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女钱瑗 63载眷眷尘缘 杨绛著新书回忆钱钟书和女儿钱瑗

2017-05-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华网上海7月8日电(记者孙丽萍)"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难道一定要见到那只母鸡?"钱钟书曾这样幽默地婉拒一位想亲见他本人的读者.钱钟书逝世6年后,他的妻子.作家和翻译家杨绛以92岁高龄提笔写作<我们仨>,以淡定悠远而又饱含忧伤的笔触,回忆三口之家的眷眷亲情.而写这本书,正是女儿钱瑗的临终心愿.在书中,杨绛写自己做了个"万里长梦":一家人相聚相守,又在人生的"古驿道"上相散相失,只余她一人无尽思念.亦真亦幻.1935年钱钟书

新华网上海7月8日电(记者孙丽萍)“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难道一定要见到那只母鸡?”钱钟书曾这样幽默地婉拒一位想亲见他本人的读者。

钱钟书逝世6年后,他的妻子、作家和翻译家杨绛以92岁高龄提笔写作《我们仨》,以淡定悠远而又饱含忧伤的笔触,回忆三口之家的眷眷亲情。而写这本书,正是女儿钱瑗的临终心愿。

在书中,杨绛写自己做了个“万里长梦”:一家人相聚相守,又在人生的“古驿道”上相散相失,只余她一人无尽思念。亦真亦幻。

1935年钱钟书和杨绛同赴英国牛津求学,生下女儿钱瑗。1998年钱钟书病逝,而一年之前,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教授的女儿钱瑗也患癌症辞世。钱钟书一家淡泊名利,疏于应酬,彼此间情感深厚远远超于常人,在杨绛笔下是“最平凡不过”又“不寻常的遇合”。“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杨绛在《我们仨》中这样形容三人之间没大没小的亲密关系。

有时,杨绛是家中的“主心骨”。钱钟书常“做坏事”:打翻墨水瓶染了房东家的桌布,砸了台灯,弄坏门轴,杨绛说一声“不要紧,我会修”,他便放下了心。有时,钱钟书决断家中大事。抗战胜利后,有人许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他立即辞谢,回来向杨绛解释道:“不吃胡萝卜,就不受大棒驱使!”有时,女儿钱瑗最大。杨绛在书中写道,“钱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钱瑗说,“我和爸爸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钱钟书和杨绛著作等身,但最得意的作品却是他们唯一的女儿。

书后录有钱瑗的几幅铅笔素描,展现了钱钟书在女儿眼中的凡人面貌:有一幅画钱钟书在夏夜赤膊摇扇读书;一幅画他“衣冠端正而未戴牙齿”;更有一幅画他“如厕”,却题为“室内音乐”,令人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