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生哪里人 对话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培养什么样的人 办什么样的大学

2017-09-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立德树人要落实到教师教书育人上.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目前大学教师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年轻教师.海归教师对国情的了解不是那么深入;有些教师缺少相关教学能力的专门训练;有些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有的教授只挂帅不出征.由助手代为讲课;也有个别教师师德有亏,做出超越底线的事情.为此,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通过改进评价体系,强化激励措施,奖惩并举.奖优罚劣,引导和激励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重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立德树人要落实到教师教书育人上。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目前大学教师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年轻教师、海归教师对国情的了解不是那么深入;有些教师缺少相关教学能力的专门训练;有些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有的教授只挂帅不出征、由助手代为讲课;也有个别教师师德有亏,做出超越底线的事情。

为此,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通过改进评价体系,强化激励措施,奖惩并举、奖优罚劣,引导和激励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要重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开展培训、加强交流观摩、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鼓励开展教学研究等方式,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

立德树人要落实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改善环境的新阶段。抓质量,就要抓责任、抓标准、抓激励、抓评估。我们要给高校充分的自主权,高校也要强化质量意识,肩负起抓质量的责任。质量是有标准的,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教育部将出台专业质量标准,高校要基于标准甚至高于标准培养人才。标准是底线要求,高于标准才是先进水平。

记者:高校如何才能承担服务国家这一使命?

陈宝生:从根本上讲,我们不是为了办大学而办大学,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在服务中体现价值追求。

这些年来,高校为国家培养了一亿七千多万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种人才,他们中间的优秀代表已经创立出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标志性成果,像"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有些高校的同志还安于闭门办学,缺乏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对大规律不理解,对大逻辑不清楚,对大趋势不敏感。要知道,把握住社会需求,服务好国家需要,高校发展才有目标、有动力。而增强服务国家的意识,关键是要主动与国家战略对接。

国家战略是导向,高校的同志们要认真学习国家大的战略、规划、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和社会需求明确学校的定位,谋划学校的发展。比如,国家"十三五"规划我们对接的怎么样?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等重要会议,我们是否领会了其中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再比如"一带一路",高校就要去研究,国家战略的要旨是什么,相关国家有什么特点和需求,我们在语言培训、课题攻关、相关类型人才培养等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这样我们才能把握机遇,发展自己,贡献国家。

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就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

记者:在对这两个问题的求解中,与"培养人"密切相关的思政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一些学校无论思政课老师怎么用心讲解,总有学生不感兴趣或刻意抵触。

陈宝生:高校要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理直气壮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教育阵地,提高战斗力。

一是要教师、学生两条线并进。要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于老教授、老专家,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承载、传承学校精神、校园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对于青年教师,要重点把握好入门关、培训关和考核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于教化,就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

要结合他们初步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但理论认知相对薄弱的特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高校领导要亲自讲思政课,这才能体察一线教师的困惑和问题,摸清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找到改进方法和途径。

二是要把握好课堂、教材和网络。要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的政治底线,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确保课堂意识形态安全。教材体现国家意志,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抓好教材建设,把好进口教材关,切实加强教材建设的意识形态安全。

网络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学习工具和交往方式。有人讲,几堂思政课抵不上一个微信段子,碰到问题不问老师问"度娘",遇到困难不在班组讲而在朋友圈求安慰,这给学校的管理,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我们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防止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错误的思想和信息。

记者:培养好人、办好大学,教学至关重要。但我们在采访中却听到不止一位老师的吐槽:现在"教学成了良心活,科研才是硬杠杠"。

陈宝生:教育者的本分是教学,要回归教学这个本分。提高教学水平,基础在本科。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就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

近年来,本科教学工作开始升温,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本科教学上一定要舍得用力、下足功夫。高校领导不抓教学,不是失职就是渎职,至少是不称职。要时常问问自己,听了多少课,接触了多少师生,研究了几次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是否心中有数。

提高教学水平,完善业绩评价和利益导向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也很重要。这些年,国家拨了那么多钱,有多少钱是真正用在教学、人才培养上的?今年,国家专项支持中央高校搞教育教学改革,这笔钱是怎么用的,是否用出了成效?据我所知,这笔钱下拨后,高校更加注重课程内容建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制度化建设,但也有个别高校领导对此不了解,工作不到位。

记者:再有就是大家都很关注的"双一流"。曾有大学校长无奈地说:进入"双一流"意味着得到重磅支持,大家都在疯狂"挖老千"(挖"千人计划"等专家)。这会不会引发无序竞争?学校该怎么对待"双一流"?

陈宝生:"双一流"是一个重点建设项目,要出人才、出成果,但更是改革项目,要考虑教育理念的转变,实现以投入换机制、以建设换模式。"双一流"建设也是一个效率计划,是冲一流的,这是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双一流"的逻辑起点是"985工程""211工程",在布局时,前期要注重存量微调、增量优调,中后期要突出绩效考核、动态调整。先一步进入"双一流"建设的高校要有改革意识,确保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内部管理等方面为其他高校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有竞争意识,"双一流"身份不是固化的,要讲究建设效益。

暂时没有进入的也不要气馁,动态管理就意味着机会。各学校要把精力集中在改革发展中,不应把精力放在追名逐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