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西美国白宫上演脱口秀 用幽默的态度看待人生

2018-12-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用幽默寻找自我>央视一套<看见>11月27日播出 画外音: 外1:他是喜剧界的姚明 外2:他非常可爱 外3:他太有趣了 演播室: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白宫说相声,当着美国总统的面开他的玩笑,两千四百位政界和新闻界的人士起立为他鼓掌.这个人出生在中国吉林白山高河口公社,二十多岁才到美国去读博士,英文带着浓重口音,仔细听还有东北腔,他叫黄西. 解说:他叫黄西,出生在中国吉林的农村,二十四岁才去美国读书,是个标准的戴眼镜理科男,生物化学博士.2010年,他被邀请到白宫的新闻记者年会上演讲,这

《用幽默寻找自我》央视一套《看见》11月27日播出

画外音:

外1:他是喜剧界的姚明

外2:他非常可爱

外3:他太有趣了

演播室: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白宫说相声,当着美国总统的面开他的玩笑,两千四百位政界和新闻界的人士起立为他鼓掌。这个人出生在中国吉林白山高河口公社,二十多岁才到美国去读博士,英文带着浓重口音,仔细听还有东北腔,他叫黄西。

解说:他叫黄西,出生在中国吉林的农村,二十四岁才去美国读书,是个标准的戴眼镜理科男,生物化学博士。2010年,他被邀请到白宫的新闻记者年会上演讲,这是一个官方仪式感很强的场合,在表演之前,要阅兵、奏国歌、升国旗,两千四百位政界人物与记者在场,这也是亚洲人,第一次在这个舞台上表演脱口秀。

记者:底下坐的是记者,世界上最难搞的一批人。

黄西:是的。对我来讲,那次也是压力最大的一次表演,我知道这些观众不是很容易买账,如果我讲不好的话,所有的记者都会到处乱讲。

解说:紧接着,他又把临时缺席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作为材料。他还说,他希望自己儿子将来能竞选美国总统,从小要说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

记者:这句话,只有从一个中国移民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它才显得那么好玩。

黄西:是是,对!因为也是算是切到美国人的痛处了,我书上也写了,美国人不知道中国经济在崛起,他到了2009年、2010年以后,他才知道,我们欠中国人这么多钱。

所以你拿这个东西开玩笑的话,他们一方面可能疼一点,但是也就笑得可能更厉害一点。我觉得,当时还是有一种快感。

解说:美国新闻界着名的苛刻和挑剔,在黄西刚上场时,他们不认识这个亚洲人,对他毫无反应。但十五分钟结束后,全体政界与新闻界的人士为他起立鼓掌。

记者:那时候什么感觉?

黄西:当时那个演出的地方,地势比较高,你出来以后你可以俯视整个城市,出来以后感觉特别好。正好是晚上华盛顿的夜景,然后演出也特别成功好像我就到了,世界之巅的那种感觉。

解说:这是黄西二十岁左右时的照片,再普通不过,用他同学的话说,扔在人堆里绝对找不着。

记者:我看到你高中时候的那张照片,戴眼镜,简直就像我的同桌。

黄西:是吗?

记者:太亲切了。

黄西:你小时候是在白山第二中学吗?

记者:我这个同桌后来也去了哈佛大学,他读的是化学,但是他就一直在做这份工作,在实验室里面。如果你没有离开的话,也许你就会像他这样生活。

黄西:对,我认识很多这种人,我觉得在科研领域里面,不缺我这么一个中国人。但是在搞相声领域里面,还没有像我这样的中国人在搞。

解说:黄西的父母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儿子怎么会突然干上这个行当的。黄西高考的时候数学全市第一,读完吉林大学之后,又以有机化学满分一百分的成绩考入了中科院,之后他去美国,获得莱斯大学生化博士的学位。在黄西的视频被疯狂传播之前,他父母一直不相信,儿子做英文脱口秀,因为他们家三代之前,才移民到中国,汉语刚刚说利落。

记者:你们从那儿移来的?

黄父:从韩国,我们是第三代。

记者:等于才适应了普通话

黄父:才适应的,也就是这个程度了。

黄母:多难,四十多年,说汉语是这个程度。

黄父:他第一代移民,美国的文化,美国的语言,对他来讲,他的弱项。拿自己的弱项挑战别人的强项,这个举动我认为,第一个危险,你就纯属于是以卵击石,纯属于找死,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

黄母:就是。

解说:黄西出生在吉林白山市的河口公社,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美国之前,他从来没坐过飞机,没吃过三明治,没和外国人打过交道。

他背过八遍英汉词典,里面的单词百分之八十五能背出来,但到了国外,他一句话也听不懂。

解说:这个玩笑中得辛酸,是第一代移民普遍的真切体会,有一段时间,黄西睡不着觉,坐在研究生公寓的院子里,在夜晚说不出话来,觉得失去了自己。

黄西:特别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

记者:怕什么?

黄西:就是特紧张,觉得怕自己说错了。我自己有个想法,不敢表达出来,我就把我的想法告诉我边上的一个美国同学,而我美国同学讲出来以后,那老师说你这个想法很好

记者:这个好悲催。

黄西:对,就是到那种地步。

记者:你书里面有句话挺触动我的,你说你那时候,总想指着什么东西说,这就是我。

黄西:对,是。我当时那种感觉就非常栩栩如生了,就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自我形象。

记者:你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

黄西:对,非常强的那种感觉。

解说:拿自己的困境来偶尔幽默一下,是他唯一的乐趣。在攻读博士的时候,黄西要给青蛙注射DNA实验,一天要注射四百只青蛙卵。在枯燥中,他自娱自乐,给校报写了一篇文章,自嘲一个理科生如何恐惧,与女生交往的故事。语言虽有夸张,心态上的别扭却很真切。

解说:校报的发表,给他一个鼓励,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在异国,发出声音。2001年黄西偶然跟朋友一起看了一场脱口秀,他没有完全听懂台上的笑话,却莫名地被打动,他第一次知道有这个行当存在,立刻发现自己对人比对科研感兴趣,黄西觉得自己大学时也演过小品,可以干这行,但是到那时为止,几乎还没有一个中国人干过这个行当,尤其是一个戴着一副厚眼镜片,穿着白大褂的中国理科生,他的老师也让他不要尝试上台说谁听说过中国学生可以是有趣的呢?

黄西: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认识,就是从中国到美国移民这些人,但到美国的移民,很多人都(在)餐馆打工或者是,做其他苦力的人,他们很少有时间去开玩笑,所以他们就有这种刻板印象就是中国人不喜欢交际,没有幽默感,就是这种概念。

记者:那你知道这将会成为你的某种障碍?

黄西:对。是有这个障碍的,有一个单口相声演员跟我讲,他说是,我看你上台以后特紧张,我就觉得有点像火车快出事了一样。

解说:2002年初,他第一次登台果然惨败,台下的美国人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他内心煎熬,经常失眠胃疼。三十一岁的黄西,利用业余时间去读了一个脱口秀培训班,他白天上班,晚上出去找俱乐部,让他免费登台讲相声,为了能够上台表演他需要在大雪天里,自己站在街上去拉观众。

黄西:我记得有一次在下雪天,还是在外边,问过路的人,说你想不想看单口相声?如果他们说我想看的话,我就说你能不能进去,跟俱乐部的老板说你是来看我的,然后就这么两个人同意的话,那天晚上我就可以上去表演了。

记者:那要负责招揽生意才可以。

黄西:对。

解说:他说,美国人有一句话,要像鸭子一样,表面上很平静,但是脚在水底下要拼命滑水。

黄西随身带着笔记本,每天在上面写下五到十个笑话。

记者:它一页上面可以写的东西多点,(这样的本子)怎么也有二三十个了,你这个本子的封面,会自己给自己写一句什么话?

黄西:对,我经常写点座右铭之类的。比如说,有一句话就是,成功就是从失败走向失败,并且始终保持热情,如果你做一件事情失败以后,有挫折感,但你还是很想去做的话,这有可能是你的事业。

解说:他从这间酒吧开始了他的表演生涯,比任何人都努力,才变得像今天那么优秀。2009年,美国深夜收视冠军《大卫莱特曼秀》的星探找到了他,《大卫莱特曼秀》是一个被称为美国相声界春晚的节目,在反复沟通、修改、试镜后。

2009年4月,黄西终于登上这个舞台。而之前,从没有亚洲人在这里出现过,演出结束之后,主持人大卫莱特曼,上台挽留他一起接受观众起立祝贺,黄西在书中形容自己的狂喜,因为演出非常成功。

黄西:我当时感觉,如果那天晚上被一辆汽车撞上,我即使死,也会带着笑容,我就觉得好像飘飘浮浮的那种感觉,我觉得美国,还挺神奇的国家。像我这种移民,能够比美国人讲的更好,当时的感觉是非常兴奋。

记者:就你开始找到那个我?

黄西:对,一点一点能找到那种自我的感觉。

解说:通俗地说,这次电视节目后,黄西火了,不仅让美国人惊讶于蕴藏在他身上中国式的幽默,更让黄西没有预料到的是,国内青年人和媒体对他脱口秀反应强烈。

记者:你想过你会在国内会这么火吗?

黄西:真没想过,我非常吃惊说实话。

记者:所以你可能还没有体会年轻人对你的热情,你现在可以体会了。

A:你好吗?

黄西:我很好。

B:很高兴见到你。

C:很高兴见到你。

解说:在舞台上,黄西不借助音响,没有动作,没有太多肢体语言,只有他浓重口音的英语,和意味深长的停顿。有人统计过,在莱特曼节目上,黄西的表演只有五分钟,一共只说了三十七句话,有二十次笑声,其中有十次是边鼓掌边笑。也就是说,他平均两句话就抖一个包袱,有人把这叫做魔力,但作为一个理科生,黄西说,这是科学。

他说,就像筛查与癌症相关的基因一样,他研究过怎么样才能让人发笑

记者:比如你一天在小本上记五个段子,到最后我们看到演讲的视频当中,比如说某一个段子的应用,从最初原点到最后的形成,能举个例子讲下过程。我以前是抽烟的,抽了好多年烟,然后想戒烟,戒烟比较难,后来我又发现美国有一个政策,他们把烟酒所纳的税投入在癌症研制里面。

我的笑话就是,我觉得戒烟特难,我是正在给自己,找一个给自己治疗的办法。如果我现在戒烟的话,我可能死得很快。有一个笑话就是这么来的,有一点观察、一点思考,然后再有点联想。

记者:所以其实你用逻辑,把它推到了一个荒诞化的(境地)。

黄西:是的,按照它们这种逻辑,再往前推一步那就是笑话。

解说:按照这个逻辑,他把自己遇到的障碍和尴尬,推演到了极致,把他们变成生活的趣味,来提醒偏见的存在,他的脱口秀没有禁忌,他经常会拿自己的经历,弱点和生活中的痛苦来开玩笑。

黄西:我是比较喜欢自嘲,而且我平时交往也是,如果一个人从来不拿自己开玩笑的话,我也不会和他成为朋友的。

记者:为什么?

黄西:人无完人,每个人自己都有缺点,在你看来自嘲是一种很强大的能力,也是一种能力,然后也是一种人品我自己觉得。

解说:黄西认为最好的幽默,是饱含着痛楚的欢乐,是受过伤的心灵发出的微笑,发出声音,就是寻找自我的开始。

记者:可能会有一种声音觉得是,亚洲人自己的声音很小,也确实有很多人觉得说,我不喜欢抛头露面?

黄西:作为一个群体来讲肯定要有一些人,为这个群体发言,我希望能够一点一点改变对中国人看法。

记者:可能有的人不了解你,会不会说黄西是为了成名,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你走了这些年你觉得你为了什么?

黄西:我想给别人讲一个故事,讲一个移民的故事,有时候也想过,把我的单口相声像一面镜子一样,美国人也可以看见自己的生活,看见自己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解说:从他的笑话中,我们对自己有了许多新的认识,黄西现在在美国,与着名的情景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的制作人合作,开始策划他梦想中的情景喜剧。不过他说成败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大学里,曾经有位同学的态度,对他深有影响。

黄西:大学第一年都学微积分他没有及格,补考了以后,剩下这几年一有空就自己去解微积分的题,他就喜欢做这件事。

记者:当乐趣?

黄西:对,我是挺佩服这种精神的,实际上。觉得自己喜欢的事就要做,也不要在乎到底能不能做成,或做的好不好。

记者:不是结果,而是你本来就是什么样的人。

黄西:对。

解说:十年奋斗后,他写道:不期而至的成功,很大的好处是摔下来的时候不会那么疼,永远有自己的土地承接着。回到家乡,他爸说儿子高兴得几乎在地板上打滚,黄西妈妈是医生,父亲是铁矿的工程师,跟他们聊天,就发现这个家庭的诙谐和欢乐。

黄父:有的人说他口音不纯正,长相也不怎么样,个头也是一米到两米之间,这也实际是符合中庸之道。不要太高太矮,都不太好。你这个身段,你这个长相,加上你这个智商、情商,还有口音,加在一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吧?

记者:是,我们看来是。

黄父:所见略同,与众不同的是吧?世界上最棒的,我经常鼓励他。

记者:有这么一个爹妈,生活太欢乐了。

解说:黄西常常在脱口秀里说起自己的家庭,其中谈得最多的大概是儿子。

记者:我看你主页上有一个你的自我介绍,是你儿子说的一句话,说爸爸你真傻。

黄西:对,英语里面silly有傻的意思,还有一个就是比较喜欢逗乐的意思,他也是两岁的时候,跟我讲,Daddy I like silly things,爸爸,我喜欢搞笑的事情。

记者:老黄家的基因这是。

黄父:太感谢了。

解说:他在书里写, 如果将来有一天实在不行了,我或许会回家,至少我的笑话总是能把我父母给逗乐的。

黄父:我也宽慰他,你现在好好干,混出个人模狗样来,他属狗,混出个人模狗样来,实在不行,你就回来吧,祖国欢迎你。咱们俩就找块地,种点黄瓜种点西瓜,捞点外块。老婆孩子热炕头,不亦乐乎,挺好的,回来吧!

解说:黄西说,他回国后,去了老家北山公园里的一座庙。去的时候周围没有一个人,他在庙里转了转,在一面墙上看见了一句话:人生应该像泥土一样,当被人践踏和被人唾弃的时候,还是要为能够被人践踏和被人唾弃而高兴。这句话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因为我还是白山的儿子,我就是在尘土里长大的。

黄西:我觉得就像在这种泥土长大的人就应该,在接受挫折和别人不理解的时候,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平静和喜悦的心情,这是对待人生很好的一个办法,一种境界。

记者:这么多年你一直在寻找自我,你觉得现在你找到这个人了吗?

黄西:我大概已经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干什么,我觉得我还是从某种角度上比较幸福一个人。

记者:你是谁呢?

黄西:我是一个挺喜欢用幽默的态度来看待人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