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专家教你如何在早期识别就医

2018-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发病显著下降. 麻疹早期症状?麻疹症状有什么表现? 1.典型麻疹 潜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发病显著下降。 麻疹早期症状?麻疹症状有什么表现?

1、典型麻疹 潜伏期10日左右(6~18 日),潜伏期长短与所接触的病毒量及是哲接受过被动免疫制剂有关。典型麻疹临床过程分3期。

(1)前驱期:从发热至出疹3—4日。起病急,以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眼结膜充血为主要症状。于病程2~3日可见颊黏膜粗糙,上有数量不等的0.5~1mm直径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的黏膜斑(Koplik斑).多时可融合,对本病有早期诊断意义。黏膜斑2—3日内消先。

(2)出疹期:于发热第3—4日开始出现皮疹.伴体温增高,症状加重。皮疹自耳后颈部开始,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到达手掌与足底。皮疹出齐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2一4mm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褪色,痊间皮肤正常,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少数呈现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皮疹高峰时全身毒血症状加重,高热可达40℃,嗜睡,重者谵妄、抽搐、咳嗽频繁。结膜红肿、畏光,舌乳头红肿,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轻度肿大。肺部可闻湿啰音,x线胸片可见轻重不等弥漫性肺部浸润改变或肺纹理增多。

(3)恢复期:出疹3—5日后,体温开始下降,呼吸道等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随之消退,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素斑,伴麦麸样脱屑。1—2周完全消失。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开。如此期体温未恢复正常或再攻上升,提示有并发症发生。

2、非典型麻疹

(1)轻型麻疹:麻苗的广泛应用,使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下降,临床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轻型病例增多。轻型麻疹与自动免疫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我国研究资料表明,初免后15年HI抗体阳性率尚有81.7%~84.5%,但在初免成功者中.少数人群由于其抗体水平逐年下降甚至转阴,可失去对麻疹野毒株感染的保护力,感染麻疹病毒后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极少数为轻型麻疹(其HI抗体均

轻型麻疹病情轻,前驱期可缩短至1~2日或者无前驱期,体温不高,甚或正常,眼、鼻卡他和咳嗽等症状可能缺如;口腔无麻疹黏膜斑或数量少,一天或不到一天即消失。皮疹稀疏散在,甚至见不到皮疹。病程短,一般6~9日,更轻者l~2日即恢复,多无并发症。

(2)重型麻疹:多见于并发严重继发感染或免疫力低下者.如营养不良或已患有其他疾病的儿童.病死率高。依据临床特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中毒性麻疹:中毒症状重,起病即高热持续在40~4l℃,常有谤妄、昏进、抽搐,早期出现大片紫蓝色融合性皮疹,伴气促、心率快、唇指发绀。

2)休克性麻疹:表现为循环衰竭或心力衰竭,高热、面色苍白、肢端发绀、四胜厥冷、心音弱、脉细速、血压下降等。皮疹色暗淡,稀少,出疹未透发而骤然隐退。

3)出血性麻疹:皮疹为出血性,压之不褪色.伴高热等全身严重中毒症状,可有黏膜和消化道出血,此型少见。

4)其他:并发重症细菌性或其他病毒性肺炎者也列为重型麻疹。

(3)成人麻疹:在广泛使用麻苗的国家和地区,麻疹发病年龄明显上移,成人麻疹日渐增多,病程经过仍较典型,但病情多较重。起病急,发病第一日即高热、头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后出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咳嗽加重,热型不规则或为稽留热.持续3—8日。发病3~4日出现皮疹,疹型为粗大斑丘疹,融合,退疹迟缓。重症病人于疹后2~3日可出现出血性皮疹。口腔黏膜斑常见,但不典型,消失较晚。肠道症状多见,且明显,一组报道67.2%患者出现病毒性肠炎样水性粪便。中毒症状重可见假性脑炎。发生率0.1%一1%,合并脑炎者10%~20%死亡,亦可并发DIC。此外,成人麻疹发生麻疹性肝炎者较多,其发生率为31%一86%,多发生于麻疹急性期,在病程的第5一l0日损害达高峰。临床表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甲型病毒性肝炎,可出现黄疸(5%~8%)、肝脾大,血清转氩酶升高,大多于2—4周恢复,也有延至8周恢复者,预后良好;肝细胞损害较轻。无特征性改变,可见灶性坏死伴淋巴细胞浸澜,但未能找到病毒颗粒。

(4)异型麻疹:多发生于接种麻疹灭活疫苗后6个月~6年,当再接触麻疹病人或再接种麻疹灭活疫苗时出现,原因不明,可能是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潜伏期7一14日:前驱期2—3日,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腰痛、呕吐、咳嗽等。发热可延续至数周。无典型麻疹黏膜斑。起病后2—3日出现皮疹,由四肢远端开始向心性扩散到躯干和四肢,但超过乳头线以上少见,偶见于面部。皮痊为多形性,黄红色斑丘疹。有时呈2—3mm大小的小疱疹,有痒感、无痂.偶呈瘀点、瘀斑或荨麻疹样。常伴四肢水肿,多见于手足背部。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可发生肺炎,x线检查可显示肺部淋巴结肿大及肺部片状阴影.肺炎可延续1—2年。有的病人可出现胸水。部分病人有肝脾大伴肢体麻木、无力和瘫痪,也可无明显皮疹而有其他脏器病变。不易分离到病毒。但恢复期麻疹特异性抗体强阳性。周围血象检查早期白细胞数降低,后期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本病接种活疫苗者极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