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尔冬升:限制天价片酬要靠行业自律

2019-03-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贺俊屈旌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 尔冬升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话人物:尔冬升●对话时间:9月25日 [人物简介] 尔冬升,1957年生,中国香港人.著名导演.编剧.监制.早期因主演武侠电影成名,1985年转型做导演.他执导的电影<新不了情>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编剧奖,电影<门徒>获香港电影导演会最杰出导演奖.2015年接任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董事局主席. 与尔冬升交谈很愉快,他对电影行业有着成熟的思考. 这一次来武汉,尔冬升是为了参加第十二届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贺俊屈旌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

尔冬升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话人物:尔冬升●对话时间:9月25日

【人物简介】

尔冬升,1957年生,中国香港人。著名导演、编剧、监制。早期因主演武侠电影成名,1985年转型做导演。他执导的电影《新不了情》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编剧奖,电影《门徒》获香港电影导演会最杰出导演奖。2015年接任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董事局主席。

与尔冬升交谈很愉快,他对电影行业有着成熟的思考。

这一次来武汉,尔冬升是为了参加第十二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他受邀担任该论坛年度新锐影人推选委员会主席。

尔冬升有不少亲人从事影视行业,他的成长史和家族史,几乎是香港电影发展的缩影。他当过演员,后来转行做导演、监制,也是第一批到内地参与合拍片的香港导演,对于电影市场的变化有着很多切身体会。

最近几年,他致力于扶持年轻导演,在挑演员、找投资等方面,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如同当年自己一步步走来,除了需要成功,还要获得思想的认同。

记者:近几年您对青年电影人很关注,也帮不少新人导演做监制。为什么这么着力扶持年轻人?

尔冬升:人是一代一代改变。我经常跟一些投资方的人说,你们这些老板都这么年轻,但十年后呢?香港导演中,林超贤52岁,叶伟信54岁,都不小了;徐克60多岁,吴宇森、许鞍华70岁上下。我们必须培养新人,也有很多人想做电影。如果是我当导演,挑演员、找投资,可能没什么困难,毕竟我从17岁到现在,做这一行40年了。但我还是想有点挑战性和满足感。帮助年轻导演不是那么容易的,有时候找演员,人家以为是我拍,爽快答应了;但一听说是新导演,就有顾虑。现在的电影行业里,毕竟还是演员处在上风。

记者:武汉有很多年轻大学生,脑洞很大,想从事编剧、影视行业,但是不知道怎样写出精彩的剧本。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尔冬升:我有一个不是很科学的方法:首先,要能分辨好与坏,能看出别人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够好,如果我来写会怎么样,这样你就有当编剧的潜力了;其次要多多收集资料。很多年轻导演喜欢拍自己的人生,但我想说,你的人生很年轻,我没什么兴趣。二十几年前拍《新不了情》,我没在街边卖过唱,就花了几个月去了解这个行业;拍《门徒》,我当然没有贩过毒,为此花了一年多时间收集资料。好编剧不是教出来的,你只能寻找有兴趣的题材,尽量吸收。不看书、不看新闻、不钻研,怎么去找好故事呢?

当然,如果你喜欢写,有自信,也能练出来。

记者:说起编剧,现在IP的概念很火,网络小说改编成风,靠粉丝刷流量,是否会伤害原创编剧的创作力?

尔冬升:我们所说的IP,不是英文原意的知识产权,更像是给资本界炒作的噱头。以前金庸、古龙、琼瑶的作品,说起来也都是IP。但不是每个IP都能卖钱,很多数据是假的,假到最后,整个行业会垮掉,所以市场会自然调整。有个影坛大佬给过我一个IP,五本,跟电话本一样厚,几百万字。我心想:天啊,这样怎么看啊!他说还有十几本,故事好得不得了,可以拍20部电影。我心想:要是第一部就垮了怎么办(大笑)?

记者:您刚刚说,电影行业里还是演员占上风。最近有关方面出台了“限酬令”,限制演员的天价片酬,您觉得会有用吗?

尔冬升:参考国外经验,我认为最终还是要靠行业自律,大家形成共识。演员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房子都没有的时候,肯定要先赚钱,接片酬高的;等赚够了钱,或者戏开始垮了,他自然就会觉得不能只为了钱,要接些好一点的戏。我曾经跟一个演员说:你们每年赚那么多钱,金马奖、金像奖、金鸡奖之类,总得有一个吧?不然多没意思!

记者:现在有很多影视剧粗制滥造,创作氛围很浮躁,对此您怎么看?

尔冬升:前阵子看到那种影视剧抠图的新闻,我觉得很好笑。2014年我拍《三少爷的剑》,也有弄背景抠图,前后花了一年。我还在现场问徐克,怎么人家拍得那么快?徐导就摇头。其实这种绿布特效制作,越是静态的,越是人跟背景的合成,越是困难,牵涉到人的打光、现场的拍摄、能不能连贯等等,越简单的越麻烦。

为什么会出现抠图影视剧?因为演员很红,没有档期,加上一些投资人和制作人不专业,以为可以蒙混过去。到最后观众不满、演员被嘲笑,他们的想法就会改变。这是电影工业里的恶性循环,但我觉得还是有出路,很多东西会很快调整。

记者:您觉得出路在哪里?

尔冬升:我希望大量资本进入后,给电影圈带来的乱象尽快消失,否则破坏力很大,会毁掉观众对戏剧的信心。这是最糟糕的,因为香港电影经历过。人很容易忘记历史,也很难从历史里吸取经验。我们香港的监制有个群,遇到事情会研讨,理性地去观察整个市场的发展。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候,一年拍300多部电影,到前两年差点低于50部。现在有新人加入,一年又拍到了七八十部。如果戏一直不行就会垮掉,一是投资方,不赚钱就会调整投资方向;二是观众,粗制滥造的东西最终会被抛弃。

记者:接下来还会拍《窃听风云4》吗?

尔冬升:不一定。二三十年前我很着急,只想赶紧做出作品来。现在没有东西要急着做,日子要慢慢过,因为年纪到了。香港回归20周年时有媒体问我,如果回到20年前会干什么?我说肯定开影院,不当导演(笑)。

记者:说到年龄问题,之前连续有几位大导演遭遇票房滑铁卢,很多人认为是因为他们不能适应现在的年轻观众。

尔冬升:我出道的时候,目标就是把徐克导演打倒,到现在都打不倒(笑)。其实有些导演到了年纪自然就退了,不是打不打倒的问题。香港电影人都知道,大部分观众以娱乐为生,观众群始终很年轻,所以我们的东西要年轻一点。有些年轻时拍过的东西,我不想再重复,但这不代表有些我想到的题材不会去做,我可以跟年轻一辈合作。人是可以变通的,岗位都可以置换。

记者:所以您并不害怕衰老这件事情?

尔冬升:我不怕,因为所有人都跟我一样变老。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老,刘德华却一直很年轻,我就很怄了(笑)。年轻人最可爱的一点,就是不知道自己会老,所以我现在基本保持思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