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章的妻子 对话亭林小学刘玉章校长: 体育是学校最好的德育富矿

2017-07-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9月1日,上海中小学统一开学;开学第一课往往是校长主讲,也是历来学校德育的点睛之笔.这天,在上海东海边的百年老校金山亭林小学,有着32年教龄的刘玉章校长给学生们讲授第一课的主题则是"女排精神".这引发了正在研究女排精神的笔者的兴趣,为此,笔者近日造访亭林小学.    为什么我们都爱女排    熟悉新中国体育历史的读者都明白,发端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女排精神是老一代中国女排"三连冠"之后,由国家层面提炼出的精神财富.当时,国家还不富裕.家庭普遍没有电视机看直播

    9月1日,上海中小学统一开学;开学第一课往往是校长主讲,也是历来学校德育的点睛之笔。这天,在上海东海边的百年老校金山亭林小学,有着32年教龄的刘玉章校长给学生们讲授第一课的主题则是"女排精神"。这引发了正在研究女排精神的笔者的兴趣,为此,笔者近日造访亭林小学。

    为什么我们都爱女排

    熟悉新中国体育历史的读者都明白,发端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女排精神是老一代中国女排"三连冠"之后,由国家层面提炼出的精神财富。当时,国家还不富裕、家庭普遍没有电视机看直播、老百姓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我们知晓郎平扣球"铁榔头"、周晓兰拦网"天安门城墙"等美称的1981年,笔者在长宁区读初中,刘玉章在浦东的上海第六师范开始了从教的专业准备期。我是在街道办事处礼堂、刘玉章是在师范礼堂的黑白小电视机前,目睹女排首次夺取世界冠军直播的。我是和邻居们放完了储存的鞭炮;刘玉章是和同学敲着脸盘彻夜狂欢。

    少年时代的欢乐记忆,给了同为六零后的我和刘玉章很多共同语言。刘玉章告知我:"自己在女排首次夺冠后也迷上了体育,求学时候还当过师范乒乓球队的陪练。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一直喜欢带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和体操等。

有时是为了学校体育课程,更多时候纯粹是出于兴趣。"我们谈到女排精神这笔国民财富的新内涵——弹指一挥间,郎平再出征!支撑奥运军团的国家经济实力早起排名世界第二,用不着再穿打着补丁的运动服了。

但拼搏永在!梦想永在!就社会发展而言,总是要用高尚情操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刺激,来动员各行各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高地。抚育了几代人心灵的女排精神,作为中国体育交响乐中的主旋律,在如今的中国梦时代仍然可以成为青少年们心中的图腾。

    现在看来,除了印度是个不在乎金牌的特例外,参赛各国无不注重鼓励奥运选手的拼搏姿态、以金牌为国家荣誉、以奥运冠军为青少年偶像。体育,对于价值观的激励,在全世界是有共同语言的。

而关于女排精神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刘玉章校长认为——"既是激发民族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也是可以坚持不懈的学生个人品质、班级集体主义的教育参照系,而且能够很自然地增强师生交流纽带。同时,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孩子、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个公认的必要条件。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运动员,但最好在小学时期就能养成一个运动爱好"。

    这次中国女排在里约夺冠之后,刘玉章校长和同样激动万分的朱晓茵书记有了充分沟通——即从德育角度看女排精神,"吃苦耐劳、完强拼搏、不畏强手、团队协作"等品质,基本上和学习科学文化、攀登知识高峰的学校意志力培养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相贯通的。

而从运动项目的偏好上,朱晓茵比刘玉章更喜欢排球。数学老师出身的朱晓茵也是六零后,不仅个人求学和从教过程中得以女排精神的滋养,而且全家都热爱排球文化;她的儿子曾经是金山中学的学校男排主力,获得过上海市青少年阳光体育大赛的高中组冠军,如今刚刚成为大学新生。

110年过去了,如今的亭林小学仍然是当地体教结合的先进典范。在我看来她的场地空间相对辽阔,周边也没有壁垒式的小区居民高楼,和中心城区小学螺丝壳里做道场的体育世界,完全能够形成一种天然的优势和运动的欲望。

在学校里,体育教研组则是最年轻、极具朝气的团队。"目前,学校常规体育教师有8位(5男3女)、平均年龄35岁;承担着孩子们课程达标、身体健康、心态阳光的体教任务,体育教师自身也接受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学校常规的运动项目是跳绳和踢毽子;专业类训练则另行聘请高水平的专职教练。"刘玉章这样向我介绍。

    "跳绳和踢毽子?而不是田径、三大球?"我有些不解。"这是以学生为本开设的体育自选课程。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民族体育的兴趣,开设了跳绳、踢毽子、丢沙包等多项体育拓展课程,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让学生直接参加课程的选择,同时,每次活动都做好《亭林小学拓展活动成长卡》的记录。

结果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因为这些没有场地限制的运动还很容易延伸到课外。"刘玉章如此解释。

我正好得以观摩一堂体育跳绳课,果然同学们不分性别、身高,个个兴奋、精神饱满、全心投入。指导老师也告诉我——跳绳和踢毽子,完全可以锻炼学生个人的弹跳、韧带和灵敏度,分队比赛则有助集体感。

而陪同调研的亭林镇党委委员朱瑛则告诉我:"刘玉章担任校长的这些年来,此类运动的开展在增强了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有效地通过小手拉大手传承了民族体育项目。"这到也是,去年我就遇到徐汇区的几位校长,据说能够踢毽子的体育老师和女教师几乎没有;难道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到重视吗?

    除了人性化的课程选择,刘玉章还特别强调以体育节为平台融合传统体育项目。亭林小学每年九月下旬的学校体育节至今年,刚好已有十个年头,每届体育节都融传统体育项目于活动中。

竞赛项目丰富多样:如我是达标好少年、广播操比赛、传统跳踢项目等竞技项目;做到了竞技性、参与性、表演性有机融合。而为让跳踢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最大化的传承,学校平时就利用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开展丢沙包、滚铁环等班级特色训练活动。

学校更是把跳绳和踢毽子定为每天的必练项目,伴随着节奏性的音乐声,学校操场上、跑道上一片沸腾的场景,一毽一绳中挥洒着孩子们灵活的身影。如今,亭林小学已经被誉为金山"跳踢的摇篮"。

    因地制宜的曲棍球队

    在交流中,我和刘玉章有个共同的见解——还是应该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中间,为竞技体育队伍培育一些好苗子;原先单纯的体校模式淘汰率太高,而淘汰下来的小选手往往又耽误了学业。因此,他和学校近些年也在积极探索"出人才、出成果"的新路子,力图构成合理的梯队、为上海竞技体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着奥运赛事在群众中的逐渐升温,一些冷门项目被中国体育决策层选为突破口。曲棍球就是比较有代表意义的选项,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子曲棍球队也取得过突破。那届奥运会上中国队表现非常出色,在小组中拥有荷兰、澳大利亚、韩国、南非这些强队的情况下,取得3胜1平1负的战绩,最终以小组第二成功挺进半决赛。

半决赛面对老冤家德国,中国队3-2逆转击败德国成功挺进决赛,最后以银牌创造了奥运最佳战绩。从那时起,亭林小学开始拥抱曲棍球。

    在体教结合机制的管理运行下,亭林小学于2009年组建了首支女子曲棍球队。谈起创业的艰辛,刘玉章回顾说——"曲棍球虽为奥运项目,但在国内却不是普及性运动项目,2009年训练刚刚起步,这对于从末接触过曲棍球的体育老师来说,的确是一项艰巨而又高难度的挑战。

如运动技术不熟练、训练方法不正确等,使训练工作困难重重。为此,在金山区体育局领导的安排下,我校聘请了专职的曲棍球教练来校指导;在寒暑假,组织全体队员到闵行训练基地进行集训"。

    与此同时,学校也借此机会培养自己的教练员。至于球队,则"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每一次的假期训练得到了运动员家长的大力支持。刘玉章承认:要进行较为艰苦的运动训练,取得家长们的支持是关键。他具体解释道:"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非常疼爱孩子。家长们存在顾虑,一怕参加训练后影响学习成绩,二是心疼孩子,怕累坏了,练坏了。碰到这种情况,就得多方共同努力解决。

    体育从精神迈向文化

    目前,亭林小学有1300多位学子,其中40%是各地农民工的孩子。如何让孩子们自然地融为一体,是个突出难题、也是个必须解答的德育课题,这不是简单地称呼其为"新亭林人"就万事大吉了。破解难题的抓手就是体育,而且在不断的探索中,已经从励志、拼搏等精神层面迈向了包容、多彩的校园文化境界。

    和我以往在其他学校的调研认知有相似的一点——农民工孩子基本上都喜欢体育,在运动场上的自信往往高于课堂。刘玉章多年的体会也是如此,不过他更多地思考如何把"单纯运动场上的自信"转化为"学习上的自信、动力和互相帮助"。

多年以来,他对学生们的目标要求不问出身、原则上是高度一致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学习一整天、幸福生活一辈子;斗大的字镶嵌在大楼半空。

    从孩子的全面发展角度,体育理应有自己的权重。刘玉章和体育教研组等老师一起设计出"我能行、争五星,做可爱亭小人"的指标体系,这样就有助于激发"新亭林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而学生的活力,主要就是通过体育、通过积极运动来勇敢实现。在这套指标体系,"学习"是其中的一个基本项,确实从育分变成了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