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版《推拿》领衔,第二十一届上海电影节金爵奖入围纪录片都有这些纪录片版《推拿》领衔,第二十一届上海电影节金爵奖入围纪录片都有这些
2018金爵奖纪录片单元竞赛名单日前公布,来自中国、美国、荷兰、加拿大的五部作品将“金爵奖最佳纪录片”。五部现实主义题材纪录片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思虑,推荐打包观看。
上海国际电影节借由这些了不起的作品,致敬奋力抗争、积极向上的故事主人公,以及他们背后扛着摄像机追寻真理、不坠青云之志的电影人。
唯一入围的中国作品《盲行者》是纪录片版的《推拿》,更是一则个体生命经验的中国梦故事。
《盲行者》剧照
《漫长的季节》讲述避难黎巴嫩的叙利亚ISIS重灾区拉卡难民的故事,由多次在圣丹斯、IDFA等著名国际影展上获奖的荷兰纪录片老将伦纳德·雷特尔·埃尔姆里奇拍摄;
《漫长的季节》剧照
《我的敌人,我的兄弟》由加拿大著名导演安·希将自己的同名短片扩充而来,讲述了两伊战争所引发的一则离奇动人的故事。
《我的敌人,我的兄弟》剧照
《非我族类》讲述几个青年逃离极端保守主义宗教社区的故事,追求自由的勇气令人震撼。
《非我族类》剧照
《罪与罚》纪录了纽约警察被迫完成内部指标而乱抓人的“吹哨”事件,最终案件大获全胜,社会制度也进一步改善;
《罪与罚》剧照
纪录这个时代,最终为了改变未来。
国家/地区:中国
导演:韩轶
老曹在八岁时意外失明,此后被视为有限家庭资源中不可容忍的负担,忍受着周围多年的歧视和偏见。经历失败的婚姻后他背井离乡工作,靠按摩挣钱努力供养女儿父母,试图讨回自己失落的尊严。为了证明自己,他开始了环游世界的计划,孤身一人上路,在各国旅行,力争有一天能“风风光光”地荣归故里。一个看不到世界的盲人,却执意于让这个世界看到他。
本片跟拍长达五年,真实、深刻地展现了人性丰富的层次。导演韩轶是知名纪录片制片人,作品包括《善良的天使》、《初三四班》、《千锤百炼》、《归途列车》等。
国家/地区:荷兰
导演:伦纳德·雷特尔·埃尔姆里奇
本片导演以非凡的耐心、毅力和功力,捕捉细节和场面调度及时、准确,日常场景自然生动,刻画了位于黎巴嫩境内的Majdal Anjar叙利亚营地内的生活场景。这些叙利亚人和他们的家庭被招到黎巴嫩工作,但因国内战事而无法回去,只能驻扎在临时营地的帐篷里,等待时机回到故乡。
影片视角平实而深入,手法简洁而精确,荡气回肠。故事最后,孩子出生,恋人结婚,悲悲喜喜中生活还在继续。
国家/地区:加拿大
导演:安·希
一位如今在加拿大生活的曾经的伊拉克童军,现在已年过中年,深受战后忧郁症之苦。他曾尝试自杀却幸运被救,在温哥华进行抑郁症精神治疗时他碰到一个伊朗老兵,两个当年的敌人成为好友。离奇的是,交谈中他们发现,这个伊拉克童军在战场上居然还救过这个当时垂死的伊朗老兵,后来两人才失散了,几十年后他们却能在异国重逢,这样的缘分实在神奇。
两人在离国20多年后又一起回到故国,那里已被ISIS蹂躏成一片焦土。全片沉浸在一种缓慢的抒情格调中,又有战争的悲痛感,跨越了30年的战争回忆。战乱过后,枯骨成灰,存留下来的只有这样动人的人性。
国家/地区:美国
导演:斯蒂芬·迈英
“罪与罚”是关于纽约警察局(NYPD)内部的一群已闻名全美的“吹哨者”的故事。所谓“吹哨者”指的是那些“在国家机关、机构内部任职,却站出来揭发当局违规、违法行为的人”。其中纽约警察局的吹哨者群体被为“NYPD12”,是由12个非洲裔和拉丁裔少数族裔组成的警察群体,2015年8月他们冒着丢掉工作的危险勇敢站出来对纽约警察局发起集体诉讼,揭发纽约警察局抓人指标的问题,即以发出的传票数量来评判警察的业绩。
这种数量考核标准最容易引发的就是警察滥权问题,而由此容易造成滥抓无辜、警民关系紧张,已被无数次证明为社会动乱之源,片中那些深受考核制度之害的普罗大众(大部分都是贫民区的有色人种),他们对纽约警察局的那些街头抗议,当然就是最好的证明。事件最终,纽约警察局被判罚7500万美元。
国家/地区:美国
导演:海迪·埃温 / 雷切尔·格雷迪
哈西德派也许是目前世界上最保守的一种宗教流派,他们基本上反对一切现代文明,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认为足不出户、抗拒外界诱惑是一种美德。本片记录的是纽约哈西德社区的几个青年“叛逃者”。叛逃哈西德这样的保守宗教社区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一旦脱离,意味着与家人朋友永远的隔绝,过程丝毫不亚于逃离一座监狱,追求自由的过程受到社区成员的种种阻扰和恐吓。
小众族裔纪录片如果反映的只是一种民族特性,而不是具有“世界人类共性”的东西,就很难获得其他族裔观众的认可和共鸣,但本片的重点正是“寻求自由的勇气”这样的人类共性,可看性强,手法纯熟、叙事冷静全面,镜头语言精练、多样,展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小世界。
(原标题:上海电影节|金爵奖入围纪录片导览:纪录时代,改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