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里的北平,与当下的北京有哪些强烈反差?
7月13日,姜文新片《邪不压正》上映,电影将民国年间的北平呈现出来,引发大众对那个年代的感怀。
电影改编自张北海小说《侠隐》。张北海花了六年,参考了数百本有关老北京的中英文著作、地图、小报画报、掌故方志,对三十年代的北平描写极尽确凿、细致,还原了一个“有钱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
《侠隐》里民国年间的北平,胡同深处,四合院里,在各方势力酝酿的“山雨欲来”之下,老百姓的日子仍然优哉游哉地过着,从中秋到冬至,从春节到元宵,再到清明,到端午……直到卢沟桥那一声枪响,北平“黄金十年”才宣告结束。
如今的北京城是什么样?高得离谱的房价,从长安街到五环拥堵不绝的道路,9月到4月无休无止的雾霾天气,国贸、中关村凌晨加班的灯火通明……房价高企,人潮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恶劣,节奏忙碌,这大概是当下生活在北京的很大一部分人,每天充满焦虑感的生活写照。
1937年的北平,与当下常驻人口超过2170万人的首都北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北平好像永远是这个样儿,永远像是个上了点年纪的人,优哉游哉地过日子。
“你可以慢慢地走,从干面胡同出来,沿着哈德门大街就到了东四南大街,过六条,拐上北新桥西大街,到鼓楼,上地安门大街,拐个弯到皇城根。街上、小胡同里,处处弥漫着食物的芬芳,各有各的香气,并不相互混杂:巴掌大的猪油葱饼、爆羊肉、炒肝儿、灌肠、烧麦、包子、打卤面……随便走入一家馆子,坐下,先来一壶香片,润润喉咙,同时等着店家把可口的食物送到你面前。不进馆子,摊上的脆枣儿、驴打滚儿、豌豆黄儿,也是满足胃口的好玩意儿。
“回到家,家是个四合院,门一关就是个小天地,外面的尘杂喧嚣别想进来。坐在内院的藤椅上,你可以安安静静地想很多事情。”
这是在张北海的“还原”之下,三十年代北平的慢节奏、优哉游哉的市井生活。那个时候,“夜深人静,全北平都睡了”。
而2018年的北京,再也没有“全北京都睡了”的时候,许多地方24小时灯火通明。当下的北京,生活节奏有多快?
根据2011年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和首都经贸大学联合发布首个《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在被调查的全国30个大城市排行中,北京受“生活节奏最快”、“环境压力大”、“物价指数高”等因素所累,生活质量仅排到第八位。
一个“北漂”这么描述她的北京生活:
“掐指一算,来北京快两个月了。当初带着行李就这么跳进了北漂的洪流中,然后就迎来了沉甸甸的生活。在这期间,换了两份工作,从朝阳搬到昌平,历经奔波之苦。刚来的时候,压力很大,额上的痘直冒出来。每天要穿过大半个北京去面试,画拙劣的妆,挤臃肿不堪的地铁,把皱巴巴的简历递到面试官手里。正式工作以后,还要在双休日里去做兼职,拿一份微薄的薪水。
“以前听传言,北京的生活节奏快得惊人,工资跑不过物价水平。等到真正来了之后,发现的确如此。一想到未来,无形之中就增添压力。”
在北京,许多上班族的日常是这样的:早上在闹钟的“滴滴”声中匆忙起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到公交站,以最简短的时间解决“快餐式”的午饭,在繁忙中度过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回到家或许还要在灯光下继续查阅文件或者起草策划书。
他们做每一件事都讲究效率:说话语速快、思维也要转得快。
在2018年的大都市北京,许多人努力习惯着这种快节奏的“赶场”生活,赶公交,赶地铁,赶开会,赶饭局,绷紧神经,辛苦疲惫。
活着,薪水、物价和房价是必须面对的主要议题。
张北海笔下三十年代的北平,市井小民的薪水不高。
小职员,北京市警察局二科管缮写的小警察,和餐厅女招待一样,每月挣二十多元(法币);
白领,主角“海归”李天然,任《燕京画报》英文编辑,每月五十元。
金领,如大学教员,最年轻的助教工资约90元。至于教授,月薪达到300元左右,非常的土豪。
与之对应的是相对低廉的物价:烤红薯一个售价几分钱;小饭馆六个菜的家庭套餐,一元;去知名的“顺天府”吃烤肉,两个人吃掉三斤羊肉、一斤半白干儿,也才两元。
租房不算贵。1930年,北京最好的地段东交民巷、西交民巷、正阳门大街和王府井大街,平房每间月租15块大洋(相当于后来的15元法币)。其次是宣武门内大街、崇文门内大街、北新桥大街、东安门大街、菜市口大街、东柳树井大街、户部街南夹道,平房每间月租7块大洋。
小说中那位小警察,一个月挣20多元,如果租房,需要支出1/3,属于正常水平。但对白领李天然而言,就只需要支出工资的1/7。像大学助教这样的金领,更不消说,没压力。
无论白领还是金领,买房都不难。
1936年,北平苏州胡同25号西式小院登报出售,有房屋12间,售价2500元。李天然月收入50元,4年多即可买下这套豪宅。
根据研究民国物价专栏作家李开周的说法,当时,王府井附近两进两跨的新建四合院,带装修只卖150块大洋。李天然三个月就能买下来。
如今,北京苏州胡同附近二手房均价早已超过10万元。一对白领夫妻税后年收入按30万元算,全款买下一套90平米的房子,需要30年。
大部分人收入还没到这个水平。根据北京积分落户咨询中心2017年的一项统计,随机找到100个在北京生活的人,在56个有工作的人中,月收入在3000-6000元有17人,占比30%;6000-10000元有16人,占比28.6%。
也就是说,将近六成的工作人士,月收入少于1万元。
按税前1万元计算,税后约8500元。在五环外租套一室一厅,2500元左右;水电煤气、宽带、有线电视、物业费约500元,手机话费、交通费300元,生活用品、置装费用500元,吃饭2000元,娱乐交际500元,还剩2200元,一年存3万元也困难。
对照今年6月北京房价63856元的水平,买房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根据瑞银集团公布的2018年版报告,算上房租,北京是中国内地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那些在朋友圈刷屏的文章,《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北京的无奈: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字一句都传递出普通人的无力感,映照着这座古都的步履蹒跚。
在张北海笔下,三十年代的北平活跃着各种身份和势力。外国医生马凯、实业家蓝青峰、交际花唐凤仪等人的上流生活固然流光溢彩,但拉车的苦力、管家、伺候人的刘妈、路边卖红薯的老人、裁缝关巧红等底层人士,也是这座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流社会需要他们的洋车、针线,城市宽容地给了他们安身立命的空间。
而现在的北京,“强制执行每人5平米规定,出租房内不得使用上下铺”等规定,让一些低收入人群租不起房子,产生被驱逐感。
《侠隐》的主角李天然,有一天夜晚慢慢溜达在东四大街,“就几根路灯暗暗亮着。两旁大树,叶子密密的,遮住了后头一排排房子,只留下中间一条看不到尽头的大路。全北平都睡了。也不知道从哪条胡同里,悠悠远远地,婉转凄凉地,传出来长长一声‘夜壶……’”,他突然无法解释地迷上了这宁静的古都……
在张北海的书里,北平拥有一溜溜灰房儿,街边儿的大槐树,洒得满地的落蕊,大院墙头儿上爬出来的蓝蓝白白的喇叭花儿,一阵阵的蝉鸣,胡同口儿上等客人的那些洋车,板凳儿上抽着烟袋锅儿晒太阳的老头儿,路边的果子摊儿、流着鼻涕的小伙计……一个个胡同里藏匿了老北平的喜怒哀乐。
从李天然的院子里抬头张望,“天空显得特别远,颜色颜色深蓝,飘着朵朵白云。太阳穿过那几棵枣树斜射进来。他深深呼吸了几口清凉干净的空气。”
当时的北平,还只是一座小城,步行个把时辰便可以穿城而过,海淀也只是一条城外的门市大街。“一出城门,一过护城河,一过铁道,就已经是乡下了。”
那现在的北京呢?
在《侠隐》的豆瓣书评里,一个“北漂”感叹:“我一直都想不明白,北京这个破地儿,春天有沙尘暴,夏天热得要死,冬天又冷又干,唯一还不错的秋天到目前为止每年只剩下两个星期,还要眼瞅着空气污染的间歇,我早就说过,在那个地方住一辈子,要少活二十年,这么个破地儿,我怀念个啥?”
如今的北京,充斥着钢筋混凝土,高楼林立,城市面积超过1.6万平方公里。北京城区在建线路中里程数最长的轨道交通17号线,纵贯南北,全长49.7公里。
许多在北京生活的人,每天不得不在高峰期挤1个多小时地铁、跨越半座北京城上班。在北京做文案策划的小梦说,她住在通州北关,在上地上班,中间隔了24站,是末班地铁的常客,“回去往床上一躺,立马就能睡着。”
而“二月吃雾霾,三月吃风沙,四月吃柳絮”的调侃也凸显出北京的环境问题,甚至有人为此出了“保命指南”。
雾霾成为了北京城亟待治理的一大问题。今年3月1日至27日,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13天,雾霾天气14天,雾霾天占比51.9%,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3%。五年来,北京雾霾最严重的时候,“优良天气”甚至不足全年的一半。
今年7月,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正式立项研究“雾霾对人体的伤害”。
—————————————————————————————————
那个“有钱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如今只剩前半句。
当下的北京城里,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新的故事。不断有年轻人揣着梦想来到,也不断有人因为梦想破碎而逃离。
无论如何,那个北平,是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