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结肠症状有哪些? 2种手术能治疗巨结肠病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以部分性或完全性结肠梗阻,合并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缺如为特征的一种婴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由于巨结肠的远端肠壁内没有神经节细胞,处于痉挛狭窄状态,丧失蠕动和排便功能,致使近端结肠蓄便、积气,而续发扩张、肥厚,逐渐形成了巨结肠改变。有遗传倾向。
巨结肠病因:
一、中医
先天禀赋不足,胎儿在孕育期间母亲营养不良,或早产或胚胎期发育不全致胎儿出生后先天缺陷,脏腑虚弱或脏腑器官畸形而为病。
二、现代医学
1、起源于神经嵴的组织发育障碍
本病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嵴的组织发育障碍所致的疾病。胚胎学的研究证实,从胚胎第5周起,来源于神经嵴的神经管原肠神经节细胞,沿迷走神经纤维由头侧向尾侧迁移。整个移行过程,到胚胎第12周时完成。因此,无神经节细胞症是由于在胚胎第12周前发育停顿所致,停顿愈早,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就愈长。尾端的直肠和乙状结肠是最后被神经母细胞进化的,故是最常见的病变部位。由于肠壁肌层及黏膜下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完全缺如或减少,使病变肠段失去蠕动,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形成一种功能性肠梗阻,天长日久,梗阻部位的上段结肠扩张,肠壁增厚,形成先天性巨结肠。至于导致发育停顿的原始病因,可能是在母亲妊娠早期,由于病毒感染或其他环境因素(代谢紊乱、中毒等),而产生运动神经元发育障碍所致。
2、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自从50年代初Carter和Ward等对巨结肠的遗传学比较系统的研究以来,后有许多学者陆续发表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Zueher和Wilson报告,12个同胞有6例患者;Richordson和Brown描述了3个患巨结肠病者(父亲)的7个儿子,有6人患巨结肠;Emanucl发现有1个家庭5个孩子都患巨结肠,且他们的母亲与第2个丈夫婚后所生3个孩子又有1人受累,故支持遗传因素。但对遗传方式看法不一;Passarge认为,其符合简单的孟德尔遗传的证据较少,因而认为可能是一种异质性病原,并可能是性别修饰多基因遗传,即遗传阈值在性别间不同,和一般人比较,先天性巨结肠女性患者其后代患本病的危险性增加360倍;先天性巨结肠男性患者其后代患本病的危险性增加130倍。Emanucl和salmon等认为,巨结肠病遗传因子可能在于第21对染色体异常。综上所述,巨结肠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而且存在遗传异质性。
巨结肠病因:
一、中医
先天禀赋不足,胎儿在孕育期间母亲营养不良,或早产或胚胎期发育不全致胎儿出生后先天缺陷,脏腑虚弱或脏腑器官畸形而为病。
二、现代医学
1、起源于神经嵴的组织发育障碍
本病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嵴的组织发育障碍所致的疾病。胚胎学的研究证实,从胚胎第5周起,来源于神经嵴的神经管原肠神经节细胞,沿迷走神经纤维由头侧向尾侧迁移。整个移行过程,到胚胎第12周时完成。因此,无神经节细胞症是由于在胚胎第12周前发育停顿所致,停顿愈早,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就愈长。尾端的直肠和乙状结肠是最后被神经母细胞进化的,故是最常见的病变部位。由于肠壁肌层及黏膜下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完全缺如或减少,使病变肠段失去蠕动,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形成一种功能性肠梗阻,天长日久,梗阻部位的上段结肠扩张,肠壁增厚,形成先天性巨结肠。至于导致发育停顿的原始病因,可能是在母亲妊娠早期,由于病毒感染或其他环境因素(代谢紊乱、中毒等),而产生运动神经元发育障碍所致。
2、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自从50年代初Carter和Ward等对巨结肠的遗传学比较系统的研究以来,后有许多学者陆续发表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Zueher和Wilson报告,12个同胞有6例患者;Richordson和Brown描述了3个患巨结肠病者(父亲)的7个儿子,有6人患巨结肠;Emanucl发现有1个家庭5个孩子都患巨结肠,且他们的母亲与第2个丈夫婚后所生3个孩子又有1人受累,故支持遗传因素。但对遗传方式看法不一;Passarge认为,其符合简单的孟德尔遗传的证据较少,因而认为可能是一种异质性病原,并可能是性别修饰多基因遗传,即遗传阈值在性别间不同,和一般人比较,先天性巨结肠女性患者其后代患本病的危险性增加360倍;先天性巨结肠男性患者其后代患本病的危险性增加130倍。Emanucl和salmon等认为,巨结肠病遗传因子可能在于第21对染色体异常。综上所述,巨结肠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而且存在遗传异质性。
巨结肠治疗护理:
尽可能切除病变肠管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及肠造瘘术,是因病儿年龄或技术条件限制,为维持排便及生长发育而采取的治疗措施。
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间尚无统一意见,一般应根据病变的范围、症状的程度、全身的营养状态以及外科医师对所选术式熟练程度的掌握等情况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
一、保守治疗
此方法的目的是用各种方法达到每天或隔天排便1次,解除低位肠梗阻症状。但是,由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症状顽固,使用单一方法不久后就会失效,往往需要多种方法交替或联合使用。即使如此,有时也很难维持正常排便。
1、口服润滑剂或缓泻剂:如石蜡油、酚酞(果导片)、番泻叶、大黄等。
2、塞肛:用开塞露或甘油栓塞肛,每天或隔天1次。
3、灌肠:0.9%盐水灌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灌肠时必须注意盐水用量及排出情况,如盐水灌入后不能排出,需注入甘油、50%硫酸镁液,待大便软化后再次灌洗,应注意小肠炎的发生,如有腹胀、发热、水泻等症状时应及时住院。
4、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自1972年起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对近200例短段型巨结肠应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手术治疗
1、结肠造瘘术:国外学者多主张确诊后立即造瘘,国内除病情危重且高度肠梗阻,一般状况恶劣,为抢救生命时,很少做肠造瘘术。但近来有观点认为,对于梗阻时间久,扩张肠段已波及至升结肠及回盲部的患儿,主张先行造瘘术,使部分扩张的结肠能基本恢复正常,从而减少了结肠的切除范围,避免患儿术后的营养不良及发育阻碍等多方面问题。其造瘘部位一般多主张在乙状结肠神经节细胞正常肠段,因该段造瘘可以保留最大的结肠吸收范围,而且第2次根治手术时,关瘘与根治术可一次完成。如长段型不能行乙状结肠造瘘,而行横结肠造瘘时,其部位应在结肠肝曲部位,这样可以避免损伤脾曲,不致影响根治手术拖出结肠的长度。无论在何处造瘘,其瘘口必须有正常的神经节细胞,否则术后仍不能排便,症状也不能缓解。
2、巨结肠根治手术:在诊断明确后,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排空肠腔内潴留的大便,1~2次/d。盐水灌肠同时口服缓泻药物,改善患儿全身营养状况,常规肠道准备。争取早日施行根治性手术。
巨结肠预防保健:
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有了很大进步,患儿若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术后近期远期效果较满意。术后大多数病人(>96%)大便可控制,2~3%出现粪污,大便失禁罕见(<1%)。有些病人(10~20%)可能出现便秘,但如用高纤维饮食和大便软化剂常能改善,大多数病人术后伴发的症状随年龄增长可逐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