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老婆 语文导读法(转自钱梦龙老师博客)

2017-06-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讲读"是一个内涵模糊的概念.所谓"讲",究竟是谁讲?讲什么?怎样讲?为什么讲?所谓"读",又是谁读?读什么?怎样读?为什么读?都没有确切的界说.这样一个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导向作用重要概念,内涵如此不明不白,实践中自然难免出现偏差.很多语文课上的"讲读",事实上成了老师的"读读讲讲",已变为"满堂灌"."注入式"的代名词."导读"的内涵是清楚而确定

“讲读”是一个内涵模糊的概念。所谓“讲”,究竟是谁讲?讲什么?怎样讲?为什么讲?所谓“读”,又是谁读?读什么?怎样读?为什么读?都没有确切的界说。这样一个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导向作用重要概念,内涵如此不明不白,实践中自然难免出现偏差。很多语文课上的“讲读”,事实上成了老师的“读读讲讲”,已变为“满堂灌”、“注入式”的代名词。

“导读”的内涵是清楚而确定的。“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和“读”的结合,勾画出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幅“师生互动”的图景,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受”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

从“讲读”到“导读”,既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在讲读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命运的“主宰”,学生则完全处于“被支配”、“被灌输”的地位。导读模式不同于讲读模式的最根本之点,是学生角色的变化,即由“被支配”、“被灌输”的对象,一变而为“主动的求知者”、“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则相应地由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变为平等的指导者、帮助者、鼓励者、合作者。

这是教学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一次“阵地转移”,也是传统教学观转向现代教学观的一次“观念革命”。

一、 理论设计

语文导读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教学认识论。这种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与一般的认识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不同于的特点。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学生)和认识客体(教材)之间还介入了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从而构成了一种“三边”互动的认识活动。(见下图)

在导读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主导的教师共同组成以教材为对象的互动过程,这一互动过程就是训练。基于这一认识,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可以简明地概括为三句话: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所谓“学生为主体”,从教学认识论的角度说,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从学习论的角说,是学生“学习的主体”;从教学论的角度说,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我把“学生为主体”作为“三主”的第一“主”,因为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立脚点,就是说,教师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首先要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确认学生是有独立人格、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发展潜能的活生生的人。

只有首先确认了这个前提,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定位自己的角色。

“教师为主导”则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的限制:是“指导”而不是“灌输”,是“引导”而不是“牵就”。导者,因势利导也,就是要求教师顺着学生个性发展之“势”,指导之、引导之、辅助之、启发之;教师“导”之有方,学生学之得法,才能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求知活动始终围绕主要目标进行并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2)引导、启发,帮助学生不断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

(3)激励作用,随时给学生以鼓励、督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传授知识,根据学生认知的需要讲授有关知识(如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关于方法的知识以及教材中的难点等)。

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是激励者,就不能硬“牵”和强制;是传授者,就不能当讲不讲。教师越是导之有方,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越能充分发挥,所以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导的艺术”。

“训练为主线”则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必要形式。“训”,指教师的指导、引导;“练”,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操作。如果我们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汇合、互动,就是“训练”。

现在不少老师对“训练”讳莫如深,似乎一提“训练”,便是和“人文性”背道而驰。其实,这是对训练的误解。训练,不同于字、词、句的刻板操练,也不是通常所指的练习,而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一种必要的形式。

比如,学生要学会读书,就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读”的实践和操作,师生之间形成的这种互动关系,就是“阅读训练”。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指导是正确的,那么,学生不仅能读懂文章,掌握必要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而且必然同时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获得审美的愉悦。

可见,正是这种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才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且这样的训练必然成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的“主线”。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对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过程”的概括,不是三个概念(或命题)的静态排列。三者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立脚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是保证学生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又必然汇合于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过程。

可见,“三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排列”。

“三主”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使语文导读过程有了明确的理论导航。

二、基本课式及其操作

“三主”作为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其价值的体现,还有赖于在操作层面上得到落实和保证。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总称“三式”)就是从操作层面提出的一组基本课式,与“三主”共同组成语文导读法的整体框架。

1、自读式

自读,就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自读的过程,当然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学生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自读,不是学生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阅读”,而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标的训练过程。“目标”明确,是自读训练取得成效的决定因素。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必须把指导的重点落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为此,我们必须弄清楚学生的阅读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从而制订出阅读训练的目标体系。

下表是我根据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结构所制订的“阅读训练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确定以后,只有把它变成了合理的“训练序列”,才有操作的价值。由于语文训练具有综合性大的特点,阅读训练的序列必然呈现多线并进,螺旋上升的态势,这给我们制订阅读训练的序列增加了难度。上表所列的目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由“阅读方式”、“阅读流程”、“阅读习惯”、“阅读心理”四个子系统构成,我们是不是可以抓住其中一个而带动其余三个呢?答案是肯定的。

其中“阅读流程”是阅读每一篇课文一般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如果把它作为训阅读训练的主轴,而带动其余的系统运转,是完全可能的。如阅读流程中“整体感知”,就可以带动“朗读”、“扫读”、“使用工具书”等项训练。下表所示,是“带练”的大概情形:

 (阅读心理的训练,灵活地渗透于整个阅读训练过程之中,不必自成序列。)

阅读步骤(流程)实质上反映了学生阅读文章的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一般说来,一次完整的阅读总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又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步加深的过程。上表“阅读流程”的五步,正是这一思维过程中一串前后相承的“基本动作”。当然,这五步的掌握也要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一般说,从起点年级开始训练,如果进展顺利,经过一年左右,学生就大体能够进行“全程”阅读。

下面是阅读流程的操作要求。

(1)认读感知

学生阅读,眼睛首先接触的是一个一个的字以及由字构成的一个一个的词。任何阅读行为都必须凭借文字符号,从理解字、词开始。因此,学生阅读能力如何,首先决定于他们的识字量和词汇占有量。认读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以及词汇占有量。

要培养学生使用词典的习惯,要求学生至少学会两种查字法,并能根据语境,从词典的释义中挑选适用的义项。要逐步提高学生对字、词的敏感程度。这些工作都应该一步步指导学生自己完成,直至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在认读的同时,其实也已经感知了课文;不过,这时的感知还只是初步的,还必须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朗读或默读、精读或略读),进一步加深理解。凡情感充沛、文辞优美的课文,适合于用饱含感情的朗读法或“美读法”,涵泳品味;凡长于思辨或说明的,则宜用默读法,边读边思考。

无论用何种读法,起步时都要加强指导,尤其是默读的指导。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习惯于一字一音地读书,而不会“看”书。如果读的时候又不用心体会,往往成为“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既读得慢,效率又低。

教学生看书(我不用“默读”这个概念,因为它可能造成一种错误的暗示,使学生以为默读就是不出声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就要教会学生用眼睛扫描,捕捉文字群——一个词(不是字)、一个词组、一个短句,甚至一个较长的句子。

不同的视读广度,决定于看书技巧的熟练程度。看书的最大特点是思维的自由度大,可以随时停下或回头重看、反复看、边看边思考或默记。

在认读感知阶段,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是表层的、粗略的、感性的,但却是深入理解的必要基础。因为这时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带有整体性,便于学生在后面的阅读中能从整体出发理解课文的各个组成部分,不致有肢解课文之弊;同时又使后面的理性分析始终伴随着生动的感性材料,可无架空分析之虞。

(2)辨体析题

辨体,就是辨别文体。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阅读中能把握这些特点,标志着对文章形式(当然也涉及内容)已经能够正确辨识。例如,学生读了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能把它和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区别开来,表明学生已经从总体上认识了这篇文章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这一特点。对文学体裁的辨识,还必须了解几种主要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特点。

析题,就是解析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解析标题的过程,就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一步审视的过程。例如解析《变色龙》这个标题,学生如能抓住题中的关键字“变”,把爬行动物的“变色龙”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联系起来,找到两者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共同点,那就说明对小说的思想内容已经有了准确的把握。

解析标题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标题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有的标题,要以从解析语言结构入手。有的标题有象征或比喻意义,如《小桔灯》、《驿路梨花》、《白杨礼赞》等,就要找出象征物和被象征的人、物之间的联系。

有的标题中有关键字或“题眼”,如《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字、《变色龙》中的“变”字、《活板》中的“活”字、《陋室铭》中的“陋”字,等等,则应在全面解析的基础上把它找出来,并结合课文体会其深层的含义。

    辨体析题是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审视,是在认读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的加深。

 (3)定向问答

根据“由表及里、表里反复”的思维流程,学生经过以上两步的阅读,对课文的内容(里)和形式(表)已经大体了解,但毕竟比较粗疏、浅层、不成系统。定向问答的作用,在于通过有序的发问和回答,进行梳理,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比较细致、深入、系统的层面。

“问答”,指学生在阅读时提出并回答问题;“定向”,则指提出的问题有确定的顺序和指向。定向问答,作为阅读入门的一种训练,便于初学者操作。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依次发问:1、“文章写了什么”(什么?)这是关于文章内容的探究。

2.“怎样写的?”(怎样?)这是关于文章形式(写法与语言)的探究。3、“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是关于作者写作意图及思路的探究。三个依次排列的问题,是三个依次上升的“台阶”,全面涉及文章的内容、形式以及作者构思的意图,学生如能在阅读过程中“拾级而上”,对三个问题作出正确、圆满的回答,对课文阅读理解的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问答一般采用边读边问,边问边答的方式。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与同学互相诘问。问答的同时要求在课本上圈点勾画,用眉批的形式简要记下思考的结果,这既有助于加深印象,也便于日后复习。

(4)深思质疑

学生经过以上几步阅读,虽说对课文的认识过程已基本完成,但仍然只是一般水平上的理解,尚未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深思质疑就是把认识引向更深层次的必要步骤。

“深思”与“质疑”的关系,其实应该是“质疑——深思”,即以要求学生“质疑”为手段,促使学生“深思”,因为不要求质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浮在表面,“深”不下去。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就是一个细读深思的过程,也就是读书“长进”、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

“质疑”的提问不同于“定向问答”的提问,问题不再是事先“定向”,而是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发现”的,因此,对那些只习惯于“上课听讲”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加强指导。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例如,课文中文字表达的一些异常处,要提示学生注意。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前一句为什么似乎“啰嗦”?后一句为什么语序异常?“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为什么这样一个使人快活的人,他的存在却可有可无?《故乡》前面说“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故乡”,离乡时却又说对故乡“毫不留恋”,为何心情有这样的变化?……思前顾后,就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学生经常这样读文章,就能提高思维的敏锐性,增强语感。

质疑也必须包括对文本提出商榷性的意见,改变历来对课文及其作者“仰视”的心态,把阅读过程作为与作者平等对话的过程。

这一步在训练初期,教师可作示范提问,供学生仿效。对学生提出的有质量的问题,除鼓励外,还应给予评论,使学生知所取法。学生的问题提出后,可择其优者,交给全班讨论;讨论的过程,又是一个细读深思的过程。这样,“思读深思——提出疑问——再细读深思——解决疑问”,如此循环往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能渐入佳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5)复述整理

复述,就是回忆、概述文章的要点,概述时应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文章的精髓只有化成了自己的语言,才算真正变成了自己的“血肉”而融入肌体。当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不宜一律要求。整理,就是把阅读过程中分散获得的体会再从头梳理一遍,使之条理化、明晰化。

整理可以口头进行,也可以采用书面的形式。复述整理是阅读过程中最后一次“表里反复”,带有总结、提高的性质。除了上面说的作用外,学生还可以检查自己学习中的疏漏,加以弥补。

复述应以口头为主。复述时尽量借助回忆,不要看书;要抓住文章的要点、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务求总体把握,得其精要。复述的进行,可以由学生个体操作,也可以由两名以上学生合作进行。整理最好采用书面形式,或写阅读笔记,或写心得感想,也可以结合作文课进行。

以上五步,“认读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构成了阅读文章“由表及里,由里及表,表里反复”的一串基本动作,每一动作,都有要求明确的操作规格。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可能不经训练而自动形成。现在不少教师强调学生的“感悟”,阅读当然需要感悟,但学生如果连基本的阅读技能都尚未掌握,读了一篇文章,不得要领,“感悟”从何而来?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从老师“教”的角度说,必然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从学生“学”的角度说,就有一个从“死”到“活”的过程,所谓“死”,就是按照一定的操作要领踏踏实实地读文章;所谓“活”,就是超越操作要领,放开手脚、自由自在地阅读。

阅读从从“死”到“活”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从“入格”到“出格”的过程。

什么叫“入格”?就是学生严格按照阅读流程中一定的“规格”反复实践、操作,直至能熟练地掌握这些规格。在“入格”阶段,学生的阅读处于半自主状态,在很大程度还要依靠教师的指导。但“入格”只是手段,“入格”的目的在于“出格”。

什么叫“出格”?就是学生调动在“入格”阶段积累的阅读经验,根据读物的特点,阅读的目的,自觉选择、调整阅读的策略和方法,独立完成文章意义的建构。在“出格”阶段,学生已基本上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处于完全自主状态。

自读训练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学生由“半自主阅读”向“全自主阅读”的转化,最终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需要教”的目的。从“入格”到“出格”,有点像孩子习字时的临帖。临帖先要求“入帖”,一点一画,都要严格按照“法书”的规范,不能马虎;一旦纯熟,又要“出帖”,要“心中有帖而笔下无帖”,书法就进入了“化境”。

2、教读式

所谓“教读”,简言之就是“教学生读”。在实际操作上,“教读”常与“自读”结合进行。既然学生的自读要经历一个从“入格”到“出格”的过程,那么,与之相应的教师的教读,必然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

(1)教读的基本原则:“能级相应”。

为了合理掌握“扶”和“放”的“度”,我把学生的自主意识、自读能力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四个“能级”:

①依赖阶段: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心理准备。

②半依赖阶段:学生开始有摆脱依赖的倾向,并能独立完成一部分学习课题。

③基本自主阶段:学生已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基本上已能独立阅读。

④自主阶段:学生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进入了“不复需教”的境界。

所谓“能级相应”,就是教师的“教”必须与学生的“读”的“能级”相适应,不宜错位。例如,对第1类的学生指导要具体;要多示范、多扶翼、多提启发性的问题,帮助他们尽快入门;对他们自读的要求要适当;要善于为他们铺设由易到难的台阶;要使他们不断受到成功的鼓舞而自觉地向上一级发展水平努力。

当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了提高,教师也要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加自读的难度和“放手”的程度。余可类推。能级相应,才能“扶”、“放”适当,获得预期的效果。若以针对第1能级学生的教法去教第4阶段学生,或以教第4能级学生的方法去教第1能级的学生,出现“能级错位”的现象,则势必使学生丧失兴趣或无所适从。

(2)教读的基本方法:“指点一下”。

“指点一下”来自叶圣陶先生给语文教师的一段话:

“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转引自《人民教育》1981年第一期:《谈教学的着重点》,引文中的斜体字,原为叶老自己加了着重号的)

这段朴实无华的话,可以作为叶老的名言“从教到不需要教”的注脚,说得实实在在,却又蕴含着先进的教学观念。在这段话中,既有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又具体指出了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自己读懂”的基础上,就“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给学生“指点一下”;这种“指点”,必须是要言不烦、富于启发性的,目的仅仅在于“使学生开窍”──开窍者,学生自悟自得也,而不是“全盘授予”。

叶老的这段话,恰好道出了“教读”方法的真谛。

(3)教读的策略:为学生铺设成功的台阶。

失败引发的焦虑和成功引发的成就感,都有驱动学生学习的作用,不少老师喜欢利用学生的焦虑(如分数排队、打不及格分数、严厉批评、惩罚等)来迫使学生努力学习,的确也能收一时之效。但这种驱动带有明显的强迫倾向,用得多了,必然导致学习热情的衰退。

成就感则不同,它使学生产生的学习动力是一种具有自觉倾向的认知内驱力,而且始终伴随着高涨的学习热情。焦虑和成就感的区别显而易见,但不少老师宁可利用焦虑,因为造成学生的焦虑心理比较容易,而要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则要靠教师细致的工作,靠教师高度的责任感。

既然教读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阅读,那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为学生设置具体而又容易检测的阶段目标,对引发学生的成就感,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对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一个阶段内可以把“学会朗读”作为他的重点目标,同时适当淡化其他方面的阅读要求,当这位同学被教师确认已经学会了朗读,并受到了奖励,其成就感必定油然而生。

当前后连续的阶段目标成为逐步上升的一个个台阶的时候,自然会形成“设标—达成—引发成就感—再设标—再达成—再引发成就感”这样一条“进步链”,学生就会有永不衰竭的学习动力。

在设置阶段目标时,要遵循两个重要的原则:

①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阶段目标,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阶段目标要“量身定做”,使他们也能因为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②适度超前原则。制定阶段目标既要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出发,又要适度超前于现有发展水平。当然,这种超前必须是“适度”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用维果茨基的理论来说,既要关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又要看到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最邻近发展区)。

我的经验证明,有适当难度的学习任务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而他们为达成目标所付出的努力与达成目标所获得的成就感成正比。

综上所述,关于“教读式”的操作要求是多方面,所谓“教无定法”,所谓“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心”,关键在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并从学生“发展”的利益着眼,随机地进行指点引导。要使学生成为“善学者”,教师首先要成为“善教者”。而教师“教”的艺术,也只有在“教”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得最为切中肯綮,可以作为“教读”的总纲:

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第721页)

3、复读式

这是一种复习性的阅读训练形式。复读可分为“单篇课文的复读”和“单元复读”。

单篇课文的复读:

阅读步骤中的第五步“复述整理”,事实已经具有复读的一部分作用,这里着重谈以书面作业或口头作业形式进行的复读。复读式作业的作用,一是引导学生对新学的课文再下一番咀嚼回味的功夫,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二是为了进一步促使知识能力的迁移。这类作业大都具有综合性特点。下面是几种复读式作业的常用类型。

(1)以记诵为主的作业

这一类作业的形式有朗读、背读、抄读等。(注:“背读”与“抄读”是通过“背”和“抄”来加深理解,不同于一般的背书和机械的抄写)

(2)以消化知识为主的作业

凡是要求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判断题、问答题,以及写作练习中的改写、续写等,都属此类。其中改写和续写的练习值得重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消化课文,而且又是一种很好的“给材料作文”。

(3)以应用知识为主的作业

应用的过程也就是“迁移”的过程。这类作业可以是分解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可以小至用一个词造句,大至借鉴课文的写作。大、小型练习应有适当的配合或间隔。

(4)评价性作业

评价包括欣赏和评论。评价能力虽然是一种较高层次阅读能力,但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从中学低年级就可以开始,可以先布置一些简易的评价性练习,如对课文中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片段的评价,随着年级的递增,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直至要求学生就整篇课文写出评价性文字。

以上多种类型的练习,主要都应该安排在课内完成,有些综合性大、费时较多的作业,可以结合作文课进行,或向课外适当延伸。练习无论在课内或课外完成,都要加强方法的指导。

单元复读:

把若干已经读过的文章,按某种联系组成一个“复读单元”,指导学生通过复习、比较、思考,既“温故”(温习旧课)又“知新”(获得单篇阅读时不可能获得的新认识)。“复读单元”通常与“教学单元”重合,也可以根据训练的需要另组单元。

按训练的目的来划分,单元复读有以下三种类型:

(1)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

这类复读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重点在“温故”。方法是把各篇课文中的主要知识点按若干类别加以归纳、整理、系统化;归类的结果,通常以纲要、图表的形式来概括,提纲挈领,便于记忆。

(2)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

比较,是认识事物特点的重要思维方法,一个复读单元,至少有两篇以上课文组成,可以进行比较的训练;也可以从课外读物中寻找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的文章。学生在比较中不仅“温故”,而且“知新”,往往能发现单篇阅读时不能发现的东西。

(3)以发现规律为目的复读

在这样的复读过程中,学生以一组文章所提供的事实或材料,经过推演、思考,进而寻求支配这些事实的规律,这是在归纳、比较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的抽象思维训练。当然,由于中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强,这种训练只要求在较低的层次上进行,例如给学生一组文体相同的文章,要求学生从中提炼出有关这一文体的某些规律性知识;有时就一组课文所提供的事实,从中提炼出统率这些事实的观点。

单元复读是一种整体性更强的复习性阅读。每个单元的复读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从若干篇文章中寻找某种可供归类、比较或推论的材料,因此,复读不必也不可能像初读时那样一篇篇文章精细地读,它要求读得快,凡与复读目的无关的材料都可跳过不读:这恰好是培养学生“跳读”(从快速阅读中捕捉、筛选重要信息)的最佳时机。

三、导读:从“教”通向“不需要教”的桥梁

概括地说,语文导读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设计,以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为教学基本式。“导读”是否有效,取决于教师的“导”是否有方,学生的“读”是否得法,以及两者在一个科学、有效的训练序列中能否达到和谐的统一。

语文导读法有利于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如: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语文训练与情感陶冶的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很难处理好的。

语文导读法的主要特点:1、教学的人性化: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重视师生间平等的情感交流;2、教学的民主化:强调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三、教学的科学化:认为教学过程是一有规律、可控制的过程,重视导读过程的可操作性;四、教学的艺术性:强调教师“导的艺术”是学生实现其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的这句名言:是老师们乐意引用的,但究竟怎样的“教”才能真正过到“不需要教”,至少在实践上还是一个没有切实解决的问题。这正是语文导读法的“战略目标”之所在: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一架通向“不需要教”的桥梁,以便使学生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成为不仅在学习能够自主,而且在意识上、人格上能够真正自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