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的评价 邵飘萍的新闻采访艺术——兼论对当今新闻记者的启示
【摘 要】邵飘萍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少有的新闻全才,是一位优秀的新闻从业者。他随时处于采访的角色之中,广泛交友,获取新闻,在采访中胆大心细,与采访对象对话时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引导谈话的顺利进行。他卓越的新闻采访艺术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对于当今的新闻记者来说,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学习邵飘萍的新闻采访艺术可以提高新闻采访的工作效率,抓住更多的新闻线索,获得更多的新闻资讯。
【关键词】邵飘萍 采访技能 心理控制
邵飘萍是一位在讲述中国近代新闻史时绕不开的著名报人。他毕生从事新闻工作,当过通讯员、记者、特派记者、编辑、主笔、社长,办过报纸、通讯社。既精通业务,又善于管理,在新闻研究和新闻教育方面也做出了贡献,是我国新闻界不可多得的全才。
他是继黄远生之后民初最活跃且具传奇色彩的报坛名人。同时期的张季孪曾这样评价他:“飘萍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北京大官本恶见新闻记者,飘萍独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其有干时忌者,或婉曲披露,或直言攻讦,官僚无如之何也。自官僚渐识飘萍,遂亦渐重视报纸,飘萍声誉,以是日隆。”①由此可见邵飘萍卓越的采访技巧。
一、随时处于角色之中
正如邵飘萍所说:“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时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动。”他在具体的新闻工作中也是如此,他善于从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和事中发现新闻,在习以为常的事件中挖掘出重大的新闻线索,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当今社会,要求新闻记者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保持警惕。新闻记者要培养新闻敏感,从日常的事件中找到新闻点,就需要不停地思考,不断地追问。对于一般的事物新闻记者需要追问,而对于不同寻常的事情,更要比一般人多问几个“为什么”。
“新闻工作者要想洞察新闻背后的复杂关系、新闻涉及的社会影响、新闻发展的趋势走向,就必须具有研究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需要具有对突然呈现于眼前的一切具有新闻性的陌生事物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②
二、广泛交友,获取新闻
记者大多有广泛的交际圈,能够与社会上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打交道。邵飘萍喜欢交流和交友,在与各类人物的接触中获取很多新闻信息。上至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能与他们做朋友。因此有新闻事件发生时,有人给邵飘萍通风报信,有人提供采访上的方便。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这也是邵飘萍能在那个动荡的时局游刃有余的重要原因。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上的信息越来越多。网络的发达,促进了公民新闻的产生。记者可以从公民新闻中发现新闻线索,找到其中的新闻价值。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只有通过采访调查确定了新闻来源的真实性,才可以进行新闻写作及发表。
发达的网络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素材,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自己的交际范围。因为新闻事件多是在现实世界中发生,需要走到街头巷尾去采访。我们应该学习邵飘萍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为新闻采访服务。
网络上的新闻除非有权威的来源,否则不能轻信,也不能直接编辑成新闻作品进行传播,不加证实的新闻信息经过新闻记者的传播只会误导更多人。而如果自己的交际圈广了,就可以咨询到相关专业人士,从而证实消息的确切与否。
三、胆大心细,随机应变
邵飘萍最擅长的是新闻采访,他写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他曾在书中论述,记者在采访时,对于被采访对象,只追求其新闻价值。即使是凶险狡诈之人,如果出于采访需要,也要设法与之见面。对于不可能采访到的新闻,邵飘萍也往往可以想到办法获得。
“一次,内阁讨论金佛郎案,严禁记者列席旁听。邵飘萍守在会场门边,正为无法入内而发愁,见到法国公使进入会场,他立即尾随其后,门卫以为是公使的随从,没加阻拦。次日,邵飘萍将采访到的关于金佛郎案的讨论内容见诸报端,内阁‘为之惊骇’。”③在这个事件中,邵飘萍不仅表现出了他的胆大,还有他的机智灵活的做事方式。
邵飘萍既具有胆量,又有工作上的细心,他特别注意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名、数量这些关键要素。“在报道中国对德宣战的时间时,只有他通过询问时任财政总长的梁启超,而把时间由日期精确到了具体钟点,其他报纸竟都未能做到这一点。”④
胆大和心细是记者必备的素质。心细可以帮助记者发现新闻线索,而作为记者,不可避免会接触负面的新闻,如果不胆大,是很难全面了解到负面事件的状况,也就不能写出好的新闻报道来的。可以说,新闻工作是勇敢者从事的职业,而不是怯懦者从事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