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乳头瘤病毒是怎么回事? 全面解读其发病历史

2018-09-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人体乳头瘤病毒易感染人类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HPV感染表皮引起的增生性病变称为"疣",感染粘膜鳞状上皮引起的增生性病变称为"乳头瘤".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有高度的特异性,长期以来,已知HPV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如生长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肤和粘膜上的人类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粘膜上的乳头状瘤.自从1976年zurHansen提出HPV可能是性传播致癌因素以来,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热门

人体乳头瘤病毒易感染人类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HPV感染表皮引起的增生性病变称为“疣”,感染粘膜鳞状上皮引起的增生性病变称为“乳头瘤”。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有高度的特异性,长期以来,已知HPV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如生长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肤和粘膜上的人类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粘膜上的乳头状瘤。自从1976年zurHansen提出HPV可能是性传播致癌因素以来,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热门课题。公元610年(隋代),我国著名医家巢元方撰写的《诸病源候论 瘿瘤等病诸候 疣目候》中记载:“疣目者,人手足边或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对疣目(寻常疣)的好发部位和皮损形态进行了描述。

1907年发现乳头瘤病毒是皮肤疣的病原。

1933年Shope在绵尾兔体内首次发现乳头瘤病毒,随后相继在人和各种动物中发现了乳头瘤病毒。

病原特征

HPV为乳多空病毒科A属成员,是一类感染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的小DNA病毒。

直径52-55nm,无被膜,正20面体结构,表面有72个壳体。病毒基因组是双链环状DNA分子。

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人类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黏膜鳞状上皮细胞的是其天然宿主。

具有特殊嗜上皮性,仅在一定分化程度的上皮细胞内增殖。

不经血流扩散,不产生病毒血症,也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

根据HPV的同源性,已发现120多种型别。

防治原则

尚无特异预防方法,可根据HPV传染方式,切断传播途径,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小的皮肤疣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一般无需处理。尖性湿疣病损范围大,可施行手术,但常规外科切除有较高复发率。一些物理疗法如电烙术、激光治疗、液氮冷冻疗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用干扰素治生殖器HPV感染,结合上述一些辅助疗法,认为有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