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荣金融租赁 金融租赁:不看谁活得好 看谁活得久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自2007年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成立以来,国内租赁行业步入黄金发展期,2011年末,银监会监管的17家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然而经过前几年的超常规扩张后,他们同样面临"五年之痒",其一租赁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多以融资租赁和回租业务为主;产品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与银行存在一定同质化竞争;其三是前期资本消耗过快.转型眼下已成为中国金融租赁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成立5年的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交银租赁")是交通银行全资子公司,同样站到了十字路口.截至201

自2007年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成立以来,国内租赁行业步入黄金发展期,2011年末,银监会监管的17家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

然而经过前几年的超常规扩张后,他们同样面临“五年之痒”,其一租赁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多以融资租赁和回租业务为主;产品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与银行存在一定同质化竞争;其三是前期资本消耗过快。转型眼下已成为中国金融租赁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成立5年的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交银租赁”)是交通银行全资子公司,同样站到了十字路口。截至2011年末交银租赁资产已超过460亿,与2010年末相比有较大增幅,约为51%,已是上海地区排名首位的租赁公司。

但交银租赁总经理陈敏依然保持着清醒的认识。

“去年年底,我们开始对公司重新定位,结论是交银租赁不能循着银行融资业务接跑下去,我们要在专业性、行业本源、公司特色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在近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动作之一就是,交银租赁今年开始将治理此前“行业分布过广”问题,让五大业务部门各自负责某一特定行业进行精耕细作,以实现专业化经营。其二是长期布局经营性租赁业务,例如扩大飞机租赁业务。其三是拓展海外市场,为未来可能的跨境经营做好准备。

不过每一步改革,都将涉及对企业眼前利益的调整和现有监管环境的制约。例如对于国内金融租赁公司来说,要全面参与机船业务的国际竞争,还受制于一些制度上的障碍和约束,比如外汇资金来源、流动性管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有赖于各项改革的推进。交银租赁正在探索境外直接或者间接发债募集外汇资金。

重新定位

根据成立四年以来的业务实践,将各部门的行业及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分别调整为机械设备租赁部、公用事业租赁部、能源设备租赁部、航空租赁部、航运租赁部等5大部门。

《21世纪》:从银行转战到租赁公司已经快两年,你对银行系租赁行业目前的发展状态是如何看待的?

陈敏:近几年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发展比较快,基本上充分发挥了母公司的优势,比如资本比较充足;有“客户共享”的资源机制;渠道互补;专业化的客户经理队伍。这些优势和资源便利有利于租赁公司在发展初期时迅速扩大规模。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整个行业也遇到一些问题。第一风险管理上,队伍管理水平是否能够实现稳健经营?第二如何塑造租赁行业特性,使之区别于银行的融资业务?

2011年,监管层要求试运行全新监管规则《风险监管指引》和《分类监管指引》,这两个规则的试运行正是监管部门希望指引租赁公司在发展节奏、专业特色和风险管控上做出综合评估,力求三方“平衡”,使业务持续稳定地发展。

《21世纪》: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是什么?交银租赁对此是如何思考的?

陈敏:两年前我被任命为交银租赁总经理时,正值这个行业的发展期,在上任初期我的任务是先把业务规模做上去,保持一定发展速度,占有一定市场份额。2011年末公司资产总额已超过460亿元,比年初增加约160亿元,增幅超过50%。

但我们还是保持一份清醒。一方面是监管部门提出要求,另一方面,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在自省――“到底租赁公司要做到什么样子”?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公司管理层也开始重新定位,结论是交银租赁不能循着银行融资业务接跑下去,我们要在专业性、行业本源、公司特色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确定好发展路径。

《21世纪》:转型可能是整个租赁行业现在面临的共同课题,对你们而言,转型的思路是什么?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陈敏:今年我们一个最重要的调整就是提高业务专业化程度,之前业务范畴较为宽泛,现在我们要重点解决好“行业分布过广”的问题。

具体而言,今年公司对前台业务部门做了重新定位,原来我们的业务部门是按照区域划分,分为一部、二部、三部、四部等,年初,我们根据成立四年以来的业务实践,将各部门的行业及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分别调整为机械设备租赁部、公用事业租赁部、能源设备租赁部、航空租赁部、航运租赁部等5大部门。

当然改名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能够切实体现业务的专业分工及行业特色。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全年发展目标中,要求每个部门针对自身的重点行业定位和业务领域,进一步加大营销力度,突出行业重点,特色业务的增量要占到部门总增量的一半以上,例如机械设备部,今年目标要增加80亿-100亿元,那么其中就要有50亿元以上是工程机械行业的业务。

我希望通过两三年的调整,打造更加集中、更加具有行业特色和专业分工的业务布局,前台部门也逐步从成立初期的区域定位,转变到专业化定位上来。

同时,配合专业业务发展,我们要求中后台对行业细分市场研究予以大力支持。

当然除了专业化,我们还必须加强业务创新。思路之一是充分利用集团的网络和资源优势,把业务做得更深更透,更加回归租赁业务的本源。

筹划海外融资

正在研究直接或借助第三方机构在境外设立SPV项目公司,并以此SPV公司为平台通过境外发债的形式来筹集外汇资金

《21世纪》:资金来源是租赁公司业务发展所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目前你们的资金来源状况如何?主要遇到哪些问题?今年是否有进一步融资的计划,例如母行增资?

陈敏:随着公司加速发展,资金缺口问题就会逐渐显现。按照交银租赁的规划,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公司的资产规模将要上千亿元,资金瓶颈问题显然已经可以预见,因此,股改、扩充资本实力已被纳入到我们的考虑范畴。

此外,因为外汇管理制度方面的一些限制,外汇资金来源也成为国内金融租赁行业普遍遭遇的问题。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从国内金融机构获取外汇资金的成本较高,这些因素使交银租赁在与国际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尤其在机船业务方面。

以机船SPV项目为例,现在国际上飞机、船舶多以美元计价,获取较低成本、相对稳定的外汇资金来源,已经成为交银租赁甚至整个行业能否顺利‘走出去’、平等的参与机船租赁业务的关键。

《21世纪》:解决外汇资金来源,目前有哪些渠道?

陈敏:从目前来看,外汇资金主要来源于境内和境外两种渠道:境内渠道主要是境内购汇和外汇同业借款;境外渠道主要是向境外银行借款和境外发债。境内融资相对成本较高,尤其是直接购汇,易受汇率波动的影响。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探索研究直接或借助第三方机构在境外设立SPV项目公司,并以此SPV公司为平台通过境外发债的形式来筹集外汇资金,多渠道的统筹解决公司面临的外汇资金瓶颈。

《21世纪》:无论是向境外银行借款还是发行外债,都还是迂回的变通做法,您对从长远上解决租赁公司资金来源问题有何建议?

陈敏:我们希望监管部门从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发展机船创新业务、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开展试点,允许有能力的金融租赁公司通过直接在境外设立或信托设立SPV、发行中短期外债、批准外债额度等途径,获取成本相对较低的外汇资金,使国内金融租赁公司能够真正参与到机船业务中去,从而提高整个行业在飞机、船舶租赁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21世纪》:之前你提到在开展飞机租赁业务时可通过境外SPV平台,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对经营租赁业务有何帮助?

陈敏:租赁公司目前还不能直接在境外设立SPV公司,我们主要是担任安排人角色,通过集团在爱尔兰设立了从事飞机租赁业务的SPV公司。

其目前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集团境外分行资金,为国内航空公司提供飞机融资租赁服务,这也有利于我们降低外汇融资成本,未来可能还会通过这个平台开展飞机经营租赁业务。

经过比较,我们感觉如果监管部门能放开租赁公司在境外设立SPV的限制,飞机经营租赁业务的业务空间将更为广阔。

机队规模将扩大一倍

今年,我们将继续通过境内保税区SPV、境外SPV平台,以人民币、美元等多币种方式,结合跨境及境内交易模式,在民航机租赁、公务机租赁及通用航空等领域全面开展飞机租赁业务

《21世纪》:租赁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多以融资租赁和回租业务为主,这种方式对长期发展不利。目前你们公司业务结构里,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占比分别多少?

陈敏:目前经营租赁业务占比很少,不到10%。经营租赁资产一下子很难扩大,主要能做的业务就是船舶和飞机租赁。

船舶这块风险比较大,因此飞机业务相对比较重要,航空市场无疑是未来最具成长性的市场之一,我们希望在这块业务上多注入资产,除与航空公司直接开展经营租赁业务以外,我们想通过购买带租约飞机的资产包方式来快速扩大飞机租赁业务。

《21世纪》:买资产包,利润空间大吗?

陈敏: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无法直接比较,从账面上来看,可能近期还比不上一般融资业务,我们要为将来做准备。购买资产包还会给将来带来管理残值资产的机会。比如买新飞机出租给航空公司,公司租期十年到十二年,这对一架二十五年的飞机来说,到期后还算壮年,一旦需要处理,它的资产处置收益可能比之前获取的租金收益更大。

《21世纪》:资产处置蕴含的风险是不是比较大?

陈敏:不会很大。飞机制造要求很高,全球范围内属于寡头垄断,且供不应求,因此飞机不像船舶,资产价格波动相对较小。另外,飞机制造技术成熟。不像船舶,因为减排要求变化或工艺技术进步,可能十年以后的价值只值一个钢壳。飞机的通用性较好,即使有一定通胀,飞机资产价格也能抵御通胀,我认为长期持有的风险不大。

《21世纪》:一些租赁公司开始涉足新兴的公务机市场,你们对此有何考虑?

陈敏:对于航空租赁业务,我们也始终给予高度的关注并且积极参与各类飞机租赁业务。去年我们向中国商飞订购了30架C919飞机。今年,我们将继续通过境内保税区SPV、境外SPV平台,以人民币、美元等多币种方式,结合跨境及境内交易模式,在民航机租赁、公务机租赁及通用航空等领域全面开展飞机租赁业务。2012年内将公司机队规模扩大一倍以上。

在公务机租赁方面,我们今年也将积极介入。今年2月我们就与江苏某大型民企合作完成一架全新湾流G550公务机融资租赁项目。

《21世纪》:这两年上海等地试行租赁公司在保税区设立单机单船的SPV项目公司,隔离与现有业务的风险,并有部分税收方面的优惠。交银租赁这项业务进展情况如何?

陈敏:早在2010年6月,我们就是第一家在上海境内保税区设立SPV(特殊目的公司),同步开展飞机、船舶单机单船租赁业务的金融租赁公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在境内设立的SPV公司已达16家,全面覆盖机船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业务。

今年将继续通过境内SPV与航空公司开展飞机租赁业务,计划在上海做两架国航的飞机,已经中标,一架价

值一亿美元左右,另外在天津设立SPV将会交付一架湾流公务机,不过此类业务现在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障碍,需要政府给予支持。

《21世纪》:困难主要是什么方面的障碍?

陈敏:主要还是引进程序上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比如,中国对从国外购买引进飞机实行进口批文制,国内租赁公司没有引进飞机的批文,在进出口事务、外汇融资结算等方面均遇到较多操作上的困难。外汇问题上,较难开展境内金融租赁公司与境外承租人间的美元结算交易,也缺少针对金融租赁公司开展外汇交易的明确解释。

行业增速将在40%-50%

去年交银租赁资产年增速超过50%,去年整个行业发展速度也达到40%-50%左右。我个人估计今年情况可能差不多

《21世纪》:从外部环境来看,2011年为控制通胀,央行实行信贷额度控制,租赁公司扩张也受到一定限制,你预计今年租赁公司资产增长是否会相对放松?

陈敏:央行货币政策对租赁公司发展速度会有一定影响,去年央行对金融租赁公司实行租赁投放规模控制,主要是每个月的租赁投放总量中的融资租赁资产规模不能超过前一年同期量,即同年同额同比增长。今年央行会根据每个金融租赁公司的规模、发展速度、资本充足率等,确定一个合意增速,我们正在上报相关资料。

去年交银租赁资产年增速超过50%,去年整个行业发展速度也达到40%-50%左右。我个人估计今年情况可能差不多。当然今年租赁公司的资产增速最终还是取决于宏观监管政策和公司自身运作。

《21世纪》:自去年国家对房地产推出一系列限购政策以来,和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的工程机械等行业下滑严重,整个行业受到比较强烈的冲击,不过也有企业强势出击,如三一重工闪电收购德国混凝土机械生产巨头普茨迈斯特,交银租赁对工程机械行业的风险和机会是怎么看待的?

陈敏:短期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及其相关的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长期来看,中国要发展,城市建设就不会停止。我们认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

我们对这个行业还是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机械设备租赁部,并且推出一系列的创新业务,比如新型直租业务和联合租赁等。

新型直租业务的推出主要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同时,工程机械行业国内市场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国内的很多工程机械企业开始尝试走出去。为此,我们计划在今年推出工程机械的融资租赁跨境业务,专门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化提供金融服务,现正在和一些工程机械的代表性企业进行沟通,争取在年底前实现跨境融资租赁业务的突破。

《21世纪》:随着这两年的快速发展,很多人对金融租赁行业的资产质量会有担忧,在公司发展和稳健之间,你是如何平衡的?

陈敏:我认为对金融租赁行业而言,可持续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不是看谁活得好,是看谁活得久。哪个公司发展得更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对风险的识别和管控,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任何一个项目都不容有失,任何一个项目出了问题都会对公司造成很大不利影响。

要活得更久,几个战略问题必须高度关注:首先,致力提高经营专业性,没有专业性,就无法突出租赁产品的本源和特色,也无法与银行产品形成差异化和互补性;此外,还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特色经营,形成核心竞争力,避免同质化业务的过度竞争,这是金融租赁公司未来发展的根本出路。现在我们已经逐步在形成自身的一些特色,比如船舶、飞机、工程机械等,但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发展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贡献点,尚需时日。

优秀的企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调整、寻求动态平衡的过程,唯有真正将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摆在首位,才是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