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的后代照片】汪精卫被刺杀之谜:难道真是蒋介石派人刺杀
主要内容:汪精卫的后代照片,汪精卫被刺杀之谜:难道真是蒋介石派人刺杀,在华克之写给孙凤鸣后人的信中,华克之对于刺杀汪精卫的动机以及对这次刺杀的性质其实已经挑明。作为刺汪事件的唯一幸存者,华克之在给孙大林的信中写道,之所以没有尽早来找寻孙凤鸣的后人,是因为这些年的动荡生涯。
传说与真相――孙凤鸣来历一度是个谜,书信揭开真相,董尧表示,当时因为南京当局始终查不清晨光通讯社的背景,关于孙凤鸣的身份和来历也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当时关于刺汪事件流传有三种说法,一是刺杀汪精卫是***指挥的暗杀;二是蒋介石与汪精卫之间的矛盾导致蒋介石方实行刺杀;三是***资深人士举旗易帜的李济深等人所谋划的刺杀。
这些说法,随着晨光通讯社的人相继被残害而死无对证。然而,在华克之写给孙凤鸣后人的信中,华克之对于刺杀汪精卫的动机以及对这次刺杀的性质其实已经挑明。华克之在信中介绍,刺杀汪精卫是自发自愿的爱国行为,这些人没有任何组织,只是因为爱国,看到日军频频进犯,却不见***采取合作方针,因此决定在国难关头,通过奉献自己来促成国共合作。
他在信中对孙大林说,此事与历史上各种刺杀不同,因为这是不带个人恩怨的举动。“此事发生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以前,是有起到了促使人民觉醒,坚持反对内战,团结抗日的要求,你爷爷孙凤鸣是真正的抗日爱国英雄人物。”
档案之外,半个世纪后,英雄事迹广为流传,现在在徐州市铜山区的黄集镇,徐丰公路黄集圆盘的北侧,有一座青松环绕的陵园,规模不大,但庄重肃穆。这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孙凤鸣陵园。在此之前,孙凤鸣这个人,在当地并不为人所知。
在孙大林的书信中,扬子晚报记者看到,有很多时候,信的署名是“张建良”。孙大林告诉记者,张建良就是以前的“华克之”,后来进了国家安全部后改名为张建良。
作为刺汪事件的唯一幸存者,华克之在给孙大林的信中写道,之所以没有尽早来找寻孙凤鸣的后人,是因为这些年的动荡生涯。在刺汪事件后,***对晨光通讯社展开了追捕和残杀,悬赏缉拿华克之,赏金从五万元加到十万元。作为刺汪行动的组织者,华克之几经辗转,隐姓埋名,侥幸存活。
根据华克之信中描述,解放后他曾在公安部任职司长,后受潘汉年案牵连入狱22年,直到平反后恢复名誉,才开始寻找孙凤鸣家乡及其亲人。
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
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出身世家,1883年(清光绪九年)5月4日出生于一位汪姓客商家。
汪精卫原籍是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祖父以上的坟茔都在绍兴。其祖父汪云(1786~1844),字缦卿,号曼亭,系道光二年(1822)举人,曾在绍兴中过举人,后选授遂昌县训导,对当地教育事业颇有贡献。至父亲汪瑎时,举家迁往广东番禺。
汪精卫父亲汪瑎(字省斋)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年轻时先后在广东三水、曲江、英德等县做过幕僚,但薪俸不高,对外却要保持着仕宦人家的体面,生活清苦。汪精卫十三、四岁,父母相继见背,只得跟同父异母的长兄汪兆镛生活,“衣食之费,都仰给于长兄”。
幼年失恃,本是很忧伤的事,而“长兄为父,嫂为母”的生涯更增加了这种忧伤。从后来汪精卫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他心灵的忧伤。“我的母亲提起来,真伤心。我觉得她的一生,只是沉浸在‘忧劳’两个字里。家计的艰难,以及在家族内所受的闲气,如今还一幕一幕的时时涌现在我的眼前。
少年
1922年,汪请温幼菊画了《秋庭晨课图》,他并为此作以下题图:
“右图兆铭儿时依母之状也。其时兆铭九岁,平旦必习字于中庭,母必临视之,日以为常……父以家贫,虽老犹为客于陆丰……有时见母寂,坐有泪痕,心虽戚然不宁,初不解慈母念远远心至苦也。母鸡鸣起,上侍老父,下抚诸弱小,操持家事,米盐琐屑,罔不综核,往往宵分不寐……时见母微叹有声,搜箧得衣,质钱市果馔;及亲友至,则亟语款洽,似无所忧……劬劳太甚,不获终其天年,悲夫!”
汪精卫通“四书五经”,得中秀才,说话时极注意用温情脉脉的面纱掩盖心中的怨忧,可上述两段话还是透露出父母故后的无限忧伤的心情。极度怀念母亲的语句,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母亲死后的不如意和艰苦。
汪精卫生活在这种拘束的家庭环境中,欢乐的气氛极少。这种境遇非一日两日,而是年长月远,对汪精卫的性格起着铸造的作用。如此,汪精卫从幼年起就养成了懦弱自卑、优柔寡断的个性特点。
汪家虽说不富裕或可谓清贫,却是书香门第。祖父汪漫亭是举人,当过遂昌训导;其父汪省斋一生当幕僚;其长兄兆镛中举人,当过乐昌师爷。这样的家庭,儒学的文化气息是比较浓厚的。汪精卫幼年随父母读书,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在乐昌县从章梅轩学习文史经世之学”。他们一家沿着封建时代读书人的老路向上攀登。
成年
1902年3月汪精卫参加广州府试得第一名秀才;同科还有二兄和一个侄儿,名列二、三名。一家两代三秀才,可谓“玉峰双秀,珠树三花”。(注:见闻少华《汪精卫传》,第5页。)追求功名,且有所得,当然儒家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信仰孔孟子道就很虔诚。
儒家思想中既有“仁、智、勇”,如子路的“君子死,冠不免”的坚强的因素;也有“温良恭俭让”、“宽”、“恕”等因素。而从汪的身世及功名途径来看,汪更多地接受“恭”、“恕”等思想的影响。
波折生涯,加入同盟会,1903年官费赴日本留学。
1905年7月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8月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长。后以“精卫”的笔名先后在《民报》上发表《民族的国民》、《论革命之趋势》、《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等一系列文章,宣传三民主义思想,痛斥康有为、梁启超等的保皇谬论,受到孙的好评。
1906年6月毕业后拒绝两广总督岑春煊令其归国服务的要求(日语翻译,每月可得稿酬五、六十元,不仅满足了自己的生活,还可以资助朋友)。1907年初,日本政府迫于清政府的压力,随孙赴南洋筹设同盟会分会,任南洋革命党报《中兴日报》主笔之一,与保皇党的《南洋总汇报》进行论战。
1908年赴缅甸设同盟会仰光分会,3月汪精卫在马来亚的槟城结识了华侨巨富陈耕基的女儿陈璧君。后又参加在新加坡筹设同盟会南洋支部等工作,并筹募革命经费。
1909年10月由南洋至日本,出任《民报》主编,秘密复刊发行《民报》第25-26号。
1910年1月与黄复生等抵达北京,开设守真照相馆,暗中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事后被捕,判处终生监禁。在狱中起初决心以死报国,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此后受肃亲王善耆软化,意境为之一变。
武昌起义后,由袁世凯开释出狱,任南方民军议和总代表伍廷芳的参赞,暗中秉承袁的意旨,与君主立宪党人杨度等组织国事共济会,鼓吹革命、立宪两派联合拥袁,实现南北统一。12月与李石曾等在天津组设同盟会京津保支部,任支部长,阻拦北方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人格特征,汪精卫死里逃生,幸获自由,出狱后原来的个性特点却更加强了。
一是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而已,绝处逢生,难免珍惜第二次生命,害怕得而复失,滋长恋生怕死的情绪,一想到被捕,就出现“莫向燕台回首望,荆榛零落市寒烟”的心境。
二是对清室难免有感恩心理。他曾说:救我命的是肃亲王,我每当回忆这个时候的事,总想到清朝末期的伟大政治家。
三是他仍是一个革命者,拥护孙中山的初衷并没有改变。
于是,他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出现低沉消极的情绪,诗中出现了“豆萁何苦更相煎”的语句,产生了妥协心理。
婿何文杰断然否认。何文杰表示汪精卫患的是“多发性脊骨瘤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