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珍是谁 乘风破浪张素珍 韩寒的《乘风破浪》 是与时代的匆匆和解
这个春节档期最有趣的电影,恐怕就是韩寒的《乘风破浪》了。
不说它是春节“最好”的电影,一是因为矮子里面拔将军,在一堆目的纯粹到就是来“忽悠钱”的电影比起来,相对意义上的“最好”毫无意义;二是因为这部电影有趣,但谈不上优秀,从电影的角度上说,它问题多多,但是如果从社会心态的意义上看,却非常有趣。
我先假定所有读者都看过此片(就算没看过,也了解大致的剧情)——以下包含一些剧透。
《乘风破浪》融合了众多在国内卖座的电影标签:喜剧、穿越、青春、怀旧——所有这些都与两年前的爆款喜剧《夏洛特烦恼》像极了。
事实上,近五年来国内一个异常泛滥的题材,就是以对高中、大学时光进行怀旧的青春片类型。从2013年的《致青春》,到之后充斥着各个档期的《左耳》、《同桌的你》、《毕业那年》、《匆匆那年》、《栀子花开》,各路青春片从开始的火热,到之后永远就是初吻、出轨、堕胎、出国、三角恋的套路,终于让观众反了胃。
青春片像是一个未老先衰的少年,明明不到30岁,却动辄为赋新词强说愁,喜欢回忆、喜欢怀旧、喜欢回到过去。青春片的衰败有套路过于单一的原因,有制作太过粗糙的病根,也有情节太过狗血的因素,但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80后的怀旧,怀旧符号总归多于人生经历。
青春片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怀旧的符号,它可以是《灌篮高手》、《机器猫》,也可以是校门口卖的2毛钱一张的洋画或是玻璃球,可以是周润发、张国荣、刘德华,也可以是小卖部的小吃。但是对于青春期的人来说,最缺的恐怕就是人生经历了。
各种富于时代感的怀旧符号可以肆意在电影中堆砌,但是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恐怕最重要的还是富有说服力、戏剧性的“人生经历”——是“或许主角也可能是我”的人生经历,才是构建出观众与银幕故事产生共情的关键。
2013年的《致青春》带动了一波青春片热潮
而“人生经历”或许是青春期的少年们所最为欠缺的。
所以我们的青春片就只有两把刷子:满银幕的怀旧符号,以及一个狗血且套路的故事。
韩寒的《乘风破浪》无疑也充满了对“小镇青年”的怀旧,充满了对90年代的怀旧,充满了青春的不安与骚动——按理来说,韩寒完蛋了,“青春 怀旧”这是近两年最糟糕的故事题材:审美疲劳、狗血俗套。
与《夏洛特烦恼》类似,当影视剧中的俗套“穿越”融汇在“青春 怀旧”的主题时,原本“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怀旧,悄然发生了“位移”。青春片中故作老态、自怜自艾的感伤身世,在韩少的《乘风破浪》中变成了80(乃至90)一代与父辈的和解。在十五年前被当时的主流媒体痛斥的这一代人,终于变成了主流本身,他们开始学习去理解(至少是装作理解)他们的父辈。
片中的90后赛车手徐太浪(邓超饰)在拿到冠军之后,突发车祸,在弥留之际,一下穿越到了1997年,并结识了当年的父亲徐正太(彭于晏饰)、母亲张素珍(赵丽颖饰),以及父亲的朋友们。虽然电影的主角徐太浪是98年生人,但是考虑到影片大部分时间发生在1990年代,以及里面的大部分怀旧符号(如《新白娘子传奇》、BP机、流行歌曲、录像带、港片)也都是1990年代的流行文化,这部影片可以看做是一部写给80后生人的情书。
《乘风破浪》剧照,董子健(左一)饰演程序员“马化藤”
影片刚开始时,已然2020年的22岁车手邓超在夺得冠军的意气风发之际,大声地、但却另类地“感谢”着自己的父亲彭于晏,他大声地说:自己感谢父亲,是因为他错了,正是他的错,才成就了自己的选择——如果我们可以将此看成是80/90一代的“弑父”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90分钟内,我们就将看到,同样是(以邓超为代表的)这一代人,是如何开始注视着同样年轻的父辈,并且开始理解他们,最终认同他们。
邓超刚刚穿越回过去时,最想的就是要见一下几乎未曾谋面的妈妈,可这一单纯的动机,没过多久就转变成了与父亲并肩作战。其实与其说是认同了父亲,倒不如说是把父亲当成了兄弟,父子之间或许会隔有嫌隙,但是兄弟之间就少了鸿沟。彭于晏饰演的徐正太,就从父亲,变成了兄弟、朋友、带头大哥。
而已然20多岁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小镇青年徐正太,也显然有着自己的人生。他所面对的,不会是青春片里扭扭捏捏的小情小爱,也不会是“狗血”淋头的堕胎出轨;徐正太带着自己的兄弟(儿子)所面对的,是从城市到乡镇都历经巨变的90年代,是天翻地覆的社会转型,是他最春风得意、但也即将被其抛弃的时代变革。
影片中,徐正太和他的小弟六一觉得:囤BP机是商机(嘲笑小马的QQ编程)、录像厅是未来(电影院才会关门)、房子不值钱——所有这些在有着“2017年后见之明”的观众看来自然是会心一笑,但却也代表着那个年代人们最简单、最朴实的发财梦想。
观众们对于他们那些现在看起来自以为是的生意经充满嘲笑,但这种嘲笑却是善意的,也是无奈的——而在电影中,正是作为儿子的邓超,代表着全体观众,对父辈们的这些理想,报以了这样善意且无奈的嘲笑。
而且虽然有嘲笑,他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阻止父亲囤BP机、开录像厅,也没有真的撺掇父亲去买房、去开电影院。
身为观影主力人群的80/90一代,他们开始认同他们的父辈,其理由并非是对他们的理解与热爱;相反,他们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也成为了父辈、也成为了社会主流,也成为了他们以前最讨厌的那类人。
在这个意义上,已然告别弱冠之岁和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观影人群们,他们认同的,已经不再是邓超眼中的那个意气风发、也曾少年狂的父亲;他们认同的,其实是那个充满了理想主义、浑身的志向拼劲、还未被社会打磨得没了棱角的自己。
彭于晏在片中饰演邓超(徐太浪)的父亲,徐正太
相比于《后会无期》,韩寒作为导演无疑成熟了许多。
虽然《乘风破浪》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却非常鲜活,在那些抖机灵的段子之外,也有些许粗砺的质感。《后会无期》作为一部公路片,有着线性的故事推进和开放式的结构,这种开放式避免了韩寒作品最大的问题——虎头蛇尾,总是有个好看的开头,却不知道如何收束线索,让主题回归。
而《乘风破浪》作为一部穿越片,必须有穿越,也有归来,在故事走向终点的时候,主题也必须有所回归。这种闭合式的剧作结构,无一挑战了韩寒作品一直以来的散漫和开放,但韩寒却完成得有板有眼、可圈可点。这可能是这个春节档最大的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