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山药图片介绍 全方位解读野生山药的秘密
野山药为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于山坡林边、灌木林下及沟边。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性温,味甘、苦。能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用于腰腿疼痛、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支气管炎。药理研究表明其有镇咳、平喘等作用。
【异名】:穿龙骨、穿地龙(《东北药植志》),狗山药(《河北药材》),山常山(《山东中药》),穿山骨(《中国药植图鉴》),火藤根(《陕西中草药》),粉萆薢、黄姜、土山薯(《中国经济植物志》),竹根薯、铁根薯、雄姜、黄鞭(《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龙骨、山花啦、金刚骨(《河北中药手册》),串山龙(《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药物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以根状茎入药。春秋采挖,去掉外皮及须根,切片晒干。
【分布区域】: 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
野山药
野山药
【采制】:春、秋季采挖,挖取根茎,除去须根、外皮(栓皮),晒干。
【入药】: 根状茎
【性状】:根茎呈圆柱形、类圆柱形,稍弯曲,有指状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3~1.5cm。表面棕色或黄色,两侧散生须状细根或细根断痕。质坚硬,断面平坦,白色或类白色,粉性。气微,味苦涩。
【化学成分】:主要含薯蓣皂甙(dioscin)等多种甾体皂甙。
【性味】:性温,味甘、苦。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用于腰腿疼痛、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干品6-9g,鲜品30-4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野山药(D.japonicaThunb.) 。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走,栓皮呈片状脱落,断面黄色。茎左旋,无毛。叶互生,掌状心形,变化较大,长8-15cm,宽7-l3cm,边缘作不等大的三角状浅裂、中裂或深裂,至顶生裂片较小,全缘。花单性异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无柄,花被6裂,雄蕊6;雌花常单生,花被6裂。蒴果倒卵状椭圆形,有3宽翅。 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用于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
可炒食、煮食、糖馏等食用方法,于制品入药称淮山药。
山药每百克鲜品含水分82.6 克,蛋白质1.5 克,碳水化合物14.4 克,钙14 毫克,磷42 毫克,铁0.3 毫克,胡萝卜素0.02 毫克,维生素B10.08 毫克,维生素B20.02 毫克,尼克酸0.3 毫克,维生素C4 毫克。还含有大量纤维素、胆碱及粘液质等营养成分。山药有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食用山药还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粘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出现肥胖;还能防止肝脏、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预防胶原病发生。山药的粘液多糖与无机盐结合后可形成骨质使软骨具一定弹性。山药含有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是身体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患者的营养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