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英偷人 【蒲剧冯派传人朱秀英逝世三周年纪念】我学习朱秀英唱腔的一些体会
我十岁进入戏校,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历经河津蒲剧闭、古县蒲剧团、洪洞蒲剧团、临汾眉户剧团、临汾蒲剧院蒲剧团,直到2005年亲手建立了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声源艺术团。在这许多年里,由于各种原因奔波在许多团体之间,饰演的角色多为配角,饰演主角的戏局限在《三对面》、《骂殿》等折子戏上。
虽如此,但是在饰演各种配角、反串角色时,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唱腔有了实践,也对各种唱腔进行了比较和探索,这对稳定自己的唱腔起到了"投李得桃"的作用。
所谓"投李而得桃"之意,是我选择了"朱秀英式"的唱腔,作为学习的蓝本,并结合自己的唱腔特点来发挥。众所周知,蒲剧界的名演员、名教师朱秀英的唱腔,在五六十年代就闻名遐迩,备受青睐,仿唱之声不绝于耳,其影响力和知名度远涉西安、河南、兰州等地。
我在崇拜"秀英"唱腔的同时,也在练习中或舞台上试图用"秀英"的音色、韵律来演唱,也特别爱用"秀英"的唱片对照着练习。不断的揣摩"秀英"唱腔"按、点、顿、拉、闪、放"的特点,说"秀英"唱腔是蒲剧原生态的唱腔吧,可她的唱腔要比原生态唱腔优美,且韵味要浓,不是那种"唱声起、乐器随"的唱音、乐器音混声一片的令听觉不适的一种唱法,而是非常清脆悦耳,音板合辙,有精、有甩、余音绕梁的美妙之音。
亦是字字入耳,犹如珠落玉盘之妙。
在学习"秀英"唱腔的同时,既要学习她有效地保持了蒲剧唱腔的特色,无论是行腔、吐字、节奏诸多方面都保持蒲味十足,且还要体现"秀英"唱腔的超前意识,"秀英"唱腔早就体现出了现代的时代气息。与现在的蒲剧唱腔相比较,我们就不准发现,"秀英"唱腔一直保持着且不断品味出新鲜感。
通过对"秀英"唱腔的不断研究,我初次用"秀英"加"我"的唱腔,为《山凹人家》李琴娥饰演的剧中人物配了音,著名导演苏家栋赞道:很久没有听到过这么好的唱腔。其实,学习"秀英"唱腔时,有一个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洒脱地把握继承和发展的有机结合。要么老腔旧调,给人一种二三十年代的感觉,要么屡屡失去应该保持的蒲剧传统韵味。
学了"秀英"唱腔,自然要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我选择了折戏《骂殿》。《骂殿》是极富感情色彩的一折"悲喜剧",它说的是,赵匡胤死时,传有"烛影斧声"之嫌,指为人所害,贺后疑赵光义与潘仁美合谋,害死匡胤。光义登基后,贺后携子赵德元、赵德芳上殿质问, 因言语不逊,光义欲斩德元。
德元一气之下碰死金殿。贺后当殿历数赵光义之过。光义无奈,封贺后入养老宫,并赐龙凤灯—对;另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王命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贺后忍让而退。
此剧属蒲剧青衣唱功戏。此剧的特点是:用唱腔的变化来塑造和刻画人物。我根据老艺人"尧庙红"的"复音"效果, 由低而高,由壮而细,音域跳跃幅度大,高低音相差悬殊,但却与剧中人"贺后"的心情相协调。
在演唱时我又揉进了"秀英"的唱法,使之根据人物感情的变化需要而利用声腔去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既揭示了贺后因儿惨死所产生的悲愤心情,又利用唱腔的特点,把观众的情绪始终纳入到自己所体现的人物情绪变化之中。
贺后(唱):一见皇儿把命丧把命丧,颗颗泪珠洒胸膛。 娘叫儿上殿讨天下, 烈性的儿啊染黄沙。 口对儿面叫不应,腮对腮来儿啊你不应声。
这段唱段,用气息奄奄的唱腔,柔情悲切,催人泪下。用尧庙红唱腔的火爆,加之字字入耳的"秀英"唱法,我演唱的《骂殿》受到观众的好评。如此运用,我想既克服了老演员只是气怒逼人,但吐字不清的所谓原生态唱法,显然又对蒲剧唱腔,注人了一针清新剂。
我之所以不遗余力的学习"秀英"唱腔,是因为"秀英"唱腔对艺术的严谨态度,这种态度在她的唱腔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在一段段唱腔中,她总是根据人物性格、情绪,在演唱的节奏中,有张有弛,使唱段总是处在一种规律的运动之中,既无拖沓之感,又无毛糙轻率之嫌,且能在演唱之时,有效的把握口气,控制气息,从而使自己演唱时自由运用,游刃有余。
总之我在学习"秀英"唱腔的过程中,确实尝到了甜头,在农村或者在城市演唱时,总是遇到这样的场面:唱到悲凄之处时,台下的观众是泣声阵阵,唱到火爆之时,台下观众情绪激昂,掌声不断。
当然,借鉴不能一般的"照猫画虎",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来发挥,化而用之。可谓借花一枝勤培育,时习换得花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