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确诊肝癌? 下面就来看看需要做哪些检查

2018-09-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肝癌是危及人生命的常见病,早期诊断. 及早治疗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肝脏隐匿在上腹深部, 外有肋骨为其屏障,故肿大早期不易发现:另外, 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早期常无症状, 这也给肝癌的早期诊断带采一定的困难.然而, 一旦肝癌的症状出现,常常已属晚期,这时治疗效果欠佳,所以, 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早期病例, 对控制肝癌的病死率有现实的意义. 肝癌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肝癌的普查.过去, 早期肝癌仅偶尔在上腹手术时能发现,自70年代以来, 我国提倡肝癌普查后,发现了很多

肝癌是危及人生命的常见病,早期诊断、 及早治疗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肝脏隐匿在上腹深部, 外有肋骨为其屏障,故肿大早期不易发现;另外, 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早期常无症状, 这也给肝癌的早期诊断带采一定的困难.然而, 一旦肝癌的症状出现,常常已属晚期,这时治疗效果欠佳,所以, 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早期病例, 对控制肝癌的病死率有现实的意义. 肝癌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肝癌的普查.过去, 早期肝癌仅偶尔在上腹手术时能发现,自70年代以来, 我国提倡肝癌普查后,发现了很多早期肝癌患者.有资料报道, 在肝癌普查发现的病例中属于临床肝癌(指无症状和体征的肝癌) 者占83.6%;属“小肝癌”(最大直径小于5厘米的肝癌) 者占53%;单个癌结者占58%;癌周包膜完整的占58.6%; 无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的占97.7%. 而上述情况发病后临床诊断的病例则分别为0%、13.1%、 23%、38.4%及42.7%.两者差异十分显著, 充分说明了肝癌普查确可早期发现肝癌病例. 肝癌普查最直接的效果是增加了病人手术切除的机会. 肝癌普查所检出的病例由于多属早期,癌体积较小, 常可作局部切除.由于切除的肝量较小, 即使合并一定程度的肝硬变患者亦较易耐受. 早期肝癌常有较完整的包膜,肝内播散发生的机会少。

因此, 普查发现的病例手术切除的机会明显增多. 由于能作手术切除的病例增多, 从总体上使肝癌病人的预后明显改善. 据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的资料显示, 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72. 9%,小于2厘米的肝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86.4%。

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由于能切除的病例多; 故普查发现病例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发病后临床诊断病例的5年生 存率,分别为28.6%和5.6%. 经普查发现并获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66.7%. 上述资料证明,普查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有重大意义. 甲胎蛋白(AFP) 检测和B型超声波检查是肝癌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 如果采用AF7联合B型超声波检测的方法普查肝癌, 若两者均呈阳性结果,即AFP>400微克每升, 且b超发现明确的肝区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则基本可确定为肝癌. 若AFP阳性而b超未发现占位性病变, 或B超出现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则应行CT检查或做MRI检查。

肝癌从第一个癌细胞在肝脏内形成发展到患者有自觉症状,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体征,仅有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腹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可出现轻度的肝肿大、黄疸和皮肤瘙痒。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很难被人们所重视,因此临床上很多肝癌患者往往在发现时其病情就已经进入了中、晚期。

1.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肝外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二)临床诊断

1.如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免法AFP>400mg/ml持续四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2.B型超生显像可显示直径2cm以上的肿瘤,对早期定位检查有较大的价值;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 可显示直径1.0cm以上的肿瘤;放射性核素扫描 能显示直径3-5cm以上的肿瘤;其它X线肝血管造影、核磁共振像对肝癌诊断有一定价值。

3.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AFP>20mg/ml,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无黄疸而AKP或r-GT明显增高,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的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