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东升 马天为、王东升、孟庆利三位专家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2018-03-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应我院邀请,2014年6月23日上午,美国夏威夷大学马天为(David T. Ma)教授.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王东升教授.我院土

应我院邀请,2014年6月23日上午,美国夏威夷大学马天为(David T. Ma)教授、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王东升教授、我院土木工程教研室孟庆利博士在清华楼三楼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除了广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外,我院常务副院长姚勇教授和部分资深教授也出席了报告会。

上午8点30分,美国夏威夷大学马天为教授首先为师生们带来题为《Harvesting energy from environment(从环境中获取能量的方法)》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马教授首先从智能结构广泛的可应用领域展望其乐观前景,然后从智能结构的发展趋势与特点要求的角度凝炼出怎么为相应智能结构提供能量(how is energy going to be supplied?)的科学问题,接着从传统电池与电缆供能系统的缺陷论述其不能适应智能结构的新要求,进而提出了从环境中获取能量的新方案。

接着,马教授充分研究了各种从环境中获取能量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并做了详细比较,最后发现,各种方法虽然都有自身的优点(如结构简单,体量小等),但也有缺点(如带宽小等),其中能量衰减是各种方法的致命缺点,因而现有各方法都不能成为智能结构理想的供能方法,如何解决能量衰减成为整个问题解决的关键。

经进一步分析发现,现有方法能量衰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阻尼的存在;二是现有收集能量的装置在数学上都属于线性系统。基于此认识,马教授提出了基于非线性理论的从环境获取能量的新方法,并设计了相应装置,同时建立了相应理论模型与分析方法。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方法与装置高效可行,且具有带宽大,尺寸小的优点。

马教授的报告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说服力强,其研究课题不仅前沿,而且意义重大,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马教授报告一结束,王东升教授即幽默风趣地给予高度的评价:“马教授的报告确实做得很好,连我这么外行的人也听得很明白。”

上午10点,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王东升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我院师生做题为《桥梁及及结构抗震研究的若干新进展》的学术报告。王教授的报告内容包括:强地震动特性认识的发展;结构抗震分析输入的进展;桥梁减隔震体系的进展等。最后,王教授还对近二十年桥梁抗震研究进行简要总结。

上午约11点,我院土木工程教研室孟庆利博士开始做题为《沿海桥梁灾害接续作用机理与对策试验研究》的学术报告。孟博士首先展示了世界上典型海啸桥梁破坏的特点,提出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从各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中确定了其所拟采用的半数值半解析分析方法;最后,介绍了其前期的试验研究工作。

在试验研究阶段,孟博士模拟了不同水深、不同波高海啸对桥梁动力特性以及对桥梁破坏的影响,试图验证其提出的开孔桥梁相对于传统非开孔桥梁在减少海啸破坏方面的效果。

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孟博士所提出开孔桥梁方案,在一定水深条件下,可有效改善桥梁动力特性,减少海啸破坏。孟博士指出,四川山多桥多雨多,也曾存在洪水冲垮桥梁的情况,洪水与海啸有相似之处,其研究对减少四川桥梁在洪水冲击下破坏有借鉴意义。

        三位专家的学术报告不仅开阔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在如何开展学术研究方面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互动环节,师生都非常珍惜这大好机会,积极与各专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