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的生活世界 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
德国现象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1859-1938年), 早年致力于建立以“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和意向性理论为核心的先验现象学体系,其宗旨是要把哲学建构成一种严格的科学。晚年胡塞尔经历了欧洲灾难深重的危机,使他的哲学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从理想的科学世界返回前科学的生活世界。
胡塞尔注意到,欧洲的危机不仅是科学的危机、哲学的危机,而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危机、人性的危机。在19世纪到20世纪,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繁荣,逐渐形成了对理性盲目乐观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人的整个世界观、人生观在自然科学思维方法的支配下,对科学世界的理想憧憬取代了对人生意义与生活目的的追问。人的问题被排斥在科学世界之外,盲目的理性变成了非理性,作为人的创造物反过来对人实施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危机实质是科学与人的分离,最终愈演愈烈,成为文化的危机、人性的危机。
究其根源,就在于自然思维态度将科学世界取代了生活世界,胡塞尔有时也把“生活世界”(Lebenswelt)称之为“日常生活世界”(alltag(?)liche Lebenswelt)或“周围世界”(Umswelt)。
胡塞尔认为,与科学世界相比,生活世界保持着人与世界的统一性,使人的主观性、个性化色彩完整地存留在人与世界统一的图景之中,而没一有被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排除出去;生活世界保护着人的生活目的、人的意义与价值,因此,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根基。
在人参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视野里,人获得进一步思索自身及与自身有关的宇宙的意义,生活世界进而成为人们经验反思的基础。
胡塞尔由此认识到“生活世界”作为文化的最基本形式的意义并赋予生活世界以本体论内涵,即在生活世界中,借助现象学还原的方法,人既可以获得纯粹意识的本质结构,也可以返回较低阶段的经验世界。
这样,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就成为沟通经验事实与先验本质,实践与理论的桥梁或中介,最终成为完善其先验现象学实践哲学意向的切入点。
继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后,转向生活世界成为 20世纪哲学的主题。尤其是对德国当代哲学而言,更是对这一主题的继承与创造。如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解释学”和“基本本体论”就是在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基础上的发展;哈贝马斯的“交互主体性”问题也是继承胡塞尔“主体间性”思想的基础上,对“生活世界”先验自我主体的超越。
当代德国哲学家们在尝试将哲学的认识论问题转化为不同文化间理解何以可能的问题,进一步追问以不同方式理解的主体间交互何以可能的问题。
从而为哲学传统思维方式创造新的突破口。 当然,作为人类理性反思产物的现象学必然具有自己的局限性。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探索,一方面展开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对 2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话的可能性,开辟了研究交互文化问题的新视野,促进中国当代哲学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胡塞尔对生活世界、历史、科学的问题上,忽视了唯物主义的视角,因而不能彻底解决这三者的关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但是,胡塞尔在“生活世界”中所把握的哲学思考的方向,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关理论的研究都是在某种意义上对生活世界的更深入探索。值得注意的是,有关什么是生活世界的内涵,胡塞尔为什么要提出生活世界,以及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为解决当代哲学的棘手问题提供了什么可能?的一系列问题,大多散见于各篇著作或论文之中。
有些仅仅是提及这一问题,有些虽然对此作出论述,但不集中深入。
本文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内涵及他提出这一概念的原因,从历史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及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对当前哲学界中值得商榷的两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不是对前期先验现象学的否定,尽管它的确表达了与胡塞尔早期思想的不同之处。哲学有自己特有的方法论和基本结构,正如科学所拥有的一样,哲学应自觉地成为与实证科学不同的文化特质的文化形式,而不应当成为科学之上的科学。皙学的历史说明了这一点,人类自身的理性进化也说明了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