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怎么引起的 详细阐述其病因

2019-07-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胃病指肠胃病,肠胃病是俗称,为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入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肿.胃肠病历来被医家视为疑难之症,一旦得病,应及时治疗.长期服药,才能控制或治愈.肠胃病的种类很多,包括:慢性肠炎.结肠炎.慢性胃炎(浅表性.糜烂性.萎缩性.反流性).胃窦炎.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等. tion")showBodyU

胃病指肠胃病,肠胃病是俗称,为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入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肿。胃肠病历来被医家视为疑难之症,一旦得病,应及时治疗、长期服药,才能控制或治愈。肠胃病的种类很多,包括:慢性肠炎、结肠炎、慢性胃炎(浅表性、糜烂性、萎缩性、反流性)、胃窦炎、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等。

病因

肠胃病的根本原因是人体保护性机制与损伤性机制失衡所致。有益菌组成的菌膜屏障遭到破坏、有害菌及其分泌的毒素侵袭肠胃黏膜。传统药物在杀灭肠胃有害菌的同时,也杀灭了肠胃必需的有益菌。虽然缓解症状,消除了炎症,但有益菌的减少使肠胃免疫降低,一旦停药容易再次感染,引起胃病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环境、饮食、药物、细菌感染等以及吸烟,过度酗酒都可引起。医学上称为“二重感染”,逐步演变成慢性肠胃病。

临床表现

肠胃病有多种临床表现,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泛酸、打嗝、饭后饱胀感、压迫感,胃酸、胃痛、胃堵、胃胀、胃寒、胃热、胃痉挛、厌食、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肠鸣、脓血便、便不成形、黏液便、柏油便、次数多等都属于肠胃病的范畴。在个体身上可多种不同的表现。

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特别注意以下症兆:

1.中上腹痛、腹胀、反酸明显加重,疼痛无规律,发作周期越来越短。

2.胸骨后心窝部隐痛,疼痛呈辐射状,常规药物不断加量,很长时间才能缓解疼痛

3.食欲不振,饮食减少,经常恶心、呕吐、体重减轻,消瘦,伴乏力、贫血。

4.腹部发重,大便时间无规律,不明原因的腹泻,大便不成形,多为黏液便或稀便,排便有轻微疼痛。

5.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黑便,普通抗菌消炎药无效,腹泻难以控制,伴低度或中度发热。

治疗

1.日常生活

饮食规律化,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其次,保持精神愉快。

2.对症治疗

(1)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质饮食,以利于胃的休息和损伤的愈合。

(2)鼓励饮水,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患者在无呕吐情况下,尽可多饮水,补充丢失水分。以糖盐水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呕吐频繁的患者可在一次呕吐2小时后少量多次饮水(50毫升左右),不至于呕出。

(3)止痛。应用颠茄片、阿托品、654-2、奥替溴铵等药均可。还可局部热敷腹部解痉止痛(有胃出血者不用)。

(4)伴腹泻、发热者,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粪便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可适当应用黄连素、氟哌酸等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对胃的刺激。

(5)呕吐腹泻严重,脱水明显,应及时送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一般1~2天内很快恢复。

(6)预防为主,节制饮酒,勿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急性单纯性胃炎要及时治疗,愈后防止复发,以免转为慢性胃炎,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