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讲座谈林彪 沈志华广州讲座谈“多事之秋”
南都讯 记者赵大伟 实习生莫思予 4月11日,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来到广州学而优书店,围绕其新书《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1956-1957年的中国》进行讲座。
“用毛泽东的话说,1956年到1957年是多事之秋。”沈志华以中苏关系历史研究为主,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莫斯科会议这些历史他已经比较了解,而为了写这本书,他又把1956年开始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大鸣大放、中国八大、反右这条线索梳理了一遍。他的新书就是围绕这两条主线展开。沈志华介绍,为写此书,他跑遍了吉林、云南、北京、上海、陕西五省市的档案馆,“想要的材料基本都可以找到”。
在沈志华看来,1956年到1957年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制度的改变”。“阶级是与经济挂钩的,富农、地主、资本家在这个时期都不存在了,阶级不存在了,阶级斗争自然就没有了”,沈志华认为,中共与苏共在这个问题上认识一致。“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下一步就是生产斗争,所以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调动其积极性。”此时,虽然苏联和波匈事件等外界环境产生极大影响,但毛泽东仍然保持乐观,他认为重要的是反对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于是开展“百花齐放”。“过去说毛泽东开展整风运动是‘引蛇出洞’,但我觉得这个说法不成立,因为整风和反右完全是两码事,整风是整党,反右是反对右派力量,方向是不一样的。”
沈志华说,直到1957年5月份北京大学出现大字报、上海出现罢工、农民退出合作社,毛泽东才意识到了问题,于是指导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开始把“思想斗争”逐渐演变为“阶级斗争”。沈志华认为,言论罪、思想罪等高压政策从此开始。“1956年时周恩来还可以批评毛泽东,反对冒进,但是1957年之后没有人再给毛泽东进言了,除了彭德怀‘不知死活’。”沈志华同时分析国际方面,中苏开始分裂,争夺社会主义阵营第一把交椅,随后社会主义阵营中矛盾不断出现。沈志华分析说,根本问题在于,“先天的结构”,“党际关系是要求下级服从上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国家关系讲的是主权、利益、平等。”
“回到最初的话题,当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可以利用高度集权的体制,把经济快速搞上去,其次革命的合法性,二十世纪初在‘非殖民化’浪潮中,苏联提供了新模式,那时社会主义很时髦。但是任何制度必须要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调整、改革。”沈志华最后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