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孙立人 解放战争时期卫立煌曾想动员廖耀湘起义为何没成功?

2017-11-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抗战胜利后,卫立煌再次被闲置.蒋介石一心要搞内战,出资让卫立煌留洋考察.1946年11月,卫立煌一行4人由上海启程,经日本到达美国.4人中,

抗战胜利后,卫立煌再次被闲置。蒋介石一心要搞内战,出资让卫立煌留洋考察。1946年11月,卫立煌一行4人由上海启程,经日本到达美国。4人中,除卫立煌与夫人韩权华和秘书外,还有南京强行派来的一名军统特务。

1947年春,卫立煌离美赴欧。一到英国,卫立煌的夫人韩权华便致信在法国的姨侄婿汪德昭,约他在巴黎见面。汪德昭是中国留法的进步学生领袖,与中国共产党有秘密联系。

卫立煌在巴黎秘密约见了汪德昭。二人相见恨晚,卫立煌执笔写下了致中国共产党的电报,请汪德昭尽快与中国共产党联系。电报的主要内容是:我意尽快结束内战,决心站在人民一边,与"有关方面"合作。鉴于当前环境险恶,希望绝对保守秘密云云。

不久,汪德昭转告卫立煌,电报已通过某国转到"有关方面",对方希望卫立煌选择时机,做利于革命之事。

暗助辽沈之战

不出卫立煌所料,1947年10月,蒋介石催卫立煌回国。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损失惨重。蒋介石任命卫立煌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兼东北"剿总"总司令,希望挽回东北战场的颓势。

卫立煌表示同意,但提出须增援5个军。蒋介石一口答应了。然而蒋介石没有料到,卫立煌已不是原来的卫立煌了。

卫立煌就任"剿总"要职,但未起义,这一直是历史之谜。了解内情的人知道,卫立煌很难全权调动部队,他的重要举动随时有特务向蒋介石密报。卫立煌到东北后,只能按兵不动,故意延误战机。

1948年5月初,蒋介石再次电令卫立煌打通沈锦线。蒋介石决心将主力撤到锦州成立机动兵团,随时准备行动。但卫立煌阳奉阴违,使事情不了了之。卫立煌还让自己的心腹、"剿总"副司令陈铁伺机做廖耀湘和东北军的工作,但廖耀湘拥蒋之心坚定,东北军高官也早被蒋介石收买,无法行事。

1948年10月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召集师以上军官训话,大骂东北军将领消极避战,还抛开卫立煌,亲自指挥。此时,被困锦州之敌急盼沈阳救兵,而卫立煌始终按兵不动。10月14日,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国民党守敌十多万人被俘。之后,长春守敌迅速瓦解,国民党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起义。

妙计走避香港

1948年10月31日,沈阳"失守"。此前一天,经卫夫人活动,国民党的一架专机将被困沈阳的卫立煌接出,经葫芦岛飞回北平。蒋介石着广州方面将卫立煌夫妇押回南京,软禁在上海路5号的家中。约一个月后,蒋介石下野了,李宗仁代理"总统"的第二天便下令将在卫立煌家监视的宪兵全部撤出。

卫立煌考虑到蒋介石手中仍掌握着实权,决定"走为上计"。为了不引人注目,他带了柴春生和任异堂两位随从人员先行赴港。几天后,任异堂回广州接卫立煌的儿女并取行李。又过了十天,卫夫人也由海路从上海来港,全家团圆。

4月的一天,一位不速之客也来到香港,他就是汪德昭。汪德昭在卫立煌与中共香港党组织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暨阅兵式在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卫立煌坐不住了,他和身边的几位贴身随从字斟句酌,起草了一份电文,由柴春生径送时任中共香港工委书记的张铁生,请他代发北京。

电文如下:

毛主席:

先生英明领导,人民革命卒获辉煌胜利。从此全中国人民得到伟大领袖,新中国富强有望,举世欢腾鼓舞,竭诚拥护。煌向往衷心,尤为雀跃万丈,敬电驰贺。朱副主席、周总理代申贺忱!

煌十月江电

不久,柴春生从张铁生处取回重要信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和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表示,欢迎卫先生随时回国!

绕道秘密回国

对大陆方面的热情呼唤,卫立煌既感动又犹豫,下不了决心。当时卫立煌最大的疑虑是,自己是共产党公布的43名"战犯"之一,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真能既往不咎吗?便以"脚痛、行动不便,暂时不能成行"为由拖延。

周恩来获悉卫立煌对"战犯"问题尚存疑虑,便嘱在邓颖超身边工作的韩权华的侄女韩德庄执笔告卫:"在太原晤过面的那位朋友,请姑父和姑母回来!"卫立煌一看就知道是抗战之初在太原有过彻夜长谈的周恩来叫他回去,他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1955年初,卫立煌主动找到中共驻香港有关部门,请求安排行止,表示愿随时返回祖国大陆。3月14日,卫立煌和几位随从从香港九龙秘密抵达澳门。次日凌晨,一条经过改装的不起眼的小船悄悄升锚,过濠江,向一水之隔的祖国大陆驶去。3月15日,卫立煌夫妇从拱北码头踏上了祖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