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康的故事 看“神童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在新课程样板校校长研修班的培训中,观看了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发的“神童”魏永康独特的成长经历后,感受颇多。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8岁上县属重点中学,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十九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其实,类似魏永康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案。报载14岁的王思涵以超出录取分数线60分的高考成绩考进沈阳工业大学。本应大学毕业的他,却因“除英语及格外,其他科目成绩为零”,被学校“责令退学”------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
从众人惊羡的“神童”到“泯然众人”,一幕幕现代版的《伤仲永》,启人深思,发人深省。
从这些神童的成长的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童年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没有课外书,也没有玩具。人生路上那些美丽的、欢乐的、悲伤的、复杂的、温暖的、坎坷的际遇,也统统与他们“无缘”,而这些正是孩子健康成长所不可或缺的社会土壤。是谁毁掉了神童?在教育问题上是不是有一种浮躁的东西现实存在着,家长的浮躁,社会的浮躁,媒体的鼓噪是不是都起到了一些负面的作用?想来,这真正是教育的悲哀。
生活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竞争的时代,父母、孩子背负的责任、压力都空前增大了。父母们不仅要照顾孩子的生活,更要为孩子设计未来,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为孩子报了无数的补习班、提高班、培优班、精英班、艺术班、特长班,班型五花八门,学习内容包罗万象,所花费用不计其数。孩子们更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不仅要完成学校老师的作业,还要完成大量的课外班的作业;小学的孩子,不仅要学好本学段的知识,还要提前完成下个学段初中、甚至高中的课程。
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不一定就能得到好的结果,不要浮躁,不要急躁,要顺其自然,不要违背自然,违背自然就要出问题。
突然想到一个故事: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有一次到西安去参访一些佛教的寺庙。看到有一座大的寺庙,很有规模的大雄宝殿,前面有两棵大松树,都是五六百年以上的老松树了。有一棵松树已经倒了。钱先生就看到松树旁边有一个小沙弥在那里种夹竹桃,就是那种今年种,明年就开花的那一种很容易长大的树。
先生一看到这个景象就叹了一口气,说这个寺庙气数已尽。为什么钱先生看到小沙弥在庙前面种夹竹桃就叹一口气,就论断这个寺庙气数已尽呢?因为钱先生他有一个看法。
他在想,想当初五六百年前,大雄宝殿在盖的时候那个开山的方丈和尚,他是何等的眼光!在大雄宝殿的两旁种这两棵大的松树,这种松树没有长五六百年,跟这个大雄宝殿是衬托不起来的,不配衬的。
所以他就想当年这里开山的和尚啊,那是何等的胸襟!开山的时候,他在建这个大雄宝殿的时候,他心中已经想到了这个寺庙五六百年以后的光景,这五六百的气运已经在他的心里面了。现在这个小沙弥在这里种夹竹桃,今年种明年就开花。他想现在的方丈和尚看到的只是明年的光景啊!所以他论断这个寺庙气数已尽。
摆正心态,放长眼光,方是教育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素质教育不能成为一句空话,在当今应试教育还没有被更好的体制取代之前对孩子适当引导,加大一点难度、多学一些知识不能说一定错误,但是孩子的综合素质、特长的培养、个性的张扬一样重要,科学家不是唯一的人生选择,清华、北大不是唯一能培养人才的地方。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有责任心、情商智商兼备的孩子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神童”不再神,令人感伤。我们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我们也期盼魏永康王思涵们能勇敢地从目前的艰难境遇中走出来,努力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我们更希望教师家长们的爱,不是成为负担甚至羁绊,而能够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