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之战第二季10月15日开播,天籁之战赛制介绍嘉宾名单公布

2018-09-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东方卫视<天籁之战>第二季于10月15日开播,又赶在了<梦想的声音>之前. 一档节目播出第二季,最大的困境是如何突破自己,把这个品牌做起来.

东方卫视《天籁之战》第二季于10月15日开播,又赶在了《梦想的声音》之前。

一档节目播出第二季,最大的困境是如何突破自己,把这个品牌做起来。尤其对于模式感强的节目,观众熟悉了固有流程之后,好奇心就没那么强烈了。

为了缓解观众的审美疲劳,第二季首先在莫文蔚、费玉清、杨坤、华晨宇的基础上,加入了新晋唱将张杰。唱将变成五位之后,节目的容量还是只能容纳四组唱将对抗,于是诞生了每期一位“轮空”的设定。

这样保留原班人马再加入新人的阵容变动是很常规的做法,毕竟在第一季中后期就有了曹格、张信哲、杨宗纬等特别唱将助阵的操作。

而已经多次在其他音乐节目中展现过歌唱实力的张杰,他的加入对于《天籁之战》来说,并不能溅起当年周杰伦加盟《好声音》或者陈奕迅加盟《新歌声》那么大的水花。

在保留了素人与明星对决,明星限时24小时改变歌曲的核心设定后,《天籁之战2》在舞美、规则上都做了调整。然而这次的“升级”,并没能为节目加分多少。

第一季刚播出时,节目的灯光舞美就遭到了不少诟病。歌手演唱时的灯光没有层次感,配色也不是很符合大众的审美。

舞台主体是三层金字塔结构的舞美设计。唱将在金字塔顶层进行演唱,在这个过程中,素人在底层,决定是否按下按钮发起挑战;之前已经挑战成功的素人拥有优先选择权,位于二层。

演唱结束之后,明星再从选择自己的素人中选择一位进行对决。挑战成功的素人与唱将交换位置,登上天籁塔顶,获得属于胜利象征的金话筒。

可以看出这一季在灯光舞美上下了不少功夫,顶棚三角形元素的不断变换,让舞台有了一些科技感,色彩的配搭也更加赏心悦目。

最主要的改变是三层金字塔变成了一个独立的金字塔升降台。歌手的配对演唱被缩短,限定在升降台从高空下降的时间内;素人挑战成功后依然与明星交换位置,登上塔顶。但是这样一来,素人就失去了可以在歌手演唱时按键做选择的空间。

第一季《天籁之战》的出现,让国内的音乐类节目有了新的模式。音乐节目中最常见的导师和选手两个身份发生了置换,素人拥有主动权,能够选择明星发起挑战,指定明星的演唱曲目。这也是第一季节目配对环节的看点。

但随着舞台的改变,相应的配对规则也发生了改变。每位唱将从升降台下降到舞台之后,号称是所有天籁唱将的几十位挑战者都要气势恢宏地站上舞台,再通过主持人的筛选、唱将的提问,最后留下两三位真正的挑战者。

当主持人宣布,请挑战华晨宇的挑战者请走上台中,依然还有十二位素人。那接下来如何操作呢?华晨宇列出了条件,把只想挑战自己的素人排除了,最后只剩下李光和张梦宇两人。

莫文蔚最后选择了张珊珊,因为她对爱情有美好的幻想;杨坤选择三郎哈姆,只是因为她主动举手提问,拥有令人欣赏的自信。这样的理由根本无法让人信服,只会让事先安排好的痕迹越发明显。

找来一堆素人撑场面的形式,也许是节目组想要制造一种震撼的群像效果,间接证明自己挖掘人才的实力。

所以为了让唱将们能被精心准备的“合唱团”阵仗吓到,在对战房的其他歌手,就不能提前看到现场的画面。导致对战房其他歌手的实时互动被舍弃,十分可惜。

只登场一次的唱将,面对新鲜的“合唱团”会发出象征性的感叹。但对于需要重复五次目睹人肉背景们来来去去的观众来说,这样的套路根本行不通。那么在熟悉了“合唱团”设定之后,第二期的唱将和素人配对又该怎么办?

而第一期出线的四位素人也都不是真正的素人,张珊珊参加过超女和刚刚收官不久的《中国新歌声2》;李光是2016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

张梦羽是《谁是大歌神》里林俊杰的模唱者,也获得了冠军;三郎哈姆更是综艺的常客,参加过《中国新歌声》、《我是大明星》、《歌从黄河来》、《黄金100秒》等节目。

原本歌手“被”素人挑战的设定,是一次人物关系的演变,是权利的交换,是音乐类节目的重大升级。而第二季却放弃了这样的进步,直接让明星选择素人。素人丧失了主动权,“你为什么选我”也沦为了千篇一律的“你为什么要来这个舞台”。

第一季第一期没有素人挑战成功,第二季第一期歌手和素人二比二打平。但对于《天籁之战》来说,素人能否挑战成功不是重点。

作为一档音乐类节目,最终的发力点还是应该回归音乐性。素人的拿手曲目演绎和明星的歌曲改编是两个最大的看点。两者之中,当然是明星的演绎更加吸引人。

最基本的操作是让唱将演唱与自己风格迥异的其他歌手的知名作品,比如杨坤改编莫文蔚的《爱》、李荣浩的《模特》,费玉清演唱陈奕迅的《十年》、杨宗纬的《一次就好》。

而真正奠定节目辨识度的,是神曲的改编。第三期中华晨宇以一首《我的滑板鞋》,成功刷屏,也让《天籁之战》的名号打响。

之后他的《老鼠爱大米》,费玉清的《香水有毒》,莫文蔚的《大王叫我来巡山》,张信哲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五环之歌》等,都在沿用这个路数。这些广为流传的神曲,经过全新的演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随着好音乐被大众记住,节目也逐渐找到了方向。

至于第二季第一期的应战歌单,很大程度上都是安全牌。《今儿个真高兴》、《阿里山的姑娘》、《游击队之歌》,包括配对时短暂的《打起手鼓唱起歌》、《五星红旗》,主旋律色彩都十分浓厚。

而《回娘家》则是为了纪念张杰在《我型我秀》之后,首次回到东方卫视出演综艺制造的宣传点。张杰用他《歌手》时期惯用的加入阿卡贝拉和英文的手法,副歌部分以洋气的“I’m coming home”取代了“回娘家”。

四位歌手的改编其实都还不错,莫文蔚战胜了儿化音的困难,华晨宇自弹自唱《阿里山的姑娘》依旧惊艳。可能是因为主题的原因,没能引发太大的话题。

对于歌曲的选择和改编是否还能有新意这一点,冷眼君其实不太担心,毕竟《我的滑板鞋》也是第三期才出来。在第一季里,歌手们已经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每一场的表演都值得再次观看,改编演唱的歌曲在也值得反复聆听。

所以在第二季之后的节目里,应该也会有《我的滑板鞋》、《齐天大圣》之类的爆款出现。只是配对的环节实在太过尴尬,希望节目组后续能有所调整。

本文来源:【冷眼看电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