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对话高昌壁画守护人 讲述“我在吐鲁番修文物”

2019-03-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在故宫修文物>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以来,掀起了一股"文物修复热".你知道吗,新疆吐鲁番有一位高昌壁画的守护人徐东良,他三十年来跑遍大大小小的石窟,临摹了七八百平方米壁画.7月28日晚22:00,江苏卫视大型原创文化情感特色节目<阅读·阅美>第二季节目中,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刚倾情推荐美文<光阴的故事>,就讲述了这位壁画守护人的经历. 作为"收藏界最好的主持人,主持人里最好的收藏家",王刚鉴宝无数.不过,他对壁

《我在故宫修文物》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以来,掀起了一股“文物修复热”。你知道吗,新疆吐鲁番有一位高昌壁画的守护人徐东良,他三十年来跑遍大大小小的石窟,临摹了七八百平方米壁画。7月28日晚22:00,江苏卫视大型原创文化情感特色节目《阅读·阅美》第二季节目中,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刚倾情推荐美文《光阴的故事》,就讲述了这位壁画守护人的经历。

作为“收藏界最好的主持人,主持人里最好的收藏家”,王刚鉴宝无数。不过,他对壁画以及背后的修复故事,仍充满了好奇与敬畏。在《阅读·阅美》的舞台上,王刚既是推荐人、倾听者,又代表观众与徐东良对话,俨然把节目变成了《我在吐鲁番修文物》。

吐鲁番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片7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四千多年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大量遗址及文物保存下来,其中就包括洞窟壁画。历经岁月洗礼,这些绚烂多彩的人类文化瑰宝已满目沧桑、濒临消亡,为挽救珍贵壁画,徐东良三十年来跑遍吐鲁番的石窟,临摹了七八百平方米壁画。首次加盟《阅读·阅美》担任推荐人,王刚带来了美文《光阴的故事》,讲述了徐东良守护高昌壁画的不凡经历。

众所周知,王刚除了演员、主持人等身份之外,还是文物收藏家、古玩行家,高昌壁画守护人的美文由他来推荐,再适合不过了。聊起壁画,王刚讲述了20多年前第一次参观大英博物馆时的一段不太愉快的经历,当时在一间展厅里,整面墙都是敦煌壁画,他不由自主拿出了相机,却被工作人员制止,“我说对不起,我是中国人,你也知道这些壁画来自哪里,我知道我们现在带不回去,只是想拍几张照片,回去让我的同胞们看一看,可以吧?他就说,好吧。”

后来王刚听说了徐东良的故事,得知他几十年如一日在艰苦条件下,复原壁画最璀璨的模样,非常感动,因此很想把这篇美文与大家分享,“三十年的时间,他一复一日,执着于这些壁画的修复、临摹,三十年时间模糊了他的眼神,揉弯了他的脊梁,而那些壁画却在他的笔下重现了昔日的芳华,惊艳了人间。”

《我在故宫修文物》

“徐东良走进洞窟,仿佛进入通往一千年前的时光隧道。在这里,宏大与残破并存。他爬上高高的架子,斑驳的图案触动心弦。深浅不一的泥灰痕迹留下世纪谜题,观察越久,缺失的部分就越清晰。桫椤树的姿态、跳动的火苗、王子的表情……像拼图一般凑拢,灵感涌现,徐东良勾勒出飘逸的线条。直到笔尖结冰,他才停下来。”《光阴的故事》是一篇笔触极细腻的美文,王刚的声音有一种魔力,能瞬间将观众带入情境当中,就好像和徐东良一起走进了洞窟,凝视着壁画,与千年的时光对话。

寥寥数笔,不能满足大家对徐东良修复壁画的好奇,王刚也是如此,他既是推荐人,也是聆听者,更带着观众视角去发问。“壁画有多地方脱落了,有些地方时人为损坏,修复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为壁画上色时是复原当时的颜色,还是修旧如旧?”一个接一个问题,让王刚和徐东良在《阅读·阅美》舞台上展开了深入对话。

谈到为壁画上色的细节,徐东良用了一个词“复原”。以摩尼教神秘“生死树”壁画为例,当时看到的死亡树上没有树叶,只有白色痕迹,徐东良仔细查看发现了一点点石绿色,突然明白,古人画这棵树时用的是绿松石磨的石绿色,经过千百年风化后,所有的绿都整体脱落了,“我既然找到了依据,就会把它画成绿的,复原最鼎盛时期的场景,再一层一层做旧,做到今天所看到的样子。”其实,这是徐东良留下的伏笔,“假如有一天吐鲁番壁画在地震或者自然灾害中没有了,人们看到我的临摹作品是当时的情景,如果用清水一洗复原就出来了,既保留了现在残破的肌理,又有复原的整体图像暗藏在里面。”如此匠心巧思,令人既震撼又感动,而徐东良向王刚讲述修复壁画的种种细节,俨然把现场了变成了《我在吐鲁番修文物》。

以对中国传统技艺的热爱,执着地守护着高昌壁画,徐东良把一生最好的年华都给了石窟。从美文里读到徐东良,再到舞台上对话徐东良,“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令王刚感叹道,“一个人用一生投入一件事,对其他人、对社会善莫大焉、功莫大焉,对自己也是福莫大焉的一件事,我更多是钦佩和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