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虎被打 [原创评论] 假巡视组电话被打爆再证"谣言猛于虎"
直到9月10日,施先生仍然会不断地接到陌生来电。在此之前,他还会不停地解释:“我不是巡视组领导”,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陌生电话接踵而至,如今,那两个他用了14年的电话号码,一个被设置成了拒接陌生来电,另一个设置成了静音。这一切,源自一则网络谣言。经警方调查,施先生的名字和手机号码被人放上网络,并冠以“中央巡视组组长”的名头。(9月11日《钱江晚报》)
仅仅是“朋友间的善意玩笑”,结果却造成了“一举三损”。一是“造谣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当地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给予其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若是被害人要给予其他民事方面的诉求,始作俑者还将承担更大的代价;二是给当事人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干扰。
一月上万电话已经成为骚扰,并使其电话处于停摆的状态;三是对中央巡视组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影响,导致其公信度受损。若巡视组电话成为娱乐甚至玩笑的对象,必然会造成“狼来了”的恶果。
不能不说,玩笑者利用了最具关注度的信息,并造成了“来电巡视组”的纷扰。就事件本身来说,这其实是“无心之过”,对于后果也缺乏足够的判断。经过行政拘留之后,势必给“造谣者”很大的教育,也足以警醒其身边人。网络时代没有“法外之地”,生活中小圈子的“玩笑”,一旦被网络放大而成为公共事件,就可能成为“谣言”而带来极大的社会成本,而要进行弥补和挽救,就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其困难程度,也会超过个体甚至区域性的可控力。
时下,经过当地公安部门的努力,本地来电已然绝迹,但其他多地的“来电巡视组”,若没有当地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恐怕很难真正得到解决。
如果再加上报案后形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可以说,这则谣言还形成了很多无形的损失。由此不难看出,网络时代的谣言一旦被放大,就可能迅速扩散而成为灾难;另一方则说明,一个人若不注意自身的权利边界,没有严谨的自控意识,就可能成为制造谣言者而受到惩罚。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个“玩笑式”的小事件,可以真正看出“谣言猛于虎”的破坏力。
当然,最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于,这个看起来并不高明的谣言,能够被迅速扩散,说明社会防范和识别谣言的能力还不够强。虽然“公布巡视组电话”正好迎合了公众的现实所盼,但越是内心急迫越需要增强防范意识。中央巡视组进驻地方的消息并不难查证,进入权威的官方网站便可洞悉一切,网贴的真假也就一看便知。
一则谣言从制造到传播再到采信,及至有一月万人去电,谣言成患的生态环境,确实比想象中糟糕,而公众的自我防范和社会的自我处理能力,还有待加强。
就“来电巡视组”事件而言,当然有很多值得解读之处,比如对中央巡视组的过度关注,折射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解析“玩笑成谣言”的成因和后果,恐怕更有标本意义。因为“他人即自己”,若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一个玩笑造成的谣言”就可能成为每个人的恶梦;若不注意自己的行为,谁都可能成为制谣者,也会成为被谣言所困的下一个。
基于现实而言,“来电巡视组”可成谣言为祸的经验案例,值得不断的解读、分析和研判,唯有将其借鉴意义放大,才能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