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和关注的区别 “抱抱”和“关爱”的区别
最近有条新闻被炒得火热:长沙、苏州、北京等地出现了“抱抱团”,即一群男女在街头、公园等公共场所主动拥抱陌生人。据报道,深圳的莲花山公园也举行了数次“抱抱团”活动,举办者的目的是“渴望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无距离、无冷漠的温暖与友爱关系,让那些原本擦肩而过的人们互相给予温暖”。
进入冬季,每年一度的“深圳关爱行动”又将启动。有好事者说,这“抱抱团”是不是也可以算是一种“关爱行动”呢?
这里要讲一讲“关爱”和“抱抱”的区别。作为行为艺术,靓男俊女上街拥抱陌生人,让人们体会无距离接触,有一定示范意义。但关爱不是作秀,也不可能作秀;它不是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付出。
11月24日,本报报道《儿子捐献父亲角膜》,讲述了3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赖嘉河遵照父亲遗嘱、代父捐献眼角膜的故事。
患恶性脑瘤的17岁湖南籍打工者夏超明在生命弥留之际向市红十字会提出捐献全身器官(本报11月14日报道),11月22日,他的角膜成功移植给了两个陌生人。这两个故事引出另外一个令深圳感动的人物:中国首位职业劝捐员陈淑莹。三年多时间,因不被理解,她“几乎每天都要哭”,然而,经过努力,到现在她一共成功劝捐96例,让212人获得了光明。
相比“抱抱”,陈淑莹带给这个城市更多的是温暖和关怀。11月24日,本报还讲述了一个故事:因父母早亡,哥哥与残疾弟弟相依为命,哥哥不幸患上尿毒症,残疾弟弟毅然捐肾救哥哥。
重提这条新闻的意思是:如果你认为拥抱可以缩短人与人的距离,那么先别忙着拥抱陌生人,先从拥抱你的家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