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骁苗苗新剧,题材有黑马相,就是定位把握不好,沦为偶像剧
内地的职业剧总是被观众吐槽为,“打着职业剧名号的偶像剧”。
因为内地职业剧关于职场的描述本就不多,爱情的篇幅还占了一大半,颠倒二者的主次关系,以至于不够专业真实,被观众所诟病。
但我们仍愿意对国产剧报以期待,希望看到它的进步和改变,尤其在台湾推出了《我们与恶的距离》之后。
此前台剧在大部分观众眼中就是长篇家庭伦理剧,和小言偶像剧的代名词,此剧一出观众惊喜地发现台剧已经华丽蜕变,进入新纪元。
暂且不提这部剧背后的社会意义和话题深度,单说剧中所表现的职场,也被观众广为称赞。
作为国内的三大影视产出地,香港的职业剧不用说了,那可是TVB的拿手好戏。
台湾也紧随其后,不仅表现了真实专业的职场,还赋予了背后复杂深刻的话题。
于是大家都在期待着内地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期待着它能交出一份令观众刮目相看的答卷。
这部4月17日上线的,聚焦国内心理精神科,看题材具有黑马之相的电视剧引起了关注,这部新剧就是:
这个名字让人不免联想到热门韩剧《杀了我治愈我》,但其实本剧是完全原创的故事。
主演窦骁是精神科大夫颜书仁和苗苗饰演的心理医生齐齐联手,为被心理问题精神疾病困扰的患者排忧解难。
剧中每个案例都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噱头,但看过之后发现,这些案例真实的让人心疼。
比如颜书仁接收的一个具有网瘾和暴力倾向的青少年杨飞,但他并非具有精神疾病而是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压力。
杨飞的爸爸却认为杨飞并不是有心理层面的问题,纯粹就是脾气不好,并且信奉“不打不骂不成材”的传统教育理念。
杨飞从小被要求上各种兴趣班,不被允许拥有自己的兴趣,打游戏成为了杨飞唯一的宣泄出口。
但在杨飞爸爸看来,打游戏就是网瘾就是堕落的象征,于是把杨飞扭送到网瘾治疗所。
网瘾治疗所对于国内的网友来说不陌生,现实中某位杨教授开设的治疗所,以电击治疗闻名,给患者留下了终生的阴影。
此举换来的只是父子之间矛盾的激化,杨飞被逼上绝路以跳楼相逼,但他的爸爸只是冷笑:
“你跳下去才叫英雄呢”
这一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多少现实案例,在很多家长看来小孩子吃些苦是应该的,认为孩子的反抗和痛苦都是“太娇气”、“不坚强”,把一切过错推到孩子身上,却从来不肯反省自己。
杨飞的“死亡”威胁在父亲看来只是逞口舌之快,因为他笃定孩子娇气怕疼不敢死、不够坚强不敢反抗。
在一次次的言语羞辱,一次次的尊严打击中,杨飞慢慢封闭了自己内心,不再愿意和父亲交流,但父亲却不以为意,仍然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
在剧中有心理医生为父子俩调剂缓和,但在现实中,大多数家长直到看到悲剧发生,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联系到“17岁少年跳桥身亡”的新闻,毫不迟疑的动作背后,隐藏着多少次挣扎和反抗,我们不得而知。
但我们可以预防。
快节奏高效高压的都市生活里,学生们承受的压力并不比成年人少,他们不仅要起早贪黑读书,还要面临高考这场残酷的竞争。
更何况如今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拥有一技之长,兴趣班又占据了所有的课余生活。
这些家长打着爱的旗号,借着“为你好”的名义,逼迫孩子完成自己心中的指标,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木偶,却不给予尊重和自由。
因此有时候学生承受的压力并不比成年人少,而成年人拥有自己的话语权,青少年却因为无法独立所以无法反抗,只能用自杀这种伤害自己的方式来报复父母。
在很多人看来,通过伤害自己来报复父母的行为是幼稚的,因为这些孩子根本不了解生命的价值。
在个人看来,也许他们是还来不及学习生命的珍贵,就已经走投无路,也或许他们心里清楚明白生命的价值,却还是想用这样悲壮的方式予以报复。
因为知道此举会给父母带来最沉痛的打击和伤害,才故意采用了最痛快直接的方式来报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让父母后悔终生。
后果我们也从“跳桥自杀”的新闻中看到了,母亲痛苦地捶地,绝望地大喊,看得人心碎惋惜。
此类现象可以避免吗?可以。
只要父母学会与孩子沟通,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学会把孩子当成一个人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来看待,那么很多家庭悲剧其实可以不用发生。
但很多人其实一辈子都不懂这个道理,即使孩子长大成人,仍然采取打压式教育。
比如剧中提到的创业失败患上躁郁症的王大帅,也是因为母亲自幼的打压式教育,承受了太大的压力。
创业是她唯一可以向母亲证明自己的道路,可是当她成功时母亲没有给予一句赞扬,失败时却受到了母亲的冷嘲热讽。
因此王大帅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无法接受自己,无法接受母亲看自己的眼神。
而她的母亲将这一切归咎于王大帅自己“作”,对她发病时的行为无法理解,甚至离开病房不愿照顾女儿。
剧里呈现出的这些病态家庭,其实是许多家庭的缩影,但大多数家长就如剧中的家长一样,不愿也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这就导致孩子在家庭中无法拥有一个正常人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委屈得不到安慰,受伤得不到道歉。
这些日积月累的伤害和痛苦,会形成永久的创伤,伴随其一生,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心理问题甚至是精神疾病。
《都挺好》讲述了重男轻女对一个女性、一家人的伤害,引起了许多有着相似经历观众的共鸣,而这部剧野心更大,揭露了各种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家庭教育、家暴、整容等等,从个人与父母、与家庭乃至社会的关系,探讨如何预防避免悲剧发生,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更让人惊喜的是,本剧不止步于个人心理健康,还大胆揭露了社会心理的问题。
比如被破坏的共享单车、从众心理导致的整容风气等等。
然而看似格局很大很敢拍,勇于揭露社会问题和传统教育的错误,但其实本剧中对于这些问题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试探,并未进行深入探索。
本剧一共42集,讲述了10个心理案例,但是一连看了五集之后,发现本剧只是不断抛出问题,并没有进行解决,不符合优质职业剧的标准。
比如杨飞和父亲的矛盾,并未成功劝说杨飞爸爸一起加入家庭治疗,并且还让杨飞出院继续参加钢琴考级。
杨飞就要继续生活在父亲的压迫之下,而他的父亲也没有做出任何改变,父子俩的关系一如既往的剑拔弩张,这对于患者来说并不是好事。
但是本剧放弃继续深入这个案例,短短四集引入了四个病人,过于贪心。
一个问题尚未解决就迫不及待引入新的话题噱头,这是第一个缺点:
第二个缺点,剧中也并未展示出主角们作为心理医生的优势,没有说出发人深省的意见,相反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念一念专业名词,和反问患者为什么,显得不够专业走心。
第三,依旧是感情线作为主导,案件成为了次要的点缀,把握不好职业剧的定位,沦为了普通的偶像剧。
所以内地的职业剧想要进步想要让观众改观,不仅要缕清主次线,还要进行更专业的准备。
虽然本剧的案例具有真实感吸引了部分观众,但是不够专业的诊断让观众味如嚼蜡,甚至主角的点评还不如患者的自述来得发人深省。
总体而言,这次对于心理医疗题材的尝试,又以失败告终了,我们离看到内地职业剧的那一天,还有点远。
本文主笔|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