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的症状分析 盘点此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60min内完全恢复。
疾病介绍
自19世纪开始,对短暂性卒中样发作即有所认识,当时的文献报道,主要涉及到一些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方面的记录。如1856年,William Savry描述了一位感染性动脉疾病的妇女,在5年内反复发作左侧肢体无力。对这种发作,过去有过多种定义,如脑间隙性跛行、小卒中、短暂性脑功能不全等。20世纪60年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才替代了其他的定义,并被大家接受。由于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认识是逐渐成熟的,所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也是逐渐完善的。
虽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影像学(CT、MRI)检查中应该查不出什么病灶,症状不重,生活能够自理,但继发卒中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都不低,预后很差。统计资料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人们形象地把它比作脑中风前奏曲。据报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有三分之一会发生脑卒中,还有三分之一不断有新的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后两年,大约有5%的病人会死亡,发病后4年更有约10%的病人会死亡。
发病原因
⑴ 供应脑血循环的动脉粥样硬化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最多见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常导致管腔狭窄,造成供应脑的血流降低。
⑵ 动脉-动脉的血栓栓塞:栓子来源于颈部的颈动脉或椎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溃疡面,或较少地来自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心源性栓子最多见的原因为心房纤颤、瓣膜疾病和左心室血栓形成等。
⑶ 较少见病因:①夹层动脉瘤、动脉炎及血液成分的异常(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抗心磷脂抗体综合症等);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流有短暂的降低如任何原因的低血压、心率不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和药物的不良反应;③心脏介入和手术治疗的并发症;④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糖尿病以及血红细胞增多症都易促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
临床表现
多发人群
一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率并不低,正常人群中每1000人每年发病为0.31~0.64人,中老年人中最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指数递增,75岁以上年发病率达每1000人2.93。
疾病症状
由于缺血的部位不同,其表现常为眼前一过性黑蒙、雾视、视野中有黑点、眼前有阴影摇晃,光线减少或一侧面部或肢体出现无力、麻木,有时也会表现出眩晕、头晕、偏头痛、跌倒发作、共济失调、复视、偏盲或双侧视力丧失等症状。
疾病治疗
目前应根据病人病因、临床、全身状况、影像学所见及血液学检查而选择个体化的治疗。现有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有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凝聚剂,用于保护脑灌注、预防血栓。①阿斯匹林(Aspirin)肠溶片:首选药物。推荐小剂量:75mg/d,以晚间10点左右服用为宜。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有效预防脑血栓形成,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复发,降低死亡率。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抗血小板聚集,又可减少副作用,有利于长期服用。如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不能控制发作,则可选用氯吡格雷或培达。②氯吡格雷:50mg/d。作用和抵克力得相似,但不良反应较小,目前使用该药物的最大障碍是价格昂贵。这三种抗血小板药长期服用均可有出血的不良反应,应定期血常规监测。③西洛他唑(培达):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张血管,一日二次,每次50~100mg口服。④潘生丁加阿司匹林:为唯一被批准的联合用药。