指也极为明确。智龙的精神和艺术文化含量告诉我们,他是充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中国新一代艺术家,所以,一种新的形而上的精神笼罩在他的系列作品中。
——皮道坚(艺术批评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